第359章 組建華夏科學社!

  第359章 組建華夏科學社!

  第一屆物理奧賽的消息,給平淡的亞洲科學領域,帶來了一絲激盪。

  無數科學界的有志之士,都在關注本次比賽的情況。

  具體到每個國家,則都在為這次比賽制定相應的政策。

  如何選拔優秀人才去參賽、何人領隊等等。

  這些都是需要仔細斟酌的。

  畢竟這次比賽是破天荒的頭一遭,任何國家都沒有經驗。

  這種國際性的比賽,一旦鬧了什麼笑話,那就太給國家丟人了。

  所以一時間,各國的科學領域,都在產生巨大的變革。

  然而華夏的情況卻比較特殊。

  科技司司長許壽裳,親自到達古晉,拜訪李奇維。

  在和李奇維溝通後,他幾乎把決定權交給了後者。

  李奇維欣然答應,然後就讓何育傑安排此事。

  正如許壽裳所想,李奇維自己舉辦的比賽,他沒有準備插手。

  以他此時的地位,舉辦這種國際性的比賽,純粹就是為了科學的發展,而不是自己的私利。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提高華夏本土的科學水平,這也是李奇維願意辦比賽的原因。

  何育傑作為黃埔理工大學的校長,處理比賽這種事,肯定比李奇維更加得心應手。

  他和許壽裳保證,絕對讓華夏拔得頭籌,名揚世界。

  許壽裳聽後笑的嘴都歪了。

  要是華夏真的是第一名,那他就是大功臣啊,以後的官路絕對是一馬平川。

  說不定都能當教育部長呢。

  何育傑當即就推薦現任黃埔理工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顏任光,為代表團團長,全權負責比賽事宜。

  他自己作為李奇維的嫡傳大弟子,黃埔理工的校長,自然不合適當團長。

  許壽裳直接同意了這個推薦。

  他在來之前,就已經詳細了解了黃埔理工的情況。

  顏任光那是貨真價實的華夏精英人士,黃埔第一批優秀畢業生,畢業後直接留校當院長。

  而且現在他已經是副教授頭銜了,符合比賽要求。

  他本科時的物理成績更是名列前茅,指導一群本科生那是牛刀殺雞了。

  「太好了,有任光指導,我就可以高枕無憂矣。」

  李奇維也笑著說道:「顏任光很不錯。」

  接著,何育傑又補充道:「校長,許司長,我還有一個想法。」

  「我想讓任光帶著參賽者回到國內集訓。」

  「一來,封閉的環境能讓學生們不受打擾,好好提高實力,準備比賽。」

  「二來,這樣也可以避嫌,省的到時候其它國家說華夏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我可不想被說是走後門的。」

  「您覺得怎麼樣?」

  李奇維聽完後點點頭,讚許地看著何育傑。

  對方現在已經能獨擋一面,不需要他的庇護了。

  他已經能站在很高的高度,統籌地看待事情。

  何育傑選誰當團長,李奇維都沒有插手,就是為了給對方獨立自主的權力。

  「不錯,育傑,就按你說的辦。」

  這時,許壽裳也笑著說道:「何校長所言極是。」

  「我看不如這樣,就讓顏院長帶著學生們在廣東大學集訓吧。」

  「那裡不僅離古晉很近,有什麼事情來回也方便。」

  「而且廣東大學可是李教授您一手辦起來的啊。」

  「這也算是榮歸故里了。」

  許壽裳的話讓李奇維和何育傑都不由自主地笑了。

  是啊,那確實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的廣東大學作為華夏雙雄之一,是南方學子的不二之選。

  不管是學校硬體,還是師資力量,對外交流等,都不是其它學校能比的。

  對此,李奇維也非常欣慰。

  他對廣東大學的愛只比黃埔理工少一點。

  於是,三人又商量了一陣,便確定了第一屆物理奧賽的各項事宜。

  許壽裳也興高采烈地回去了,接下來他只要對接顏任光就可以了。

  教育部肯定會滿足對方的一切合理需求,保證學生們用最飽滿的熱情迎接比賽。

  至於何育傑選哪些學生去參加比賽,許壽裳沒有問,李奇維也沒有過問。

  他現在的勢力越來越大,手下的人也越來越成熟,沒有必要事無巨細地關注了。

  他相信,何育傑肯定比誰都希望華夏能取得好成績。

  這也是黃埔理工驗證教學成果的一戰,何育傑必然會全力以赴。

  不過,幾天之後,一件事卻必須需要李奇維親自出馬了。

  1915年8月1日。

  古晉突然來了三個年輕人。

  如今科學之城還沒有建好,為了便於辦公,李奇維就搬到了黃埔理工大學的旁邊。

  他在這裡建了一棟三層高的小樓,專門用於招待來科學之城參觀的客人。

  李奇維給小樓取名為:無涯館。

  取意莊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表達對求知的渴望。

  無涯館南邊就是古晉河,這裡雖然屬於市中心,卻有一絲鬧中取靜之意境。

  上午,無涯館的三樓辦公室內,李奇維正在構思國內的教育改革計劃。

  他自從回到古晉後,接連辦成了好幾件大事,如今終於能騰出手好好規劃國內教育事業了。

  現在由於特殊的環境,國內的教育事業開始偏離了他之前的設計。

  雖然他捐款了300萬兩,但是對於華夏這麼大的國家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

  所以,他需要重新布局,利用這難得的時機,加速國內的科學教育水平。

  這時,秘書王正陽來報:

  「校長,剛剛何育傑校長來說,從美國來了三個華夏留學生,想求見您一面。」

  「何校長現在正帶著人在樓下休息室。」

  王正陽是王路遙所在王氏家族的遠房子弟,按照輩分,他是王路遙的侄子。

  所以,他也就是李奇維的晚輩。

  今年才22歲的王正陽,剛剛大學畢業。

  因為其人非常沉穩,卻有一絲靈動,所以被王路遙看上,推薦給李奇維當秘書。

  這也是李奇維的第二任秘書了。

  他的第一任秘書於天池,現在已經是廣東省教育廳的副廳長了,可謂魚躍龍門。

  畢竟於天池的叔叔于式枚可是前清官員。

  他本人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步步高升,要說沒有李奇維的影響,估計誰都不會相信。

  因此,王正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能夠給李奇維校長當秘書,那簡直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隨便在他老人家面前歷練三五年,以後肯定就前途無限了。

  於天池的故事,他也是很清楚的。

  王正陽辦事勤勤懇懇,最重要的是,他的忠心沒有問題。

  所以李奇維也就用他了。

  此刻,聽到王正陽的匯報,李奇維有點納悶。

  「美國大學的華夏留學生?要見我?」

  「我怎麼沒有什麼印象。」

  不過,既然人家主動上門求見,而且還是華夏的留學精英,李奇維怎麼也得見一見。

  凡是和華夏教育科學有關的,他都非常在意。

  於是,他吩咐道:

  「讓育傑帶著人上來吧。」

  王正陽恭敬道:「好的,校長。」

  不一會兒,何育傑就帶著三人上來了。

  李奇維朝著三人看去,第一印象就很不錯。

  面前的三人,全都長得儀表堂堂,滿臉正氣,一看就是熱血進步青年。

  而且他們還是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算是華夏的精英學子了。

  其中一人年齡稍大,約莫30歲左右,另外兩人則是二十四五歲的樣子。

  就在李奇維觀察他們時,何育傑開始介紹了。

  他指著年齡稍大的那個說道:「老師,這位是任鴻雋。」

  「他本科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專業是化學。」

  接著,他又介紹另外兩人:

  「這位是趙元任,他本科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專業是數學。」

  「這位是楊杏佛,他先後留學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專業是機械工程學。」

  「他們三人今天來此,說是有要事想和老師您商量。」

  何育傑之所以願意幫助三人,也是看中了他們華麗的履歷。

  這足以說明三人都是理工科的精英。

  而這種精英,肯定是李校長願意見到的。

  所以,他才會第一時間就帶著三人無涯館。

  聽完何育傑的介紹後,李奇維內心微微動容。

  因為他的腦海里已經開始浮現三人的信息了。

  這說明,他們並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這也讓李奇維對他們的來意產生了興趣。

  這時,任鴻雋三人也開始仔細觀察李奇維,這個在亞洲如神靈一般的男人。

  對方的名字就是一個傳奇。

  他的光輝事跡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他的科學成就讓所有人膜拜,他的頭銜多到數不清。

  然而,何育傑告訴他們,李教授最喜歡別人稱呼他為校長。

  他們三人到現在也不敢置信,竟然這麼容易就能見到傳說中的李校長。

  以對方此時的身份和地位,他們三個即便是美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就和普通人一樣。

  不成物理學家,連看到李校長背影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三人非常激動,知道這次的機會是多麼難得。

  任鴻雋最先開口說道:「校長,見到您真是太讓我們激動了。」

  「您那麼高高在上,沒想到會願意見我們三個無名之輩。」

  李奇維大概知道了三人的信息,笑著說道:

  「我是華夏的科學家,自然要關心華夏學生的成長。」

  「你們都是華夏留學歐美的精英,將來都是要報效祖國的。」

  「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

  任鴻雋三人臉上大喜。

  李校長果然和大家說的那樣,心繫祖國。

  趙元任接著說道:

  「校長,我在美國留學期間,聽到周圍很多學生依然在談論1910年,您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

  「那場演講的內容真是太精彩了。」

  「我每次想到自己沒有在現場,都懊惱不已。」

  李奇維呵呵一笑,這個馬屁他很喜歡。

  他又看向楊杏佛,對方也笑著說道:

  「校長,您寫的《蟲子》,我讀了不下十遍。」

  「那真是超越時代的科幻作品。」

  「它對於科學的普及和傳播作用,簡直比成千上萬張報紙雜誌都有用。」

  李奇維微笑著看向三人,這樣的讚美他已經聽了無數遍。

  他伸手虛按,隨意地說道:

  「來,都坐下說話吧,有什麼事慢慢聊。」

  「正陽,你去上茶。」

  很快,三人落座完畢,王正陽上完茶後,便出去把門帶上。

  一口茶的功夫後,任鴻雋作為三人的老大哥,他說道:

  「校長,我和元任、杏佛此次前來,是有一件事需要您的幫助。」

  李奇維喝了一口茶,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任鴻雋道:

  「我和元任、杏佛是在康奈爾大學留學期間認識的。」

  「見識了美國的繁華之後,我們越發感覺到科學技術的力量。」

  「美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甚至都是第二梯隊的國家,但是它們的實力太強大了。」

  「我們參觀了汽車生產流水線、鐵路建造、化學原料生產工藝等等。」

  「從中深深地發現國內和美國的差距。」

  「而這些差距都是因為科學技術的差距造成的。」

  「因此,我們三人去年在美國,創辦了一個名為《科學》的雜誌社。」

  「為的就是在國內傳播科學知識。」

  「把國外的科學文章或者案例,翻譯後拿到國內刊印發表。」

  「這一點,和校長您創建的《科學周刊》很像。」

  「《科學》雜誌社的宗旨就是: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

  「在今年的1月份,首期《科學》月刊在上海出版了,並且取得了小範圍的轟動。」

  「但是,很快我們就發現,僅僅一本雜誌並不能實現這個目標。」

  「當然,說這句話並沒有詆毀校長您的意思。」

  李奇維擺擺手,表示不在意。

  任鴻雋繼續說道:

  「因此,我和元任、杏佛商議,想要將《科學》雜誌社改組為華夏科學社。」

  「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術會社。」

  「這樣就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與其中,大大增強我們的力量。」

  「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有限。」

  「很多重要但偏門的領域,我們三人也力有未逮。」

  「只有集合眾人之力,才能全面地傳播所有科學領域的知識,提高華夏的科學水平。」

  嘩!

  聽完任鴻雋三人所做的工作後,何育傑神色震動。

  「這三個年輕人好大的魄力啊!」

  一片愛國之心,讓人肅然起敬。

  任鴻雋三人都是留學美國名牌大學的精英。

  本來他們今年畢業回國後,肯定會立刻受到國內的重用。

  升官發財,通通不在話下。

  然而現在他們為了國內的科學事業,寧願放棄大好的前途,也要做科普工作。

  何育傑是教育領域的資深人士。

  他很清楚現在在國內做科學科普,是一件投入和回報嚴重不成正比的事。

  別說幾人能賺錢養家了,恐怕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

  除了對國家真正的熱愛,沒有人會願意做這種事。

  因此,何育傑很佩服任鴻雋三人,並且向他們暗中豎起大拇指,三人連忙報以微笑。

  接著,何育傑朝著李奇維看去,他知道老師一定也會喜歡三人。

  只不過他並未從後者的臉上看到特別驚喜的情緒。

  李奇維眉頭微皺,好似在沉思,眼神中莫名的情緒。

  何育傑心裡一咯噔。

  「糟糕,老師不會是覺得他們在異想天開吧。」

  畢竟理想雖然美好,卻要立足現實,否則就是空中樓閣,難以為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