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聖賢之道與科學之道

  第158章 聖賢之道與科學之道

  當李奇維侃侃而談,似有炫耀自己成績之嫌時,于式枚坐不住了。

  他認為對方推崇西方科學之道,快要入魔了。

  奇技淫巧而已,永遠難登大雅之堂。

  我華夏煌煌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豈是西方撮爾小國可比。

  和聖賢之道比起來,科學之道乃是小道。

  于式枚不再試探,他準備和李奇維論道一番。

  「奇維,你認為華夏的聖賢之道,與西方的科學之道,孰優孰劣?」

  【敢問學台,何為聖賢之道?】

  「《左傳》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聖賢之道,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何為三立?】

  「至聖先師,開創儒學,定尊卑,劃等級,倡導仁義禮智信,可謂立德。」

  「其在魯國官至代理相事,推行禮制,使魯國國強民富,可謂立功。」

  「編《春秋》、注《易經》,修《禮》《樂》,七十二賢者共撰其言成《論語》,可謂立言。」

  【道之優何解?道之劣何解?】

  「使君明國強之道為優。」

  「天子統御百姓,天子聖明,則百姓安居樂業;反之,則百姓苦不堪言。」

  「故凡能教化天子之道,皆為優之道。」

  「聖賢之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振聾發聵,乃煌煌大道,實乃我華夏之璀璨文化。」

  「西方科學之道,囿于格物,即使能驅使鋼鐵水力,也不過假借自然。」

  「在人心一道,毫無建樹。」

  「造槍炮易,管槍炮難。」

  「縱有狂放之暴力,然若無有效之約束,豈不後患無窮。」

  「此乃西洋蠻夷動輒戰爭,行強盜行徑之根本原因。」

  「因此,科學之道乃小道,劣道;聖賢之道乃大道,優道。」

  李奇維樂了,心想果然不愧是一省之學政,講起道理來很有一套。

  【奇維是粗人,不比學台通曉古今,博聞強識。】

  【我認為,天下只有兩種道。】

  【一種是講道理的道,一種是不講道理的道。】

  【孔孟之言也好,科學格物也罷,無非就是對世界萬物進行觀察和研究的手段。】

  【前者注重精神世界,後者注重物質世界,精神和物質是世界的兩種本源存在。】

  【兩者本不應該對比,並無高下之分。】

  【若論精神世界之道,西方先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皆有醒世名言。】

  【其地位,等同於我華夏孔子。】

  【但二者之間還有區別,那就是邏輯。】

  【西方先賢之語,可琢磨,可批判,可反對。】

  【真理越辯越明。】

  【科學之道更是如此,凡西方之科學家,皆以推翻前人為榮耀。】

  【便如牛頓,也有錯誤之處。】

  【我認為,這是一種講道理的道。】

  【允許雙方各執一詞,通過邏輯和現實,擺事實,講道理,最終一定會達成共識。】

  【而我華夏聖賢之道,講求言微意重,讓人自己去揣摩,去分析。】

  【但卻不許偏離經典、曲解原意。】

  【聖人之言不容反駁,否則就是欺師滅祖,為天下文人所不恥。】

  【同為聖人,為何西方聖人說的話可以犯錯,而我華夏聖人就一定正確,不容置喙。】

  【所以我認為聖賢之道,是一種不講道理的道。】

  【討論這種道,無非就是鑽研字奇語怪,強行縫合而已。】

  【對於道理的本質,卻從不思考。】

  【君君臣臣;那為何要有君呢?】

  【英吉利兩次工業革命,限制君權,虛化君威,竟成日不落帝國,威壓海內。】

  【美利堅地大物博,經濟飛速發展,更是不見有君。】

  【可見聖人的言論也不一定就是對的。】

  于式枚已經被李奇維的驚世之言,嚇得呆住了。

  他認為李奇維簡直是無君無父,和那些叫囂著革命的狂悖之徒別無二致。

  這些言論,如果公開談論發表,就算對方是英國爵士,恐怕也吃不了兜著走。

  「奇維慎言啊!」

  「幸好你是對我說的。」

  「我與你父皆效力中堂大人,雖不曾見面,但終究頗有淵源。」

  「若是此話被別有用心之人聽去,後果不堪設想。」

  李奇維隨即說道:「謝學台厚愛,晚輩只是有話直說而已。」

  「學台的聖賢之道與科學之道之問,也是當今華夏無數能人志士糾結所在。」

  「我本人對於孔孟之道,並無輕視厭惡之意。」

  「畢竟,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一點,已經很接近英國的情況了。」

  「可見,我華夏文化確有可取之處。」

  「只是真理蒙塵,帝王為鞏固權威,愚弄百姓,致使聖賢之道全然變味,我深感可惜。」

  「所以,奇維致力於教育事業,希望為百姓祛除愚昧,開眼世界。」

  「但是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若是上來就否定聖賢,別說改革了,恐怕我的命也不保了。」

  「科學之道,格物致知,不涉及權力大義,為清朝統治者所輕視。」

  「但是它背後蘊含的哲理卻十分深刻。」

  「學習科學之道後,自然就會講邏輯,重事實,而非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四書五經之流。」

  「聖賢之道和科學之道,爭來爭去,也不過圖一時口舌之快。」

  「對於華夏之崛起,無半點作用。」

  「現在的華夏,需要的不是聖人,而是長槍大炮,鋼鐵巨艦。」

  「連物質生活都不能滿足,又何談精神世界的建設呢?」

  當李奇維表露他的真心後,于式枚已經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對方在乎的根本就不是輸贏,而是整個天下蒼生。

  可笑自己還故意賣弄文采,想要詭辯贏得對方。

  真真讓人汗顏,無地自容。

  他于式枚並非迂腐之輩,李奇維的觀點犀利嚴密,直指核心,自己確實被他說服了。

  道無高下之分,本就是人們用來討論的東西,只不過被人為神話了而已。

  此刻,于式枚再也不敢輕視李奇維,而是把對方當成平等之輩,甚至產生敬佩之情。

  畢竟,以對方的條件,完全沒有必要以身試險,參與到清朝的新政中來,搞不好就是惹火上身。

  憑藉他在西方的地位,可以活得逍遙自在,甚至成為一代宗師。

  「奇維,今日之言,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伱雖然不贊同聖賢之語,但卻不貶低,認為其一無是處。」

  「而是留其精華,改其缺陷。」

  「用西方之道滋養我華夏之道,乃廣闊無限之胸懷也。」

  「而且你志向高遠,心繫國家蒼生,實屬難得。」

  「將來有朝一日,未必不能實現三立之不朽,為後人傳頌。」

  李奇維笑道:「學台過譽了,我只是想做一點實事罷了。」

  「縱然懂得再多的聖人之言,若是不能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我學習的物理,能實實在在提高我們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

  「讓華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不會落的太遠。」

  于式枚重重地點點頭,大為讚賞,說道:「那你現在可有計劃?」

  「陛下讓你當管學副大臣,不少人頗有微詞,你得拿出真本領才是。」

  李奇維說道:「我已經擬好一份綱要,正要拜託學台,替我轉告清廷。」

  說罷,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他的改革規劃。

  于式枚心中對於李奇維更看重三分,覺得自己這個大腿穩了。

  不僅口才驚人,而且行動迅速,這才多久,就已經拿出方案了。

  光緒給李奇維封官,自然也是需要考察的,不然怎麼能服眾。

  李奇維的這份教育改革綱要就是證明。

  是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一切都要看他的能力。

  李奇維也深知這點,所以他早在回國前就開始在心中謀劃了。

  今天,終於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