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正道

  「種菜,這個事情就由農技站的同志負責技術指導,一共不過四五個生產隊,農民都是種菜的行家裡手,只要把道理講清楚,他們比我們還要聰明十倍呢!」

  「養殖場就用知青們,一定告訴知青們:養殖場就是給以後的工廠做準備打基礎的,只有能吃苦、肯吃苦,只有過了養殖場這一關,在養殖場幹得好的人,將來才有資格進我們的工廠!」

  「至於養魚嘛,南湖省有個向陽縣,他們縣就是利用稻田進行養魚的,一季稻每畝稻田養魚收穫幾十斤呢!」

  「我個人的看法,種菜,養魚,養豬這些項目,主要由咱們社員同志們承擔,養雞、種芽苗菜這些項目暫時由下鄉知青承擔,等到咱們與煉鐵廠深入合作之後,知青同學們就逐步的進入咱們自己的工廠工作了。」

  這時候,公社的一個副主任說道:「常處長,咱們這麼轟轟烈烈的干,上級能同意嗎?符合國家政策嗎?」

  聽到這話,大家都看著常不為,有點擔心的神情。

  常不為說道:「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本來想以後再說這個問題的,現在看來,大家都有這樣的顧慮,那咱們就現在說說。」

  「大家都知道,今年高層做出了許許多多的大變革的決定,在這裡,我就只說其中的兩項:一,批判了思想僵化。二,設立立了四個經濟特區。」

  「批判思想僵化,就是要解放思想,建立經濟特區,就是要大力的發展經濟。」

  「建立經濟特區,就是要用特別的手段搞好經濟建設,那麼搞經濟建設都需要做什麼怎麼做還用我多說嗎?」

  「太祖他老人家有一句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人間正道是滄桑」。

  既然「滄桑」是人間正道,那麼什麼是「滄桑」呢?」

  「滄桑,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滄海桑田,實質上說的就是變化。人間正道就是說變化才是絕對的,不變才是相對的,你能夠跟上這個變化,你就走上了正道,你跟不上這個變化,你走的就不是正道。」

  「所以,不但我們的下鄉知青,就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內,要跟上這個變化,也就是要走人間的正道。」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我們應該要走什麼道路,我們肯定要走的是「正道」!那接下來就是怎麼走這個正道,也就是我們怎麼樣去適應這個變化,怎麼樣去適應當前的社會大變革。」

  「適應,就是要改變,改變自己,適應變化,就得要學習,不斷的學習,向一切學習,孔夫子早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就是說誰的身上都有長處,什麼事情都得去學習,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永遠是在變化著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們難道都忘了嗎?我們這麼多人坐在這裡是在幹什麼呢?我們坐在這裡不就是正在討論怎麼安置廣大的下鄉知青的工作嗎?」

  「可以說我們現在正是站在一切工作的制高點上了!對不對?假如有人膽敢質疑我們的工作的話,你們讓他來找我,我就敢發動咱們全公社的所有的下鄉知青跟著我走,就上他家去,你想法子安排吧!我嚇不死他!」

  「明天,明天早上就請咱們公社革委會的王副主任,還有農技站的站長和我一道前去煉鐵廠考察洽談,看看我所說的事情是不是煉鐵廠所急需的。

  如果確實是他們急需的,咱們就和煉鐵廠共同制定一個發展計劃,制定好短期合作目標和長期合作目標,然後分工合作,直到完成這些目標,你們看行不行啊?」

  原來,公社的正副主任以為常不為就是講講話,穩定一下這些下鄉知識青年的軍心就完事兒了呢,萬沒成想常不為現在就安排了明天的行程。

  現在是想不干也不行了,硬著頭皮也得幹了,再說,人家為了啥呀?還不是為了咱們公社,為了這幾百知青嗎?那咱們還有什麼理由打退堂鼓呢?

  於是公社革委會的劉主任當場拍板:「明天不但王副主任要去,我也要去,咱們公社的所有的主任都要去,農技站的所有同志也都要去。」

  「大家都親臨現場,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能當場解決的就當場決定,借常處長的東風,抓緊把能辦好的事情一定辦好。大家回去準備吧。」

  常不為和唐金萍回到旅店,唐金萍問道:「常哥,你真的要幫助他們做這些事情嗎?」

  常不為很奇怪的看著唐金萍:「當然了,我們下來調查,可不光是要能夠看出來問題,還得能夠想出來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還得在實際工作的實施上看看這些辦法好不好用,實不實用。」

  「這樣,我們在給咱們調研辦的報告中,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的起到「智囊」的作用。」

  唐金萍又問道:「常哥,就算是為了取得第一手資料,也沒有必要你自己親自動手吧?你指揮他們怎麼做不就成了嗎?」

  常不為笑道:「傻丫頭,你不知道誒,這些基層的小官吏們,厲害著哪,只要這些事情咱們不親自動手,他們就能糊弄你糊弄到什麼都做不成。」

  「反正他們的工資一分錢都不會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像這樣對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的事情;可以樹立樣板,舉一反三的事情;咱們就要一竿子插到底,做實做細做好。」

  「讓基層幹部和老百姓真正嘗到甜頭,產生了自覺的主觀能動性,這才是把工作做到家了呢。」

  第二天吃完早飯,常不為和唐金萍來到了公社革委會,公社革委會的正副主任還真的都來了,農技站的同志也都到齊了,大家一行十來個人出發到煉鐵廠。

  這時候公社一級的幹部還沒有公用車,嗐,就連縣革委會才有那麼幾台吉普車,別說公社了。

  好在有班車,一行人坐班車來到了煉鐵廠。

  到了煉鐵廠,公社革委會的秘書到工廠的收發室登記聯繫,說是要見工廠管後勤的副廠長。

  收發室的同志一問,原來是附近公社革委會的幹部們,來工廠商量副食供應的事情的。

  收發室的同志馬上熱情的不得了,又是打電話,又是請公社革委會的幹部們坐,還沏茶倒水的忙個不停。

  一邊忙一邊還不停的說:「哎呀呀,這可是個大好事呀!我們這幾千工人,幾萬家屬,一直就是靠零零星星的四處搞點小菜吃。」

  「再不然就是從外地搞一些蔬菜過來,等運到家了,爛的爛,霉的霉,能吃的可就剩不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