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莫非自己想多了?
一陣明亮的音樂聲響起時,吐魯番使節微微一愣,這不是他們的樂器薩塔爾琴麼?
為何會出現在大明的閱兵大典之上?
接著,他便帶著幾分自豪,向身邊的其他使節介紹起來,這是他們的樂器。
薩塔爾那明亮而又略帶沙啞的音色,猶如絲綢之路上捲起的陣陣風沙,輕輕掠過耳畔,勾勒出一幅壯美遼闊、浩瀚無垠的戈壁沙漠畫卷,令人心曠神怡。
緊接著,古箏與鼓的轟鳴之聲,如同天際驚雷,瞬間將聽眾從遙遠的荒漠之中拉回繁華京都。古箏弦音急促而靈動,與鼓聲那雷霆萬鈞之勢交織在一起,共同鋪陳出一幅都城之景,盡顯其繁華與強盛。
一曲悠揚的笛聲悄然響起,它宛如一縷清風,輕輕拂過心田,將聽眾的思緒從喧囂的都城之中抽離,引向那遙遠而寧靜的江南水鄉。
薩塔爾、古箏、鼓、笛子與嗩吶等多種樂器,彼此交織、相互輝映,展現出大明王朝的壯麗、磅礴、溫婉,與神機營相得益彰。
如此樂曲,在這個時代也只有歐藏華能編寫的出來,它在後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九州同》。
正德子母炮六百門、正德神威炮二百門、火箭兩萬支、鐵銃手兩千人.
當這支火器軍團踏著整齊的步伐從午門走過時,觀眾席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原本以為五軍營的火力已經天下無敵,沒想到還有比五軍營火力更猛的!
一時間,京城百姓只感覺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就連腰板都挺直了不少。
這時,有國子監的學生不禁詢問道:「不知這神機營和五軍營,哪個更厲害。」
此話一出,立即引起了大片的討論,有人認為神機營更勝一籌,就這火力,五軍營都沒機會近身。
也有人認為五軍營更強,因為五軍營兵種更加齊全,能夠應付各種環境,必然也有辦法應付神機營這種進攻單一的對手。
雙方各持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還好有鴻臚寺鳴贊、都察院、錦衣衛共同維護現場秩序,不然按照大明這群讀書人的尿性,吵吵之後必然動手。
神機營的聲音緩緩消失後,一道鏗鏘有力、振聾發聵的鼓聲傳來。
高音之處,鼓槌重擊,如雷霆萬鈞,展現出無盡之力度。
低音之時,輕柔敲擊,宛若細雨綿綿。
這種獨特的擊鼓,使得全曲充盈著雄渾之力與澎湃之勢。
隨著揚琴、嗩吶、二胡等樂器的加入,音樂時而緩緩起始,時而漸次加速,時而散漫如星,時而整飭如軍,波瀾壯闊,起伏跌宕。
這般明顯的節奏變化,不僅強化了樂曲的感染力,更讓聽者仿若身臨其境,深切體悟戰場之緊張、熾烈。
這便是歐藏華根據唐朝皇家樂曲《將軍令》改編而來的大明三千營進行曲,充分展現了三千營升帳時的威嚴莊重、出征時的矯健輕捷、戰鬥時的激烈緊張。
仇鉞帶領著上三千營八千精銳騎兵緩步而出,走過午門時,仇鉞深吸一口氣,朗聲道:「陛下劍鋒所向,即吾輩衝鋒之途,勇往直前,無懼無畏!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陛下萬歲,大明萬歲!」上三千營騎兵們身姿挺拔,聲如洪鐘,齊聲怒吼,那震天的吶喊穿破雲霄,迴蕩在廣袤的天際之間,仿佛連蒼穹都為之震顫。
正德皇帝大笑著對身旁的夏皇后介紹道:「梓童,這便是朕的上三千營,朕帶領著他們先敗朵顏衛花當,後橫穿草原,狂奔兩千餘里,直襲土默川,一戰定乾坤!」 「果然是國之重器!」夏皇后目光中閃爍著驚喜與驚嘆,心中又有些苦澀,若是自己能懷孕,那麼下一任帝王該多麼幸運啊!
有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傍身,他便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
夏皇后想起了前些日子劉箐跟自己說的求子符,當即便決定讓自家父親去一趟南嶽大廟,誠心求一道符回來。
上三千營走過後,接下來要登場的便是下三千營了。
左冷禪身穿鎖子勾嵌梅花甲,頭戴鳳翅盔,配上他打理好的長須,怎一個威武了得。
他回頭看了一眼部下們,眼神一冷,淡漠說道:「今日好好表現,若是有人讓我丟臉,我會把他的臉面扯下來。」
前排眾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趕緊表了忠心。
左冷禪見此,才露出了微笑,隨即推了推馬肚子,帶領著下三千營在《將軍令》的音樂聲中登場。
走到午門廣場時,左冷禪氣成丹田,大吼道:「向右看!」
下三千營一萬蒙古騎兵在左冷禪的帶領下,操著不怎麼熟練的官話,異口同聲的吼道:「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效忠陛下,矢志不渝!盡忠大明,至死不悔!」
正德皇帝微笑著揮手致意,他當然相信這些騎兵的忠誠,畢竟是跟著他一起偷襲過土默川的將士。
隨著三大營從午門廣場依次走過後,時間也從辰時到達了酉時。
正德皇帝宴請文武百官和諸國使節時,宣布了一個消息,接下來的五天時間,神機營將在密雲縣進行實彈演習,各國使節都可以前去參觀。
眾使臣尚沉浸於今日閱兵大典的雄渾壯觀之中,聞聽陛下此言,無不心潮澎湃,興趣盎然。
畢竟那是足足八百門火炮匯聚的滔天威力,舉世矚目,人人皆欲親眼目睹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探究竟其威力究竟何如。
當晚,正德皇帝沒有回豹房,而是留宿坤寧宮,夏皇后算是體會到了什麼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與此同時,楊府中,楊廷和獨自一人坐在書房之中,手裡拿著的是歐藏華在國子監為學生們講課時的筆記。
作為當朝首輔,只要他想要,有的是人為他記錄。
反覆研讀了好幾遍,他才放下筆記,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
歐藏華在國子監的幾次講學,說得都是儒家經典,雖然見解獨到,卻沒有脫離儒家的範疇,再加上今日閱兵大典上,三千營所喊出的口號.
楊廷和不禁有些遲疑,莫非是自己想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