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天下異變

  十一月末。

  隊伍經過幾日趕路已經出境,進入橘子州境內的洪襄城。

  春秋九國爭霸,湧現了無數豪傑文士,隨著離陽統一諸國,那些敗落的豪閥世家與躲避戰亂的民眾一起向北遷移,逐漸構成了另一個隸屬於草原部族下的小型國度。

  北莽九州,南北各四,土地廣袤,設立南北院大王名義上總管兩地軍務,實則名不副實,真正的權力牢牢握在八名持節令與十二名大將軍手中。

  薊州戰役結束後,大將軍名額出現了空缺,這些年在南院四州逐步崛起的新貴將領董卓補了上去,這個原世界線未來會成為南院大王的兵法大家此刻還頂著一個無傷大雅的「代」字,升遷速度比原本快了一大截。

  而橘子州則由大將軍陳銀攢率領六萬白馬輕騎駐紮。

  自從大量工匠士子湧入後,北莽的國力就迎來了大爆發,尤其是中原地區的精細畜牧技術和醫藥知識得到北莽女帝廣泛推進後,北院的部族人數就在持續且快速地增長。

  積蓄二三十年,整整一代人,不提其中湊數的那些,如今的北莽已經坐擁百萬大軍。

  第六場國戰,因為中線戰場的意外,進而影響到了東線兩遼戰局,離陽已然取得小勝,不過尚未達到改變整體強弱的地步。

  天空一隻烏鴉低空飛掠,靈巧地躲過獵人的仰射,一路前行落在某人肩膀。

  「燕敕王反了。」裴老頭說。

  「亂世。」江源對此作出了簡單的評價,現在他可以斷定世間出現了一個攪風攪雨的天大意外,但於他而言算是好事。

  燕敕王是趙姓六王當中最為兵強馬壯者,其子趙鑄更是未來奪得中原天下之人。

  駐紮在南部邊境,坐擁二十萬精銳,這些年一直很低調,直到前陣子皇帝親詔,命令燕敕王與西楚相互對拼,才稍微顯露出來了點脾氣。

  這次叛亂,燕敕王很快稱帝,讓各方疑惑不解,為王前驅四個大字就像是詛咒,類似的傢伙自古以來絕大部分下場淒涼。

  稱帝之後便是建南唐國,範圍包括了舊南唐和南詔兩部份,這春秋諸國是徐驍和顧劍棠滅的,燕敕王在當地很有威望。

  「墓鍾已經敲響。」裴老頭的語氣十分嚴肅,萬人坑下葬時要敲墓鍾,未來註定是屍橫遍野的慘況,同時大勢一旦升起,就絕不會輕易熄滅。

  「西楚女帝姜姒登基,與臨陣倒戈的淮南王趙英約定婚配,昭告天下,彩禮是當地兩州節度使戰死,七萬地方軍覆滅,三城四鎮防線穩固,如今只看西蜀的歸屬了,北涼、西楚、南唐誰能拿到這塊膏腴肥肉,誰就有了戰略縱深和糧食產地。」

  江源垂眸,在地圖上形成了四國林立的架勢,而視線再拉遠一點,則是南北的黑白棋局,第一子西楚動亂,第二子燕敕平叛,第三四子燕敕立國,女帝登基,很像是圍棋環環相扣的定式,僅僅四子就盤活了角落的眼。

  「朝堂怎麼說。」

  「八名大將軍中,包括楊慎杏在內的三位大將軍各自出動,一共十三萬精銳家底子傾巢而出,準備先構建東南都督府,具體如何估計得等國戰硝煙徹底結束,皇帝倒是下詔讓北涼軍派鐵騎南下,但至今沒有回應,畢竟那條廣陵江上,北涼沒有水師,大概還在觀望。」

  「去盯著點兩遼吧,落子東北角,差不多相當於另起一局。」

  「嗯……不是,江小子,咱倆是離陽的趙勾啊!」

  「北地扶龍一脈練氣士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麼。」

  「元先生於我有恩。」

  「他姓趙?」

  烏鴉啞口無言,這傢伙太過膽大包天。

  黑影飛走,不同於心分無數的某人,裴老頭無法使用多個視角,這頭烏鴉相當忙碌。

  寒冬已至,大雪紛飛。

  江源走出下榻的客棧,走江幫來到了洪襄城,這裡是邊境重鎮,需要出手第一批物資,洪襄陽戰死沙場,馬上人走茶涼,或許回不了幾年就會改成「銀攢」城。

  「倒是好名字。」

  銀攢,攢銀,這位新來的大將軍沒準是個擅長精打細算的。

  烏鴉離開前,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位鐵匠的地址,與橫水城相似,這裡的商貿同樣發達,聚集了不少奇人異士。

  江源打算找人鑄造一桿趁手的槍。

  不需要考慮對人體的損害,只要夠沉夠硬,超過一定限度,堅韌自生。

  「江兄弟,幹啥去。」

  客棧門口,搬了個椅子久坐的走江幫主笑著問,他在這裡看門收錢,那群士子到了地方,有一部分開始各走各自的。

  「買點東西。」

  看在充當嚮導的面子上,江源回了一句。

  兩人別過,街道上偶爾能見到白馬騎兵,前段時間城防空虛,代理城主請來了不少江湖中人,眼下卻成了麻煩。

  而六萬白馬輕騎,既然沒能奪得南院雙雄的名號,那就基本說明成色不是很如何了。

  江源專門路過米店鋪子,依舊是一袋糙米,價值四文錢,比橫水城少了一文,裡面的問題很大,但他現在對儒道更感興趣,沒有時間和精力探究更多。

  以至聖先師的思想為根本,儒道延伸出了許多脈絡,彼此相對的那兩條極其顯眼,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對立統一,甚至衍生出了大道之爭。

  江源並不站在任何一邊,這兩種思想都是對根本的主觀詮釋,其浩瀚和廣博毋庸置疑,但一味順從就通不了天。

  道不可名,任何經義歸根結底難逃主觀。

  儒道的三條主要修煉脈絡分別是立功,立德,立言,稱為三不朽。

  江源選擇嘗試的是立德。

  一本論語二十篇,字字皆仁。

  而仁,便是將人一分為二的哲學。

  在自己的主觀確定這一點並且完善自我邏輯後,一股不俗的儒道意氣從南邊飛來。

  全都源自戰場上被他一分為二的士卒。

  江源不想影響自己的武夫純粹,一縷後天誕生的紫氣顯化,與拓跋春隼展示出來的武道根基一模一樣,承載了所有意氣,然後被一口吞掉放置在武道熔爐里,鑄造出了一顆白玉脫離體內,與雲紋千牛玉佩融合。

  儒道四品,不講究根基厚薄與潛力,以及具體戰力,這種看悟性的法門他境界竄得很快。

  只要能打碎玉佩,就可以讓他失去儒道力量,至於能不能打碎,當然看對敵者的本事,武僧和道劍之外,有一種拳儒出世也並非不正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