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南這文膽一出,又一次驚艷了眾聖。
「其色碧綠,聲如鐘磬,形似文器——這是文膽大成,馬上就要化作鎮壓文宮之重器了啊!」
有聖人緊緊拽住自己的鬍子,雙眼之中頗有意動:他打算收葉南為徒。
古往今來,聖前進士有過,文膽大成的讀書人有過,能斬妖聖分身的進士沒有,但翰林卻有過。
關鍵是,葉南的年紀,以及他一個人就做到了這三件事!
十五歲,聖前進士,文膽大成,逆斬妖聖!
這麼想想,那聖人的心思一下子就淡了下去。
這等良才美玉,就算是收徒,也應該是孟子荀子這樣的亞聖,或者如顏回,張良這種頂尖半聖開口,哪裡輪的到他啊!
……
借文膽之力,葉南繼續向上攀登。
這是一次對意志和文膽的磨鍊,對他以後的修行大有好處。
一丈,兩丈,三丈,葉南不緊不慢,保持著一個恆定的速度繼續向前。
直到第七百九十九階。
這一階過後,面對的就是人族亞聖,妖族大聖級別的威壓。
他深吸一口氣,看了眼頭頂滴溜溜輕輕旋轉,發出悅耳聲響的文膽,再次踏步。
可這一次,他面前卻好像橫了一道看不見的牆,阻止了葉南。
「到這裡就可以了。」
葉南正疑惑間,從雲層中傳來他曾經聽過的,儒家聖人的聲音。
「接下來這段路,是對頂尖大儒和半聖的考驗,有其他變化,再繼續下去會傷害到你的神魂。書山已過,去渡學海吧。」
下一瞬間,葉南一個晃神,周圍環境大變。
高聳陡峭,只有一條竹簡小路的書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同時,聖人的解釋也跟了過來。
「這裡是儒科考驗的第二關,渡學海。在這裡,你需要以文宮做舟,詩文做槳,在風浪中前行。學海長三千丈,越往後風浪越大,你自己注意。」
文宮,是讀書人成為進士後,最重要的東西。無論是之後的翰林,大儒,聖人,準確來說,都是在文宮上下功夫。
文宮中,讀書人的一生所學會化作詩書,過往經歷變作圖畫。隨著進境加深,這些詩書圖畫會從文字紙畫的形勢,變作印刻,鑲嵌入文宮磚石牆壁與天花板上的;或化成壁畫、屏風與各類雕飾。
文宮中這些裝飾越多,就代表著級別越高。
青蓮劍仙李白被人贊『學富五車』,意思是成為進士,初次凝聚文宮時,裡面足足擺了五大車的書。而尋常大唐進士,不過兩三車便罷。
大宋這邊,可能還有隻有一車書的可憐進士。
不過,無論是三車還是五車,和葉南那幾乎塞滿文宮的詩書圖畫,肯定是沒法比的。
這個時候,文廟外,蘇軾和范純仁也想到了這一點。
「葉兄他似乎還是舉人吧?」
蘇軾發現,葉南好像沒有文宮啊?
「范師,如之奈何?」
范純仁捋了捋自己的鬍鬚,頷首道。
「此事聖人自有定論,何須你我考慮?」
意思就是,你咸吃蘿蔔淡操心。
蘇軾:……
站在學海前,葉南放出自己的文宮。
這文宮映照在半空當中,循著學海的規則開始變化,縮小了十倍,化為一方長約兩丈四的文舟。
長舟之上,置有一桿兩丈桅杆,杆上掛著八尺長的風帆。
船艙內,有木椅矮桌低床,金燈碧毯紅燭,蓑衣暖爐砂壺,甚至還有幾處龍子貔貅、霸下等精心雕飾擺件。
比起普通進士那些只有一丈不到,簡直就好像獨木舟、平板漁船一樣的文舟,葉南這都可以算是花坊遊艇了!
「嘶!」
「呼!」
見了葉南文宮所化的長舟,從雲巔上,發出好幾聲倒吸冷氣的聲音。
就連推薦他的顏回都沒料到,葉南這個聖前進士的文宮,底蘊竟然這麼驚人!
有聖人嘴角抽搐。
「二十四丈的文宮,等殿試後文氣灌體,他這文宮怕不是要長至三十丈,當場突破為翰林?」
十六歲的翰林,能羞煞多少讀書人!
再想想自己,他甚至有一頭扎進學海,再也不冒出來的衝動!
以後誰要是再敢說他是兩百歲便突破到半聖的絕世天才,他就和誰急!
凝聚出文舟後,葉南並沒有急著下水,而是思考要以什麼詩文化作船槳。
輕舟已過萬重山?
放船千里凌波去?
縱棹越溪船,破浪沖濤到碧灣?
葉南站在原地想了好些時間,才終於在上面聖人的注視下做出決定。
他調動文氣,以手做筆,在半空中勾畫: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他最後一筆落下,赤橙色的才氣沖天而起,長四尺八寸,詩成鎮國。
但讓葉南驚訝的是,才氣外還有一層淡淡螢光。
原詩寶光?
這個時間,李白還沒把它寫出來?
但思及青蓮劍仙李白的過往,他馬上反應過來。
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所做,先是對自己被達官貴人排擠的憤懣,然後又表現出自己的豁達與對今後人生的期望。
但在這裡,李白從秀才、舉人、進士、翰林,一直到大儒,一路順得很,被無數達官貴人追捧,哪裡難了!
可葉南這不過思考盞茶時間,揮手便是一首鎮國詩的輕鬆寫意,著實嚇到了幾位聖人。
鎮國詩是這麼容易寫出來的嗎?
此事就連孟子也感覺很驚奇,對顏回問道。
「回,當時面對勾獲分身的刺殺,他也是這樣立刻就有鎮國詩出?」
「卻是如此。」
見顏回點頭,孟子感慨道。
「此子有春秋時期百家之相!此騰龍也,不是一門一戶的學識能夠滿足的。」
下方,葉南踏上文舟。
下一刻,學海之上大風忽起,吹滿了風帆,以極快的速度帶著文舟前進。
些許小風小浪,根本不足為據。
看了片刻,孟子的身形緩緩消失。
「等此子渡過學海後,回你帶他來找我。」
見此,其餘幾聖同時躬身。
「恭送孟聖!」
等孟子走後,幾位聖人面面相覷,嘆道。
「孟聖這是有收徒之意啊!若成,此子的輩分可就不知道多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