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各憑手段

  進入十月份之後,河東戰局急轉直下,而靈州的戰局也開始有了變化。

  都布可汗親自坐鎮,指揮大軍猛攻安樂州,劉女匿成在拼死抵抗數日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率族人請降。

  不降不行啊,在遭受了一場大敗之後,丟了顏面的都布可汗發了狠,若不降,雞犬不留。

  劉女匿成降了之後,突厥倒是沒有大開殺戒,但卻因此得到了不少的補給,隨後都布可汗引軍西向,意欲渡過黃河。

  張仲堅的布置還算穩妥,遣派船隻連續三次撞斷突厥人用羊皮筏子搭建的簡易橋樑,溺死敵軍數百。

  如今雙方還在僵持中,張仲堅遣派信使從會州翻越六盤山,經原州急行入京上報。

  沉吟片刻後,李善輕聲道:「若是突厥非要渡過黃河,張仲堅能擋一時,但不可能一直擋下去。」

  李善知道張仲堅在懷疑什麼,事實上這本身就是李善自己的思路,後來派親衛送了口信過去,以水師阻礙突厥大軍渡過黃河,這是能辦得到的。

  但突厥想要破解也不難,最簡單的辦法,都布可汗遣派大軍駐紮在鳴沙大營左右,然後分幾個地點分別渡河,突厥雖然遭到一場大敗,但手中兵力還是足夠的。

  而張仲堅手裡的兵力並不多,在有敵軍盯著鳴沙大營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分出偏師登船,在突厥渡河的地點進行攔截。

  楊恭仁點頭贊同,「黃河太長,廣陵郡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突厥也有可能是誘敵……若是廣陵郡公遣派騎兵出戰,有可能被突厥騎兵截斷後路圍殲。」

  看李淵沒什麼表示,李善轉頭看向楊恭仁,「還請教觀國公,若是突厥渡河,多少兵力可能破涼州?」

  楊恭仁前隋就曾出任甘州刺史,熟悉西北,武德二年割據涼州的李軌在長安被斬首,剛剛入唐的楊恭仁即刻出任涼州總管,撫慰西北,一直到武德六年才回朝出任中書令。

  「涼州胡漢混雜,乃河西都會,西高東低,地勢平坦,多有部落在此放牧為生。」楊恭仁緩緩道:「如今淮安王總領隴右,率三萬大軍屯於蘭州。」

  「若都布可汗能率三萬騎兵渡河,破姑臧武威不難,因六盤山所阻,只能南下攻蘭州……」

  李善不吭聲了,看向了李淵,楊恭仁的意思很明顯,都布可汗如今手中尚有六七萬大軍,留下三四萬盯著鳴沙大營,另外三四萬渡河攻打涼州。

  突厥破涼州是肯定沒問題的,但接下來肯定是要與淮安王李神通硬碰硬,若是唐軍敗北,那突厥很可能會沿著當年西秦薛家父子的路線,走渭州、秦州,從側面殺入關內道的隴州了。

  這條路線李善早就提醒過了,李淵、李世民也做了布置,以隴州為核心,抽調涇州、寧州、岐州的府兵匯集成軍,以李孟嘗為主將,涇州刺史錢九隴為副將。

  不過因為突厥一直在靈州盤桓,薛延陀又沒有來襲,所以部分兵力被調入涇州、原州,之後河東戰局急轉直下,又有部分的兵力被抽調去河東了,就連錢九隴都跟著李世民出征,如今隴州的兵力不足。

  至於淮安王李神通能不能擋得住……實在很難說啊,李善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

  「廣陵郡公已經遣派信使去蘭州了。」李淵陰著臉道:「令隴州總管李孟嘗匯集兵力,守御大震關、安夷關,再令廣陵郡公小心戒備,儘量不使突厥主力渡河攻打涼州。」

  顯然,李善對李神通也不抱什麼希望,這位郡王的資歷在宗室將領中相當的深,但能力就差多了,別說李世民、李道宗、李道玄了,就是比他胞弟襄邑王李神符都要差一個檔次。

  一方面提醒李神通,讓其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又讓李孟嘗匯集兵力,守御關內道與隴右道的兩處關隘,這顯然是為李神通兵敗做準備。

  殿內眾人都看得出李淵的思路,現在只能拖,拖到李世民在河東戰場驅逐突厥,這樣才能騰的出手來,不是因為李世民能騰的出手,而是兵力能騰的出手,回師關內道,支援隴右道。

  這也是李淵為什麼要讓張仲堅在小心戒備的前提下,儘量拖延組織突厥主力渡河的原因。

  李善一臉的平靜,剛開始他還怕李淵讓自己取代李神通或者李孟嘗領軍,但很快就想通了,這是不可能的事,一方面來不及,另一方面這兩人都是秦王的嫡系。

  中書令楊恭仁應是,李善與李淵交換了個眼神,李淵之所以選擇拖延時間,還有其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已經十月初了,突厥頂多到十月中下旬就要回返草原,不然很多部落都熬不過這個寒冬,就算都布可汗堅持,也必定軍心不穩。

  另一方面,蘭州的南面就是河州,太子嫡系燕郡王羅藝的天節軍就駐紮在河州,這讓李淵開始警惕起來。

  議事結束之後,李善在太子李建成的視線內,留到了最後,與裴世矩一起踱步出了兩儀殿。

  「若事有不協,只怕社稷為之一毀。」李善輕聲道:「裴公可有悔意?」

  裴世矩沉默無語,其實他原本的計劃還真不是這樣的,但誰想得到突利可汗居然能兩次偷襲關隘,飛狐徑、石嶺關先後被攻破,唐軍數次大敗,如今都丟掉了半個河東,導致不得不從關內道兩次抽調兵力支援。

  若是李世民不能迅速扭轉河東戰局,而隴右道的李神符兵敗,搞不好建國至今尚未過十載的大唐真的要完蛋了。

  李善嘆了口氣,「晚輩願放手,裴公以為呢?」

  裴世矩停下了腳步,緩緩轉頭凝視著李善,沉默片刻後道:「箭已上弦。」

  如今雙方都是明牌,李善不可能不知道東宮會動手,只是判斷不出什麼時候會動手而已,裴世矩也沒什麼避諱的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李善幽幽道:「那只能各憑手段了。」

  說到底,裴世矩和李善是一類人,心機深沉……或者說心都比較髒,絕不願意將主動權拱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