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人生百態

  高牆攔得住百姓,但攔不住百姓滔天的恨意。

  聚集在東鄉村這十多萬百姓,本該是李氏最忠實,最核心的擁躉。

  放在亂世時期,這些百姓就是李氏最大的底氣和倚仗。

  也正是他們,將隴西李氏推向了神位。

  但...李氏在神位之上待得太久了,以至於他們真的將自己當成了神靈,自認可以隨意掌控萬民的生死。

  他們已經忘了是誰將他們推到了神位之上。

  今時今日,百姓的怒火,終於讓李氏,讓天下世家都認清了能夠掌控他們生死之人,不是朝廷,不是皇帝,而是這些他們從未看得起過的屁民。

  李讓收回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意。

  這一次,就讓他來向大唐所有的人,展示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力量。

  希望那些人不要被嚇到才好。

  李讓頭也不回的轉身,朝著村外的一片樹林走去。

  樹林裡,三千難民打扮的悍卒靜靜的等待著夜深,率領這支悍卒的人是程咬金與李道宗。

  至於張公謹和柴紹,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切斷李氏的退路。

  所以早已離去多時。

  「程叔叔,李伯伯!」

  李讓走到兩人跟前行了一禮。

  二人嗯了一聲,程咬金上前一步將李讓拉到一側,低聲問道:「如何,有把握炸開洮河對岸的高牆嗎?」

  李讓微微頷首:「沒問題,小侄對火藥的威力有信心!」

  「那就好,那就好!」

  程咬金放下心來,不由得使勁拍了拍李讓的肩膀。

  他了解李讓,知道李讓不是一個會說大話的人。

  「你與李老匹夫暫且在這裡等老夫一陣子,老夫去安排一下,二更時分,準時發起進攻。」

  「好,程叔叔自去!」

  得了李讓的準話,程咬金咧嘴一笑,朝著百姓聚集的方向而去。

  衝擊李氏祖宅,打頭陣的當然是這三千精銳的悍卒。

  手無寸鐵的百姓還不是李氏私兵的對手。

  但百姓的怒火也需要宣洩,士卒要做的,就是殺出一條通往李氏的路,然後護衛百姓的安全。

  順便除去百姓之中的別有用心之輩。

  程咬金的背影走遠,李讓也走到人群之中,抽出腰間的橫刀開始擦拭起來。

  李道宗靠在樹上,默默的看著在月色下擦拭長刀的少年,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讚賞。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少年確實滿足了他對未來女婿的所有幻想。

  識大體,懂大義,能力出眾,樣貌也不差。

  就是他曾拒絕過自己要把女兒嫁給他這件事,讓他很是惱火。

  好在事情最終還是回到了正軌。

  這個小子,終究還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洮河對岸的高牆之後是一片燈火通明。

  無數支火把將洮河對岸的天空染成橘黃色,在火光的映照下,是無數李氏私兵往來巡邏的身影。

  李氏的私兵名義上只有三千之數,但實際上卻遠遠不止。

  這裡的三千,指的是著甲的戰兵,若是再加上各類輔兵,這個人數至少還要再往上翻三倍。

  千年世家的名聲不是吹出來的,此次若非是被橫空出現的報紙打了個措手不及,李氏能動用的力量還能更多。

  世家,有的可不只是讀書人,還有千百年來累積的財富和武力。

  高牆之後是一片燈火通明,作為西鄉村核心建築群的李氏祖宅之中,同樣是一片光亮。

  值此家族存亡之際,李氏之人,自然是睡不著覺的。

  祖宅正廳主位之上,坐著一個年過六旬的老者,老者臉上疲態盡顯,只是一雙老眼之中,不時的閃過一道精芒。

  堂中左右各坐著十數人。

  此十數人皆是隴西李氏核心之中的核心,其中有各房的主事,還有早已不問世事只醉心於學問的宿老。

  主位上的老人正是隴西李氏狄道房的家主李欽。

  也是隴西李氏正朔,先秦時期隴西郡守李崇第十八世孫,隴西李氏嫡系,所有支系和旁系唯一的主人。

  作為隴西李氏這一代的家主,李欽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不僅帶著隴西李氏安然度過了隋末亂世,更是一眼就看出了李淵身上貴不可言的帝王命格。

  並說服了太原王氏,河東裴氏等諸多世家一同投資了當時還在被楊廣猜忌的小透明李淵。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犀利的。

  李淵以後來者居上,短短一年時間便掃清了亂世里的諸多前輩,入主長安建立了大唐。

  而李氏,王氏,裴氏等諸多世家,也從李淵手裡拿到了豐厚的回報。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武德九年,一場亂長安不亂天下的政變,讓他們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漂。

  先是被他們寄予厚望的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聯合關隴集團射殺於箭下,後又是他們一手扶持起來的李淵被李世民包裝成了一個吉祥物。

  李世民,連帶著李世民身後的關隴世家成為了大唐最大的贏家。

  而他們這些老股東全部被李世民清掃出場,可謂是賠得連褲衩子都沒有剩下。

  儘管如此,依舊沒有人質疑過李欽的眼光。

  畢竟,李淵的成功已經證明了他的眼光究竟多麼具有前瞻性。

  至於李世民的出現,那是一個意外。

  誰能想到李世民竟然是個掛逼?

  接下來就是世家與李世民之間的持續爭鬥,先是貞觀二年的蝗災,雙方以蝗災進行鬥爭。

  最終以李世民被逼得下罪己詔,生吃蝗蟲收場。

  算是世家小勝一局。

  但誰知道李世民開掛不講道理。

  貞觀四年平滅東突厥的一場大勝,徹底將李世民的聲望從谷底推到了頂峰。

  世家慌了,開始手段齊出,可著勁的詆毀李世民。

  但效果不大。

  眼看關隴系走到台前,世家被清掃出政壇已經成為定局。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曲轅犁的東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而曲轅犁的發明者,李讓也第一次出現在了世家的視線之中。

  然後,世家派人一查,

  嘿,您猜怎麼著?

  這個李讓竟然是世家遺落在外的血脈。

  這個時候,李欽再一次展現出了高超的識人眼光。

  他認為李讓是個人才,世家能不能重回朝堂,或許就在這個人身上了。

  於是,世家大族達成一致,先派王氏的人去接觸這個小傢伙。

  事實證明,李欽又一次看對了人。

  李讓確實是個人才,以十八歲的年紀,在毫無根基和底蘊的情況下獲封世襲罔替的侯爵。

  李欽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正好李世民又朝世家發難。

  他便策劃了這個能夠削弱李世民聲望,又能讓李讓認祖歸宗的掘開黃河水淹隴右的計劃。

  一開始計劃是很順利的,被崔氏派人驅趕到長安的流民確實成功拖住了李世民。

  並且再一次將黃河水患的鍋甩到了李世民身上。

  百姓們都說是他得位不正,才引得上天震怒降下水患。

  然後變故出現了。

  出現在李讓這個遺落在外的血脈身上。

  按照李欽的設想,當李讓知道自己有一個強大的家族之後,應該是欣喜若狂,哭著喊著要回家認祖歸宗。

  並藉助家族勢力強勢崛起,成為新一代為家族添磚加瓦的工具人。

  奈何他算錯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個李讓已經不是原來的李讓。

  新的李讓沒有什麼家族情結,更沒有什麼同族血脈之情。

  不僅徹底成為了李世民的走狗,更是悍然殺害了崔家老二。

  當崔澶的死訊傳到世家耳朵里,世家懵逼了。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普通人竟然有這份毅力拒絕一個實力強大的靠山。

  恰逢這個時候,李讓殺害娘舅背棄祖宗的事情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

  世家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秉持著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態。

  迅速安排人手引導輿論發酵,打算將李讓徹底踩入泥坑,斷掉李世民一臂。

  殊不知這是李讓和李世民早就挖好的坑。

  他們越是推波助瀾,當反噬來臨的時候,就死得越慘。

  當大唐北方各大城市都出現了一種名叫報紙的東西時,他們終於意識到上當了。

  本以為自己是獵人,誰曾想自己才是小丑。

  踩進坑裡了還覺得坑不夠深,又往下挖了幾鏟子。

  回想起這些日子堪稱戲劇化的輿論反轉,李欽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

  李欽的嘆氣聲,清晰的傳進了堂中李氏核心人士的耳朵里。

  而隨著李欽的嘆息聲落下,一眾李氏核心之人的臉上,也露出了各不相同的表情。

  有人懊惱,有人不忿,有人恐懼,也有人無所畏懼。

  人生百態,在一間小小的正廳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值此家族生死存亡之際,諸位可有什麼破局之良策?」

  沉默了許久,李欽開口了,蒼老的聲音沙啞而疲憊。

  但回應他的,是一片沉默。

  破局之策,他們要是有破局之策,局面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滿堂俱寂,李欽揉揉眉心,只覺得腦子像針扎似的疼痛難忍。

  隴西李氏傳承千年,生死存亡的時刻也經歷過無數次。

  但像這般無力的局面,放眼前後百年時間,他們還是第一次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