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半月為期
529
鄭無疾帶著幾個縣令吃喝夠了,又命人安排這幾位休息。
自己在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我這是胎裡帶的毛病,吃了飯就要睡,否則什麼事也辦不成。」
說著自顧自睡去了。
這幾位縣令到這裡來是面見上官述職的,原本還想著新官上任三把火,至少也要裝裝樣子。
誰想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竟然連裝也不裝。
「大人可真是性情中人,率直天真得很啊!」申鼎呵呵一笑,反正他把這燙手山芋送出去了,愛怎麼著怎麼著吧!
丹城縣令朱獲也是一臉輕鬆,他再有半年即將謝職,自然是能不趟渾水就不趟。
在官場上能作壁上觀,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而其中陽夏縣令胡廣為和淮陽縣令葉承訓,二人私交最好。
一邊到衙署後面的客捨去,一邊小聲交談道:「知州大人多半是整理頭緒去了,這件事兩年了都沒解決,可見不是容易的。
若是不想出對策來只是升堂審問,怕也不會有結果。」
「這位知州大人表面上嘻嘻哈哈,只怕外松內緊,實則是個有主意的。
不管怎麼說,咱們還是得謹慎為上。萬萬麻痹大意不得。」
鄭無疾回到臥室,徐春君自然也聽說了百姓來告狀的事。
「這事非同小可,兩族相鬥,長則可至百年。」徐春君說,「雙方鬥狠使氣,怨恨只會越結越深。
輕則爭吵不下,重則牽涉人命。
且這兩個村子都是大村,若不能妥善解決,治下必然久久不得安寧。」
「我和夫人想的一樣,」鄭無疾道,「這件事必要令人心服,更要有長久之策。」
「實則這件事已經是兩筆帳了。」徐春君給鄭無疾端了杯茶,自己也坐下分析道,「崔氏和吳老六的事是起因,後來雙方大打出手,已然又結下了新仇。」
「雙方爭執不下,只是因為各自都認為有理。」鄭無疾喝了口茶說,「頂好將當年的事查清楚,究竟是崔氏與吳老六通姦,還是吳老六心生歹念,意圖調戲良家女子。
只是這兩個人都已經死了,要怎樣才能查出當年的實情呢?」
別看鄭無疾在外人面前雲淡風輕,到了徐春君跟前可就有什麼說什麼了。
他當然明白申鼎是故意拿這事來試探他,其餘的幾個人也是想看他究竟有幾許城府,幾多手段。
這件事他一聽也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和徐春君所說的一樣,其實是兩筆帳。
只是這兩筆帳,一筆已經成了死帳,另一筆則是爛帳。
徐春君並沒有急著幫鄭無疾做決斷,而是問他:「依著大人的意思,要怎麼解決呢?」
「第二筆帳我已然想到了辦法,」鄭無疾輕嗽一聲說,「可總要把第一筆帳先結了。」
「確實該如此。」徐春君頷首表示認同,她就那麼望著鄭無疾,目光溫柔又充滿信任。
她一向是個不喜歡在丈夫面前逞強的妻子,更願意讓鄭無疾多想多做。
唯其如此,方能讓他真正做到獨當一面。
鄭無疾從妻子的眼中得到了鼓勵,說道:「在我看來,這世間的難題都不止有一種解法,只是有的解法高妙,有的解法差強人意,還有的是下下之策。」
「那麼應對第一筆帳,大人有幾種解法?」徐春君饒有興味地問。
「這上策嘛,自然是查清當年的事實,令人心服口服,究竟誰對誰錯再無爭議。」鄭無疾說,「若實在證據凐滅無從查起,便只好裝神弄鬼,或扶乩或招魂,反正老百姓也是吃這一套的。
至於下策,也不必說了,反正又不會用。」
「這兩者都可行。」徐春君可沒天真到認定能查出當年的真相來,因為男女私情本就很難界定,否則也不會有「捉姦捉雙」這句古訓了。
更何況事情已經過去兩年,當事雙方均已身死,又無直接目擊的證人。
「這件案子是大人上任以來接手的第一案,舉足輕重,儘量不要出錯。」徐春君明白不只是因為這件案子本身,更關乎到鄭無疾能不能夠在這裡站住腳,取得民信以及手下人的信服。
「夫人說得極是,」鄭無疾點頭,又一臉巴結地請教徐春君,「你知道我這人向來毛躁,不夠沉穩。還請夫人指點指點,為夫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徐春君心裡清楚,鄭無疾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只是單純想聽自己的意見而已。
於是也不推辭,說道:「這件事既然不能立刻解決,也要先把這些村民穩住。
大人一會兒便可升堂,叫兩個村子的相關人上堂去對質。
問得細一些,叫文書全部如實記下來。
然後告誡眾人,此案大人已經受理。在未審明情由之前,雙方不可再起爭端。
否則哪村的人不聽勸誡,便由哪一方負全責。
之後咱們再酌情而定,看這案子到底能不能夠查清。
剩下的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我和夫人想的一樣,先把這些人穩下來。」鄭無疾又變回原來嬉皮笑臉的樣子,「然後再見機行事。」
於是午後升堂,申鼎作為本縣縣令自然是要同審的。
鄭無疾也讓其他六位縣令旁聽,反正是趕上了,就一起都來吧。
上堂的除了兩村的族長,還有劉雙喜和吳老六的妻子郭氏,以及劉雙喜家的鄰居,當天夜裡是他聽見劉雙喜家院子裡有動靜,方才吵嚷起來的。
眾人把事情都說了,鄭無疾讓文書都一一記了下來。
然後語氣平和地對眾人說:「本官初到此地,這件案子自然要給你們解決了。可是這件事畢竟時間已久,總要給本官一些時間。
在案情未查明之前,你們雙方必須相安無事,再不可鬥毆挑釁,互生事端。
否則哪個村的人不聽勸告,便等於承認過錯皆在本村。
伱們可聽清楚了沒有?」
兩個村的族長都點頭,唯有劉雙喜梗著脖子問道:「大人說要審清,總得有個期限,不能五年審不清,八年審不清。似這等,我們可耗不起。」
申鼎立刻訓斥他,卻被鄭無疾攔住了。
「你這麼問不無道理,那就以半月為期,總是可以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