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九明白江意惜的意思,許多人都不解。
他笑了一下,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不能以貌取人。貧僧師父帶貧僧雲遊到廣東海縣時,化緣到了師弟的家裡。師弟俗名樊魁,母親病重,治了多年未治癒。師父說師弟跟佛門有緣,若師父治好那位女施主的病,師弟就拜他為師,歸依佛門,一心向善。師弟同意了,師父一個月治好了他母親的頑疾,師弟依諾剃度出家……」
的確是他。
江意惜笑道,「做素點要些時間,兩位師父稍候,順便在這裡吃頓齋飯。」
讓臨香請戒九和戒十去東廂耳房喝茶,她去小廚房做素點及齋飯。
那個和尚江意惜前世見過,樊魁這個名字江意惜前世聽過,原來他們是同一人。
前世建榮十七年,也就是江意意惜當姑子的第一年,庵堂來了一個上香的人。那個人極其虔誠,從山下一跪一磕頭來到庵堂。
他對主持說,他小時候母親為了救他被蛇咬了腿。小腿腫得比大腿還粗,看了許多大夫都沒看好。如今越來越嚴重,已經全身浮腫。他聽信老家的一位和尚指點,一路往北拜菩薩,興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他就一路北上,有寺廟就拜,等拜到晉和朝最北邊的遼城就返回,因為再往北的地方不供奉佛爺菩薩。
那個人長得極凶,模樣到現在江意惜都記得,就是那個叫戒十的和尚。
而樊魁,是前世建榮十九年,她死的那一年,湖廣一帶遭災,災後災民造反。他們逐步把勢力擴大至三個省份,朝廷派重兵鎮壓,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把逆賊消滅,死於戰亂的人無數。
那時她雖然已經出家,還是聽說了一些消息。有香客說的,也有後來沈老神醫說的,江洵死前來看她也會說一些。江洵還專門說了一位鄭小將軍在平叛中陣亡,他的死讓孟辭墨和偶爾教他武功的孟連山悲痛萬分……
鄭小將軍,他的死讓孟辭墨悲痛萬分……現在想來應該是鄭玉。
鄭玉是孟辭墨的好朋友,若前世他一直留在京城,孟辭墨也不會那麼孤助無援。
不提鄭玉與孟辭墨和李珍寶的關係,也不提他是鄭婷婷的大哥,光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好的有為青年年紀輕輕送命,江意惜也覺得可惜……
造反的頭頭就叫樊魁。那個人窮凶極惡,力大無窮。據說他是個大孝子,老母病死已讓他怒不可遏,後妻兒又在在災荒中餓死,氣得領人造反,被朝廷抓住後押回京城判凌遲處死。
前世打仗的那兩年,只要小孩子不聽話,大人一說「樊魁來了」,小孩子立馬聽話。
樊魁死後不久,孟辭墨自殺,江意惜重生。
前世沒有眼淚水,愚和大師治不了他母親的病。而這一世花花的到來,愚和大師得以提前把樊魁點化,讓他當了和尚,不知他是否能永遠一心向善,放下屠刀。
江意惜心裡高興,花花和自己也為天下蒼生做了好事。
江意惜把點心烤進燜爐,齋飯也做好了,讓人拿去給那兩個大小和尚吃。她回了臥房插上門,把她之前用光珠照過的茶葉拿出來。覺得有些少,又拿出光珠處理了一些茶葉。
未時,戒九和挑著兩個大筐的戒十離開浮生居。他們剛走到院門口,就跟兩位小貴客相遇。
那兩個孩子一看戒十,都嚇得一個趔趄,慌忙抓緊下人的衣袖。
兩人來到外院,又去外書房跟老國公告辭。
此時外書書房坐了兩位貴客,是文王李紹和雍王世子李凱。
老爺子和孟辭墨、二老爺都十分納悶,他們跟那二位少有來往,他們怎麼會突然上門拜訪?而且,一看就是文王要來,硬把李凱拉來的。
幾人沒話找話地說笑著。
戒九笑道,「老施主,貧僧打擾了,感謝!」
戒十望天,一言不發。
送走兩個和尚,老國公笑道,「機緣巧合,愚和大師去辭墨媳婦的莊子化緣,特別喜歡她做的素點,偶爾便會來要一些。」
文王笑道,「孟少夫人善美食,本王聽說宜昌皇姑也特別喜歡她煲的藥膳。」
孟辭墨謙虛道,「要說善美食,誰也比不上珍寶郡主。」
李凱最喜歡聽別人夸妹妹,聽孟辭墨這麼一說,立即眉開眼笑,接話說起了妹妹如何美麗聰慧,無人能及。
文王想多打聽一些事插不上話,又不願意引起別人的注意,氣得拳頭在袖子裡握了又握。
怎麼會這樣,一切都變了……
前幾天,他派去跟蹤樊魁的人回京稟報,樊魁的母親被愚和大師把頑疾治好了,樊魁居然剃度出家,還當了愚和老和尚的關門弟子。
早知道這樣,就不該等到明年遭災,而是早些施恩把樊魁收攏過來,再悄悄把那個老太婆弄死……
浮生居里,孩子們的笑鬧聲和貓叫鳥鳴聲不時響起。
廳屋裡,兩個孩子吃著剛做好的點心,他們吃一點,再餵花花和啾啾吃一點,然後看一貓一鳥耍寶。
他們看得高興,黃媽媽懷裡的小存存也看得高興,又吼又叫,聲音一點不比他們的小。
江意惜非常納悶,怎麼李嬌和李凱來了她家。若他們跟著李珍寶來玩還想得通,可跟著文王和李凱這兩個愛看戲的人來,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
套了幾句話便得知,是李嬌想看花花和啾啾,文王愛女心切,就要帶她來看。又覺得一個人不好玩,去雍王府叫李凱。李凱不願意,說看貓看鳥不如看戲,可文王硬把他請來了……
文王是幾個皇子裡最不得寵的,雖然貴為親王,在皇上和太后的眼裡,還真比不上雍王世子李凱。為了閨女,能硬把李凱「請」來孟府,也的確把這個獨女寵到天上去了。
酉時初,前院婆子才來說,文王和李世子要走了,請小郡主和小公子去前院。
江意惜送了他們一人一盒點心,帶著花花和啾啾、存存把他們送出浮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