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哪裡有老虎

  第533章 哪裡有老虎

  京城開往長春的159次火車上,陳凡裹著被子睡得正香,忽然感覺到一股寒氣,便將被子緊了緊。

  過了幾秒,他感覺有點不對勁,猛地睜開眼,挑起窗簾往外看,只見窗外是一片連夜色都遮不住的雪白,燈光籠罩處,還有雪花飄舞,便知道已經到了東北。

  京城都開始迎接春風了,這裡還在下雪。

  抬起手擼起袖子,手錶顯示已經是凌晨5點,離火車到站還有兩個小時。

  如果不晚點的話!

  反正已經醒了,他索性掀開被子起床,此時其他鋪位上的人都還在熟睡。

  一機部給的待遇還不錯,十幾位專家,加上楊廠長他們,全都是買的軟臥票,加上幾個行政人員,這節車廂他們就占了一半。

  坐火車和坐輪船一樣,硬座、硬臥和軟臥都要按級別分配,普通人一般只能買硬座,小幹部或年紀大、有較嚴重病患的人拿著證明信可以買硬臥,或者找大單位的熟人走走關係,也能買到硬臥票。

  軟臥票就不是一般的人能買到的了,就跟飛機票、輪船的一等艙一樣,不僅需要單位證明,更需要本身級別達標,像陳凡這種副處,才堪堪達到軟臥級別,只能自己坐,不能帶人。

  但是有一種人例外,那就是歪果仁。

  (70年代火車軟臥車廂)

  火車軟臥車廂和涉外賓館類似,都是遇見歪果仁概率最高的地方。

  倒不是因為別的,就和現在的小胖家差不多,主要是希望外賓能多消費,這樣才能留下更多的外匯。

  此時這節車廂的另一半,就是被一群外國遊客所占據。

  只不過有旅行社的幹事跟著他們,為避免麻煩,幾乎沒人和他們交流。

  這時候大家都沒醒,車廂里漆黑一片,只有火車咔嚓咔嚓行駛的聲音。

  陳凡拿著牙刷毛巾到裝潢華麗的軟臥廁所解決衛生問題,隨後揣著手手,往前面走去。

  餐車一般在硬座和硬臥車廂相連的地方,通常為9號車廂,在連接處還有鐵路職工看守,前面的人進不來,後面的臥鋪乘客則憑票通行。

  陳凡穿過幾節硬臥車廂,走到餐車連接處,晃了一下自己的鋪位牌,掏出煙遞過去一支,又掏出打火機點燃,抽了一口,說道,「這都2月11了,還這麼冷。」

  乘警靠在牆壁上,抽著煙笑道,「東北嘛,是這樣的,下雪下到4月份,到了下半年,9、10月份又開始下,一年倒有小半年在下雪。」

  陳凡聳聳鼻子,嗅著煤煙氣,歪著腦袋看了看另一節車廂的一個小房間,「那個是鍋爐房?好像沒火?。」

  乘警順著他的視線看了一眼,「火肯定有,就是小。沒辦法,火車載重量有限,燒多少煤都有定量,只能在大站補充,一節車廂一個小鍋爐,冬天車廂取暖全靠它。

  看你剛才的床位牌是軟臥車廂的吧,你們軟臥車廂還好點,配額比其他車廂稍微高一些,不穿棉襖也還可以。再往前就不行了,穿著棉襖正好驅寒,脫了就能感覺到冷。」

  他看了看陳凡,「這麼早就起來,是要去前面餐車吃飯?」

  陳凡「嗯」了一聲,問道,「這個點開了嗎?」

  乘警哈哈笑了笑,「火車上哪有什麼點,從出發到終點站,這一路只要有乘客要吃飯,餐車就要拿出來。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提前做好,盛到飯盒裡售賣,賣不完的就放在熱水櫃裡保溫,乘客要買也只有那些,除非大幹部或者外賓過去,才會現做。」

  他看了看手錶,「現在快5點半,他們應該正在做早餐,你這時候過去,正好吃帶鍋氣的。」

  陳凡深吸一口煙,將菸頭塞進掛在牆壁上的菸灰缸里,揮了揮手,「謝啦,回見。」

  往前走一小段,便看見被隔起來的列車廚房,通過一個個窗口,裡面的廚師正在忙碌。

  他看了兩眼,便去服務台點餐,隨後端著餐盤找了個位置坐下。

  一大碗炸醬麵、兩根油條、兩張煎餅、兩個大肉包子、5個雞蛋,一碗豆漿。

  先馬馬虎虎對付兩口,待會兒再跟楊廠長他們下車去吃頓好的。

  剛準備開動,便看見幾個列車員滿身疲憊地走過來,坐到陳凡隔壁座位上,其中一人扭頭便喊,「老王,還有菜沒有?」

  廚房裡傳來一個聲音,「天天問,知道你們現在換班,算好了時間加熱,過來拿。」

  立刻有兩個年輕人起身過去,很快便端回來幾盤菜。

  (70年代餐車內景,和老外一起用餐)

  陳凡瞟了一眼,嘿,伙食還不錯,有魚有肉有菜,旁邊一大盆饅頭,每人還從自己口袋裡掏出個杯子,不用聞就知道是酒。

  他看別人,別人也在看他。

  一位五十來歲的老鐵路嘿嘿直笑,「您起這麼早啊,同伴還在洗漱?」

  「沒有,他們還在睡覺,我自己吃。」

  陳凡面色從容,淡定地笑道,「正在長身體,飯量大了些。」

  幾個人都是一驚,交流了一下眼神,卻沒有說話。

  只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好奇地看著他,「冒昧問一句,您今年多大?」

  陳凡拿起筷子拌麵,笑道,「十八。」

  然後一筷子下去,挑起小半碗麵條,呼啦啦塞到嘴裡,嚼了幾口就咽下去。

  那位老鐵路眼裡閃過一絲異色,「小兄弟好飯量。」

  隨即給年輕人使了個眼色,若無其事地招呼大家吃飯。

  那年輕人卻是個不安分的,壓低聲音問道,「師父,有問題?」

  老鐵路死勁瞪了他一眼,視線再往外一瞟,便看見陳凡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不由得趕緊呵呵乾笑,「年輕人沒見過世面,讓兄弟見笑了。」

  年輕人瞪大眼睛,看看師父,再看看旁邊的乘客,心裡感覺怪怪的。

  我20他18,誰是年輕人啊?

  他剛想說話,就被旁邊的同事暗暗拉了一下,再一轉頭,好嘛,幾個人都看著自己,那眼神跟要吃人似的。

  陳凡哈哈笑了兩聲,對著那個老鐵路說道,「大叔您見多識廣,應該在車上幹了很多年了吧?」

  那老鐵路一聽,頓時鬆了口氣,笑道,「那可不,而且大部分時候就在這趟列車上待著,待家裡的時間都沒有這列火車長。」

  打開了話題,他索性便滔滔不絕開講,「這列車最早是55年6月1號開行,那時候是33/34次,京城到長春的直通旅客快車。開了一年之後停了1年,等過了1年又恢復,59年6月1日車次變更為60/59次,之後又停運,又恢復,反正來來回回的折騰,75年的時候又變更為160/159次,也不知道哪天再變。」

  陳凡手口不停,抽空說道,「那說明咱們的鐵路變化快啊,以後火車越來越多,速度也越來越快,說不定隔兩年就要變一次,這樣才有發展嘛。」

  老鐵路仰頭哈哈大笑,「對對對,就應該是這樣子。」

  聊了一陣子,陳凡風捲殘雲吃完早餐,對著他們揮了揮手,「各位慢用。」

  老鐵路也趕緊揮手,「您慢走。」

  等陳凡的身影消失,才轉過頭狠狠地瞪著徒弟,「以後不要亂說話,幸虧碰上個脾氣好的,萬一是個脾氣差的,在你身上拍一巴掌,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小徒弟滿臉不信,「太誇張了吧,他還敢當眾行兇?再說我又沒得罪他。」

  旁邊一個中年人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最好把你師父的話記在心裡。伱沒看見他體魄並不強壯,卻能吃這麼多東西?我告訴你,這種人極有可能是練家子,再看他手上沒有老繭,說明已經將功夫練到了骨子裡。

  你以為沒得罪他就沒事?練家子的脾氣百樣千怪,根本捉摸不透。要是碰上脾氣差的,可能因為你多句話就能結怨。

  他隨便在你身上拍一巴掌,從表面看不出什麼,但等過一段時間,就會突然吐血身亡,至於這段時間是多久,就看他功夫有多厲害,短則半天一天,最長三四天的也不是沒有,時間都隔了這麼久,你上哪兒找人去?而且憑什麼說是他打的?!」

  年輕人頓時目瞪口呆,「真的假的?」

  他身邊的同事拿起一個饅頭,嘿嘿笑道,「干咱們這一行的,別的不好說,見多識廣肯定要排第一,山不轉水轉,什麼樣的人和事都能遇得上,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謹言慎行。

  你現在不信沒關係,但是要記住你師父的話,知道什麼樣的人能惹、什麼樣的人不能惹,少給自己招災,等以後遇上了,就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

  哐啷哐啷又是3個小時,早上8點半,只晚點了一個多小時,火車終於停靠在長春站。

  一汽自然不缺汽車,而且還是坐地戶,更不缺關係。竟然派了6輛小轎車直接開上站台,將一機部派來的「專家組」全部接走。

  半個多小時後,車隊便開進一汽工廠。

  工廠領導親自出面接待,將他們安置在單位招待所,又陪著吃了早餐,之後便在專家組的催促下,去看樣車。

  在一間廠房裡,陳凡終於看到自己設計的汽車。

  怎麼說呢,這個心情稍微有點複雜。

  首先能夠看到自己的設計從圖紙變成實物,那肯定是很開心的啦。

  但是這個實物的質感,就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就好像上並夕夕買東西看圖片,和收到貨之後的那種對比。

  陳凡捂著半邊臉,在車子前走來走去,心裡就在納悶……,如果說這是雲湖機械廠造出來的產品,他還能接受。

  這裡可是一汽誒!

  再看那幾輛轎車,除了有個紅旗國雅的外形,其他的油漆、輪胎、外殼、車燈、玻璃……無一不充斥著滿滿的「年代感」。

  如果說這是量產車也就罷了,這可是「手工打造」的樣車!

  結果就這?

  這時一汽工廠的一位領導走過來,對著他笑道,「陳同志,聽楊廠長說你會開車,這個車子是你設計的,要不你親自來試試?」

  陳凡抬起頭笑道,「謝謝賈主任,那我就不客氣了。」

  隨後便鑽進一輛轎車,拿起中控台上的鑰匙插上,打火踩離合,

  今天下了大雪,路上不太好走,還好車間外場坪上的積雪已經被清理過,他也就沒跑遠,直接在門口轉了兩圈,便將車開回原位。

  之後他又上了旁邊的麵包車,照著剛才的路線再開一遍。

  回來後將車停好,推門下車問道,「你們自己做過測試嗎?」

  賈主任立刻說道,「做過,不過測試車不在這裡。我們參考先進國家的標準流程,做了半個月的嚴格測試,包括低溫測試、耐高溫測試、燃油、發動機、剎車……等等等等,到目前為止,所有測試都符合設計標準,甚至可以說優秀。」

  陳凡忍不住輕輕咬了咬牙,半個月的嚴格測試?

  後世一輛汽車從設計到量產,至少要經過半年以上的極限測試,高溫、低溫、高壓、低壓、風阻、安全、動力、碰撞、尾氣、爬坡、極速、低速、加速、暴曬、冰上……

  好吧,現在還是78年,不能要求太多。

  他轉頭看向專家組的組長、一位70多歲的老教授,「朱教授,我剛才感受了一下,操控方面還不錯,比我駕駛過的汽車都要好。」

  朱教授上前兩步,正色說道,「我看過他們的報告,裡面的內容和你的體驗差不多,不僅僅是這輛轎車,就連那輛客貨兩用的微型麵包車的駕駛體驗,也比普通轎車和吉普車更好。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要對整輛車再次進行嚴格的檢測,如果一切都沒問題,就要麻煩你和我們、以及一汽的團隊一起商討生產環節的問題。」

  陳凡眉頭微皺,「生產環節我恐怕幫不上什麼忙吧?」

  朱教授看了看楊廠長,再看看賈主任,「老賈,你說還是我說?」

  賈主任臉上苦笑了一下,長長地嘆了口氣,悵然地說道,「這裡沒有外人,我也就不怕被看笑話。」

  他轉頭看向陳凡,說道,「都知道咱們一汽生產的紅旗轎車,是國家汽車工業的驕傲,但是不為外人所知的,是咱們一汽人的苦和累啊。」

  陳凡眉頭輕挑,「怎麼說?」

  賈主任打了個手勢,「走,我帶你們去車間參觀參觀,順便說說咱們工廠的真實情況。」

  一群人跟著他往前走,陳凡和朱教授走在最前面,聽他講故事。

  「從1958年到現在,20年的時間,陳同志,你猜猜,各種型號的紅旗轎車,加起來一共生產了多少?」

  陳凡茫然搖頭,「不知道。」

  賈主任哼哼了兩聲,自嘲地笑道,「不怕大傢伙笑話,這20年來,總共生產了1400輛,平均一年70輛。」

  陳凡一聽,連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一年70輛?限量版啊?

  這年頭基本不存在賣不出去汽車,從上到下各個單位都有用車需求,所以產量低,只可能是一汽自身出了問題。

  賈主任看到他的表情,臉上的苦笑不禁又濃了幾分,「要造一輛車,我們核算的最低成本是6萬元,最高成本是22萬元,而賣出去只有一個價:4萬元,單單一個紅旗轎車,單位每年就要虧損好幾百萬!」

  陳凡微微張著嘴,已經不會說話了。

  在人均工資35塊錢的時代,一年虧損幾百萬是什麼概念?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紅旗轎車,還有其他產品呢?

  難怪後來紅旗直接停產,只生產少量汽車供大領導使用。

  油耗高,在汽油限量供應的情況下,各個單位自然不樂意使用;質量難以保證,維修成本自然升高;還一年虧損這麼多錢,這樣的汽車哪來的競爭力?

  與其一年虧幾百萬來生產幾十輛車,還不如直接去買進口豪車呢。

  價格還更便宜!

  下面各個汽車的使用單位也更樂意。

  所以紅旗的停產,還真不是簡簡單單一紙停產令的問題,而是從社會環境的變化,到一汽自身問題的多重結果。

  隨著賈主任的講述,還有在轎車生產車間轉了一圈,陳凡總算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最主要的還是設計有缺陷、質量差。

  剛才賈主任就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陳總試乘紅旗CA72時,結果車門打不開,最後是把前擋風玻璃卸掉,他才從車裡爬出來。

  另一個是70年的時候,車子載著外賓首長從八達嶺返回,其中有一段很長的下坡路,沒想到剎車失靈。

  如果不是恰好路邊有一堆修路用的石灰,司機將車開進石灰堆里,終於保住外賓首長的安全,否則這個後果沒人能承擔!

  如此問題頻發,既有設計原因,也有製造環節的問題。

  即便一汽有大量的高級技工,可在設計有問題的前提下,他們又怎麼可能造出沒有問題的車?

  當然這也不能怪一汽的工程師,汽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東西,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乃至於先進的工業設計。

  而這些東西我國都不具備。

  還是56年在大毛的幫助下,我國才有了第一條汽車生產線,結果沒幾年就中斷,之後只能靠自己摸索。

  老一輩的汽車人能夠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設計並生產出紅旗、上海這樣的高級汽車,已經是難能可貴,大可不必吹毛求疵。

  既然環境已經是這樣,那汽車生產線的工業設計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時至今日,一汽還在使用傳統的手工作坊模式來生產紅旗。

  而在這樣生產狀況下生產出來的紅旗轎車,質量得不到保證,也就很正常了。

  賈主任帶著他們轉了一圈,最後回到停放樣車的車間,對著陳凡正色說道,「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你這兩款車的設計缺陷,這是我們堅持要求邀請你過來一起參與評估的首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則是你給雲湖機械廠設計的汽車生產線。」

  他轉頭看了看楊廠長,「雲湖機械廠本身不具備汽車量產能力,雖然依靠工廠機械設備和高級技工,可以手工打造出汽車,但是這樣的效率很低。

  所以你給他們的建議是,組織精兵強將,用手工打造的方式來生產轎車。然後自己做一條汽車生產線出來,用來生產麵包車。」

  他雙眼正視陳凡,眼裡充滿了好奇和希冀,「生產轎車的方式雖然說是手工,卻與我們生產紅旗的方式大不相同,你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對質量把控有很高的要求。

  另一個方面,麵包車生產線的構想也很有特點,與之前我所了解的國內外汽車生產線都不一樣,而是根據云湖機械廠的既有資源,量身打造的。

  一個汽車設計、一個生產線設計,正是這兩個原因,我才向部委極力要求,一定要請你過來參與這兩款車的評審和生產設計工作。

  我希望你能用你的智慧,為我們國家的汽車工業推一把力!」

  陳凡趕緊擺手,「沒有沒有,其實這些很多都是我父親的構想,我只是把他記錄的資料複述出來罷了,當不得您誇獎。」

  他心裡暗暗慶幸,幸好沒有讓別人去家裡取那幾個筆記本,這樣等自己回去,還可以往裡面再添加一點內容。

  其實他對汽車生產線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又不是專門做這一行的,哪能了解這麼多東西?!

  他也只能根據了解的一點碎片信息,以「猜想」的方式提供一些思路。

  即便如此,也足夠現在的國內汽車單位往前邁一大步。

  我國第一條汽車生產線是一汽工廠在56年落成的解放卡車生產線,可第一條「現代化」生產線,卻是30多年後,上汽與大眾合作的「桑塔納」汽車生產線。

  所以哪怕只有一點點改良,對汽車生產都是難能可貴的進步。

  此時賈主任聽到陳凡的話,不禁有些驚訝,當即轉頭看向朱教授。

  朱教授點了點頭,確認了陳凡的說法,隨即笑道,「雖然是陳同志父親的思路,但是陳同志自身也是汽車專家級的水平,參加我們的商討,絕對是夠格的。」

  他看著陳凡,眼裡還有些遺憾,「可惜,陳同志是個通才,不僅在醫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是聞名全國的作家,否則我一定要請你來我們一機部,一起為汽車工業的發展而努力。」

  聽到這話,賈主任更加驚訝,他不敢置信地指了指陳凡,「聞名全國的作家?你不會就是姜甜甜的文學老師、在《江南文藝》發表過很多文章的盧灣陳凡吧?」

  陳凡聳聳肩,正要說話。

  旁邊楊廠長眉頭輕皺,「咦,我沒有說過嗎?」

  賈主任看看楊廠長,再看見專家組的人幾乎個個都是面露苦澀,他終於打消了挖人的心思,長嘆了一口氣,「明白了。」

  隨即抬起頭看著陳凡,正色說道,「陳同志,雖說這次樣車評估和生產討論會是在一汽,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全心全意參與進來,為我國汽車的發展做一份貢獻。」

  他又看了看楊廠長,「雲湖機械廠是這兩款車的發起單位和經辦單位,按照慣例,一機部肯定會同意你們建立汽車廠的申請,到時候作為一汽,我們也會儘量提供協助,為雲湖汽車廠的建設盡一份力。」

  這就是利益交換了。

  楊廠長當即滿面紅光,他先看了一眼陳凡,見他微笑著輕輕點頭,隨即一把抓住賈主任的手,「感謝感謝。」

  他千辛萬苦從雲湖到省城,又從省城到京城,再從京城到春城,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麼。

  現在政策上有了一機部的支持,技術上再得到一汽的幫助,雲湖汽車廠、穩了啊!

  ……

  接下來幾天,陳凡便和專家組的人一起,對兩款車進行多重嚴格檢測。

  同時他也進入紅旗生產車間,對他們的生產狀況進行深入了解,隨後提出了一大堆意見。

  坦白說,問題很多,不僅僅是生產管理方面,就連最基本的零配件質量把控都很難保證。

  紅旗轎車的生產並不是全部由一汽完成,除了他們,還有很多協作廠在生產零配件,大部分的問題也是出在他們身上。

  在了解情況之後,陳凡洋洋灑灑寫了幾萬字的建言書,其中包括三大方面,一個是把雲湖機械廠正在試行的「工廠管理的五大基本原則」搬過來,對生產車間進行改造。

  其次便是建立起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務必不讓不合格零配件流入生產環節。

  但是這一點陳凡不敢保證他們能做到。

  協作廠也是國企,大家都是兄弟單位,能否處理好這裡面的關係,就看一汽領導怎麼做了。

  建言書的最後,才是賈主任最重視的「生產線改造」。

  陳凡根據這幾天了解的一汽生產線,結合後世的一些東西,寫成與機械廠略有區別的設計思路。

  到了這裡,他來一汽的任務也基本完成。

  會議室里,賈主任帶著單位的幾位技術骨幹、和專家組的幾位老教授一起,對陳凡提交的建言書進行了初步評估,一致認為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得出結果之後,賈主任抬起頭來,臉上滿是笑容,「陳同志,你真不打算來一汽?」

  陳凡趕緊擺手,「多謝好意,只是我志不在此,實在抱歉。」

  賈主任滿臉惋惜地嘆了口氣,隨即抬起頭說道,「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勉強。這樣,我安排個嚮導,陪你在長春玩幾天,等我們單位和雲湖機械廠的合作細節談好,就安排送你們回去。」

  陳凡笑著點點頭,「那就多謝了。」

  頓了一下,他略帶不好意思地說道,「賈主任,想跟您打聽個事。」

  賈主任臉色微動,「你儘管說。」

  陳凡搓著小手兩眼放光,「就是,哪裡有老虎啊?」

  老虎?

  賈主任和幾位老教授面面相覷,一起看向他。

  這孩子找老虎幹嘛?

  難道還想當武松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