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生活開始
濕熱的海風,吹得阿布魯花白的頭髮和鬍鬚迎風飄揚。
聽著阿布魯的感嘆,阿布魯身旁的幾名皮膚黝黑的少年,對視一眼後忍不住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
「是啊,確實算是到家了。
兩年多了,終於回來了。」
「我受夠了,以後打死我也不出海了。」
聽著少年們的議論,阿布魯捋著鬍鬚,笑而不語,在一眾士兵們的保護下,緩慢的朝著城中走去。
阿布魯,正是如今神聖羅馬帝國風頭正勁的哈布斯堡家族顧問,受奧托和亞歷山大的命令,去中東阿拉伯世界,尋找學者和書籍。
對於這個心血來潮的任務,時間過去這麼久,奧托和亞歷山大都快忘了,兩年多時間了無音訊,落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眼中,多半是人沒了。
卻不曾想,就在所有人都忘了這支隊伍的時候,哈布斯堡家族的顧問阿布魯,竟然滿載而歸了,效果,比預計的還要好。
阿布魯放慢了腳步,回頭看了一眼戒嚴的碼頭,和船隊中陸續走下的眾人,不由得心情大好。
兩年多之前,按照奧托的指示,奉亞歷山大之命,阿布魯帶著幾名學者和五六名保護的的騎士,踏上了前往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旅程。
奧托希望,通過去一趟文明相對比較發達的阿拉伯世界,尋找各種學者、公爵和書籍,能推動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科技發展。
不過嘛,雖說哈布斯堡家族給了阿布魯一大筆錢的支持,但能取得什麼結果,誰也沒有把握。
這年頭絕大多數地方,對於技術和知識,都是敝帚自珍,根本不可能大規模流傳。即使阿布魯在阿拉伯世界的學術圈子中小有名氣,大概率也拿不回多少好東西。
即使,阿拉伯世界的學術氛圍,相較於整個西歐來說,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奧托當時雖然有這麼一個想法,但更多的是將目標放在了工匠、書籍和各種作物上,至於學者,奧托覺得能勾搭一兩位回來,那就不錯了。
阿布魯的旅程,最開始,也確實如奧托預料的那樣。
阿布魯眾人,是從亞歷山大港登陸的。當時,恰逢阿巴斯王朝中興,再度攻占埃及,整個埃及地區,雖說經歷過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但已經歸於和平,沒有多少人願意跟阿布魯去千里之外的瑞士公國。
在埃及停留了數月,並未勾搭到多少人員後,收集了藏書和各種物品的阿布魯,離開了埃及,進入了中東地區。
得益於阿巴斯的中興,中東地區,尤其是巴格達附近,保持了一直以來的繁榮,人們不僅有錢,還有大量的貴族願意花錢贊助各種學者。
在見到這一幕之後,阿布魯大搖其頭,知道以哈布斯堡家族開出的條件,想在巴格達收人,基本不可能了。
於是,同樣停留了一段時日,和當年認識的學者「坐而論道」後,有一部分學者,被阿布魯從瑞士公國帶來的自然科學知識深深的折服和吸引。
不過,僅僅這樣,這些被科學所吸引的學者,也沒答應背井離鄉,而是請求阿布魯多弄一些相關書籍回來。
不是誰都能像阿布魯一樣,為了遊歷,為了學習,能輕易離開家鄉萬里的。
在巴格達,這些學者熟悉了這裡的一切,也有固定的金主贊助他們進行研究和學習,也能廣收弟子,何必去萬里之外的瑞士公國呢。
除了少數幾個窮困潦倒的學者,因為在巴格達混不下去的緣故,答應了阿布魯的相邀,決定和他一同前往瑞士公國,阿布魯在巴格達的遭遇,竟和在亞歷山大地區一模一樣。
眼見在阿巴斯帝國的心臟和首都拉不到人了,阿布魯也有些無奈,想了想之後,選擇進入了波斯地區。
阿布魯此舉,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
此刻的波斯地區,雖說名義上仍然屬於阿巴斯王朝的管轄,但波斯總督,對於巴格達的哈里發,早都是聽調不聽宣的狀況,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
雖說在阿巴斯再度奪回埃及之後,波斯總督被嚇了一大跳,至少在面子上給了巴格達的哈里發足夠尊重,不僅提供了精美的貢品和補上了賦稅,更是親自派出家族成員到巴格達作為人質。
只不過嘛,表面上波斯總督低眉順眼,但私下裡對於巴格達的一切,他都十分堤防,不知道多少巴格達派出的官員,「失足落馬」或者「遇到盜匪」。
對此,哈里發自然是十分生氣,英勇的哈里發如何能容忍波斯地區依舊保持半獨立狀態呢,便開始了戰爭準備,想要進攻波斯,收回巴格達對于波斯的控制。
而就在這個時候,阿布魯去了波斯,很容易被波斯總督當做探子或者間諜抓起來。
果不其然,在進入波斯境內後,一行人就被「請」到了總督府。
好在,當年阿布魯的朋友如今在波斯地區也是小有名氣的學者,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阿布魯一行並未受到太多的刁難,很快恢復了自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相較於在埃及和敘利亞地區招人的不順利,在波斯地區招募學者的工作,阿布魯的進度竟然異常的順利。
原因無他,相較於埃及和敘利亞,此刻的波斯地區,高原山脈地形,陸地絲綢之路又因為東方帝國的內戰短暫中斷,波斯地區大部分人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錢去贊助學術研究。
雖說在波斯地區,一向有著良好的學術氛圍,也出過不少在阿拉伯世界鼎鼎大名的學者。但整個波斯地區的經濟基礎都已經如此,學術衰落也是正常的。
正是因為如此,在聽到阿布魯承諾有人贊助學術研究,並看到了阿布魯帶來的科學知識之後,整個波斯地區有名有姓的學者,竟然大半選擇了和阿布魯離開。
就在阿布魯覺得運氣還不錯,有了波斯地區的收穫,回到瑞士公國足以跟哈布斯堡家族交差的時候,計劃返程的阿布魯眾人,卻不得不滯留在波斯地區。
帶領阿巴斯王朝中興,英明神武的哈里發,在巴格達的王宮中去世了,阿巴斯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亂。
哈里發遇刺身亡,不僅讓整個阿巴斯帝國陷入了爭權奪利的地步,原本計劃的和波斯總督的戰爭,也不得不推遲。
在整個帝國,分為好幾排,為了那個哈里發之位奮戰的時候,帝國的敵人法蒂瑪蘇丹國,卻在前線節節勝利,逼近了埃及。
眼看埃及又要得而復失,阿巴斯王朝爭奪哈里發之位的好幾排,終於在幾次大戰後達成了妥協,先一致對外。
這倒不是阿巴斯王朝的眾人足夠團結,而是法蒂瑪蘇丹國相較於阿巴斯王朝,算得上是異端信仰。
俗話說得好,異端,比異教更可恨。
面對異端軍隊的進攻,阿巴斯王朝的眾人,選擇摒棄前嫌,一致對外,也不算太奇怪。
眼見阿巴斯軍隊和法蒂瑪軍隊在埃及形成了拉鋸,整個中東的局勢相對穩定了下來,阿布魯一眾人,開始原路返回。
誰料,他們才剛剛走到巴格達,只是在這裡休整的眾人,又聽到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刺殺哈里發的幕後主使被調查了出來,這其中,竟然是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總督聯手。
頓時,整個帝國一片譁然。
波斯總督一邊在嘴上撇清關係,一邊卻派出了軍隊,開始進攻阿巴斯王朝的中東地區,想趁著阿巴斯王朝主力都在埃及的時候,打進巴格達。
而這一切,確實也是東羅馬帝國的謀劃。
由於東羅馬帝國在專心對付西方的匈牙利-波蘭聯盟,對於東方,東羅馬帝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不過,東羅馬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很清楚帝國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在西方,而是在東方。
原本阿巴斯內亂分裂,對於東羅馬帝國來說是好事,正是因為如此,才讓東羅馬皇帝能兩次騰的出手去對付西邊的敵人。
可誰想,眼看沒幾年就將徹底衰敗的阿巴斯王朝,竟然出了一個英明神武的哈里發。
先是趁著所謂的聖戰,乾淨利落的消滅了帝國的反對派,手握實權。
之後,更是親自帶著軍隊,收復了埃及。
眼瞅著四分五裂的阿巴斯,要再度歸於一統,東羅馬帝國雖然擔心帝國東部,但卻抽不出兵力,此刻正是和匈牙利大戰的關鍵時候呢。
為了避免兩面受敵,東羅馬帝國便派出了使者,前往波斯,試圖說服老敵人,這個時候,一同對抗巴格達的蘇丹。
波斯和東羅馬之間的戰爭,那可是由來已久,雙方之間可是有著血海深仇的,哪能這麼容易就化解。
原本對於東羅馬帝國派出的使者,波斯總督都是不屑一顧,懶得理會。
但由於巴格達的哈里發咄咄逼人,很想將他的這個總督給擼掉,沒辦法之下,他只能選擇先和東羅馬接洽。
東羅馬怕雙線開戰,波斯總督同樣也怕。
就這樣,雙方經過謀劃之後,定下了刺殺加共同進攻巴格達的計劃。
對於刺殺,雙方其實都沒抱什麼希望,但不曾想,刺客竟然一擊得手,那位帶著阿巴斯眼看要中興的哈里發,就這麼殞命。
既然巴格達一方查明了真相,波斯總督也不裝了,直接發動了蓄謀已久的戰爭。
突如其來的背刺戰爭,讓巴格達人陷入了恐慌。
此刻,整個敘利亞地區的守軍不過三萬,而波斯則是出動了八萬大軍。
讓巴格達人唯一寬慰的是,老對手老敵人東羅馬帝國沒在這個時候選擇落井下石,巴格達還有機會守住。
有機會守住,並不代表能守住。
那些原本沒計劃和阿布魯離開的學者們,眼見巴格達要陷入戰火,自家性命可能會受到威脅,這個時候也果斷答應了阿布魯。
於是這阿巴斯帝國的災難,卻讓阿布魯和背後的哈布斯堡家族成了最大的贏家。
當即,阿布魯也不耽擱,又跑了一趟亞歷山大,和在巴格達一樣,這次,眼見埃及地區戰火重燃,不少不願意走的學者,也願意走了。
不僅如此,無論是敘利亞還是埃及的學者,都不是一個人上路,而是拖家帶口,有的甚至帶上了幾十名學者。
初時在亞歷山大港登陸時,阿布魯等人才僅僅兩艘船,也就十多個人和大量的金銀財寶。
可離開亞歷山大港的時候,金銀財寶雖然沒了大半,但船隊的規模卻翻了好幾倍,人數更是翻了百倍有餘。
船隊中滿滿當當載著的書籍、各自特產以及學者和工匠,都將成為阿布魯給奧托的一個驚喜。
阿布魯停下腳步,站在熱內亞的碼頭上,看著後方一個個上岸的學者們,忍不住再環視了一番熱內亞港,嘆了一口氣。
熱內亞港,如今雖說已經是整個義大利最為繁華的港口,但和世界級港口亞歷山大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光是碼頭上討生活的人和每天進出的船隻數量,雙方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然而,此刻的熱內亞港,卻因為在日漸強盛的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每天都在比前一日繁榮。
可如今整個歐洲最為繁華的亞歷山大港呢,想必等到法蒂瑪蘇丹國打到亞歷山大的時候,繁忙的港口,或許都會被戰火毀掉吧。
聽說,法蒂瑪蘇丹對於商人可不是那麼喜歡,法蒂瑪蘇丹國只有和蘇丹以及貴族關係好的商人,才能從事商貿。
當亞歷山大港落入法蒂瑪蘇丹國之後,阿布魯可以想像一個燈火通明的港口,會如何慢慢的沉寂下來。
至於法蒂瑪蘇丹國啥時候控制亞歷山大港,或許就是阿布魯等人在熱內亞上岸的時候吧。
在阿布魯離開亞歷山大港的時候,可聽聞了阿巴斯王朝的軍隊,在兩個戰場都遭到了失敗。在兩麵包夾之下,阿巴斯王朝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不出意外的話,將是法蒂瑪統治埃及,波斯的總督在巴格達重新擁立一個傀儡哈里發,統治中東。
可惜了.
阿布魯忍不住為那位他見過幾面的哈里發嘆了一口氣,多好的一個君主啊,但誰能想到.
不過,這和他沒有關係了,看著下船之後向他走來打招呼的學者們,阿布魯露出了微笑。
起碼,這些優秀的人才,不會因為戰爭莫名其妙的死去,許多知識,也不會毀於戰火的傳承。
這.對於他,對於一個學者而言,已經足夠了。
至於帝國興衰,歐陸時局這樣的大事,不是他一個學者有資格參與,有能力參與的。
新的生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