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宛玉當初得罪了榮國公夫人,被貶斥,他已經是許久不見。他登基之後,太后便下懿旨給她封了修容,屬二品嬪妃,賜了寬敞華麗的景玉宮居住。太后毫不掩飾自己對劉家女兒的偏愛。
他突然有些好奇,除了劉家女兒,還有誰家女兒能入得了太后的眼。
他淡聲問道,「母后還選了誰家女兒?」
太后見他主動詢問,以為他起了興致,臉色便帶了幾分笑意,「還有梁大將軍的女兒梁姝,是個可人兒,很討人喜歡。明日哀家招她進宮說話,你見了定然會喜歡的。」
梁大將軍,在信陽候伏誅後接手錦安大營,手裡有六萬兵馬。雖說受兵部節制,可兵權也是實打實的。看來他是和安國公劉祁達成了默契。
皇上微笑,「還有嗎?」
太后驚訝道,「哀家還怕你嫌多,只選了這兩個。你若是覺得不夠,哀家再挑兩個。」
皇上起了身,淡淡說道,「就不勞煩母后了,怕再多,得從劉家旁支選了吧!」
太后臉色一僵,「皇上!」
掌事宮女端著一碟點心過來,福了福身,「皇上,太后特意吩咐小廚房做了您愛吃的火茸酥餅,您嘗嘗?」
皇上臉色稍霽,這個酥餅他從小吃到大,裡面有火腿和肉鬆,鮮咸可口,百吃不膩。母后一直親手為他做了二十多年,直到近些年,他心疼她辛勞,勸著她不再下廚。她身邊的宮女,便把她的手藝原封不動地學了去,繼續做給他吃。
這種味覺的久遠記憶,擊中了他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讓他感念她的慈愛,她的苦心。
他捻起一塊酥餅,一口一口吃了,臉色軟化,「母后既然覺得她們好,就接進宮吧。」
太后露出笑容來,「宛寧便封二品休媛如何,比宛玉位份稍低一些。梁姝便封三品婕妤吧。」
皇上語氣淡淡,「聽母后的便是。」
太后心愿達成,又面露慈愛地與他憶了一會他兒時往事,方放他走。
太后看了眼火茸酥餅,淡淡說道,「撤了吧。」
宮女應是,端著酥餅撤了出去。
掌事宮女見太后往外走,跟了上去,「太后您是要去花園裡逛逛?現在正是熱的時候呢。」
太后淡淡笑著,帶著柔和的慈愛,「哀家去做些栗子糕,宮裡又要進新人,宛心定然是要鬧脾氣的。她打小就愛吃哀家做的栗子糕,嘴又刁,別人做的吃一口就嘗出來不對了。」
掌事宮女扶著太后出了殿門,笑道,「劉淑妃真是好福氣呢,得您這般疼愛。」
太后沿著廡廊慢慢走著,良久沒有說話。
就在掌事宮女以為她不會再接話的時候,她嘆息了一聲,「她也不算有福氣,受了這麼多苦。」
掌事宮女微微一怔,應和道,「是的呢。」
--
皇上出了慈寧宮上了步輦,沉著臉不語。
張安走到步輦旁邊,低聲問,「皇上,是去御書房?」
這個時間,皇上該在御書房批摺子。
「今日尚書省送來的摺子有多少?」
張安答道,「一共是六十六份,比昨日還要多些。」
皇上皺了皺眉頭,連日來,每日都有彈劾蕭甫山和蕭甫安的摺子,彈劾他欺君之罪。蕭甫山不在皇陵之事,這幾日朝堂上已經人盡皆知,其中少不了安國光劉祁和成王的推波助瀾。
偏偏他現在尚不知西北情形,不敢將實情泄露出去,只一直壓著。
他沉聲說道,「去坤寧宮。」
張安應是,喊道,「起駕坤寧宮!」
蕭宜嵐身著素衣,發間只一支素簪,扶著腰在殿裡慢慢踱著步,茗心小心翼翼扶著。
她憂心道,「甫山和甫安被彈劾,皇上又一直不表態,我真擔心這其中是出了什麼事。」
茗心安慰道,「榮國公夫人不是說了嘛,國公爺無事。您就放心吧,國公爺定然不會有事。」
「他本事一向大,只是本宮是當姐姐的,又怎麼能真的一點不擔心。他小時候闖起禍來,都是我替他兜著瞞著,要不然,府里的家法棍子不知斷了幾根了。」
蕭宜嵐說到這裡笑了笑,「他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把天捅個窟窿的事也乾的出來。說不定他這次就是憋著什麼壞呢,也不知是要幹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敢如此瞞天過海。」
外面傳來宮人請安的聲音。
蕭宜嵐往殿門前迎了幾步,便要跪下請安。
皇上忙上前扶起她,「你身子重,怎還在意這些禮數。」
他看著蕭宜嵐的打扮,比平日裡還要素淨許多,「父皇大歸已經滿了一月,你也不必如此素淨。」
蕭宜嵐神色黯然,「臣妾兩個弟弟不省心,屢遭彈劾,讓皇上為難。臣妾愧對父皇,就當是為兩個弟弟贖罪吧。」
皇上扶著她坐下,「榮國公的事另有隱情,你別擔心,也不必心有愧疚。」
蕭宜嵐暗鬆了口氣,看來此事皇上知情,說不定還是他授意的。
她嗔怪道,「皇上您就縱著他吧。臣妾不管,待下回見著他,臣妾定要好好訓斥他一頓,也該讓他知道,我這個當姐姐的這幾日有多難過。」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皇上想到明日要抬進宮的兩個女人,就覺頭大。若是採選進來的也就罷了,自古以來新帝登基都要採選新人。可她們都是母后推舉進來的,又另當別論了。母后幾次三番針對宜嵐,抬進來的又有劉家人,宜嵐怎麼可能心無芥蒂。
蕭甫山若是大戰歸來,得知蕭宜嵐受了委屈,怕是要心中不滿了。甚至不用等到他回京,皇后受委屈的消息說不定就傳到他耳中了。
皇上幾經斟酌,納妃嬪的事最終是沒有提。
他在坤寧宮坐了片刻便走了,出了宮門便派張安去慈寧宮傳話,納嬪妾之事,暫緩。
蕭宜嵐有些疑惑,皇上似乎有什麼事欲言又止。
到了晌午便明白了,太后派人過來傳話,讓她去慈寧宮用膳。
一餐午膳下來,從頭到尾都是太后對她婦德的訓導,言外之意,是她善妒阻了皇上充斥後宮綿延子嗣。
蕭宜嵐雖說早有心理準備,聽了之後心中還是憋悶,原來皇上是要跟她提這事。
她也不辯解,辯解了太后也不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