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大明皇帝旨意

  鄭向明的臉色有點難看,不過他也明白,倭人就是這麼咄咄逼人,一向很囂張的。這要是原話轉告的話,也不知道明軍統帥會不會心中有忌憚。

  可是,他也明白,這種場合,他必須如實翻譯。並且,在座的,說不定還有人懂倭語,或者說,倭人中有懂大明官話的,也不好不如實翻譯。

  於是,他最終還是如實向李定國翻譯了柳生十兵衛的話。說完之後,眼睛就盯著明軍統帥,看他怎麼個反應。

  李定國一聽,果然不是好話,當即冷笑一聲道:「呵呵,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本將且問你,是什麼人屢屢侵擾我大明沿海,搶我大明東西,殺我大明百姓?是誰攻打我大明藩屬國朝鮮,還意圖通過朝鮮攻打我大明的?又是誰攻占我大明藩屬國琉球國,略其國王並殘害之?以至於琉球王寫了兩份血書向我大明皇帝告狀?又是誰主動攻擊在琉球的我軍?如此種種,算是哪門子的井水不犯河水?」

  聽到這些話,鄭向明想起了被倭寇欺壓的那些歲月,還有他祖父被倭寇殺害的事實,他立刻激動了起來,帶著憤怒轉達了李定國的這番責問。

  柳生十兵衛沒想到這個明軍統帥竟然如此能說,就這麼一張口,他們明軍侵略倭國領土反而變成了正義了?

  這絕對不行,正義的一方,必須是大倭國才行!

  這麼想著,他正想開口之時,卻聽李定國已經又在開口喝斥道:「你們這些倭寇,狼子野心不說,還很狂妄,明明打不過我大明軍隊,卻還如此口出狂言。不教訓教訓你們這些倭寇,都不知道馬王爺長了幾隻眼。」

  鄭向明聽了,聲音更大了一點,轉達了這番話。

  柳生十兵衛一聽,頓時也怒了。在他看來,明明是明軍統帥更狂妄。才帶來多少兵馬,竟然敢在大倭國領土上如此囂張說話!

  這個氣焰,必須要打擊一下才行。

  這麼想著,他便也是冷笑一聲回應道:「到底誰狂妄,手底下見真章便是。來來來,我可以不用武器,誰來和我比劃下,看誰能贏?」

  對於他自己的劍術,柳生十兵衛還是有點自信的。

  鄭向明一聽他這話,頓時便有點懷疑了,看著這個江戶來使好幾眼,心中有點猜測。因為我人如此說話,特別是明明沒有大明將士人高馬大的,卻還要說這話挑戰,如果沒有點自信,那是不可能的。

  而倭國最為有名的,個人技擊很厲害的,在江戶那邊就有。

  不過他沒有去過江戶,不認識傳說中的那人,也不敢肯定,畢竟倭人確實狂妄,說不定不是那人,也可能會說這話。

  於是,他就把這個倭人的挑戰轉告給了明軍統帥。

  李定國一聽,不由得臉上露出一絲嘲諷之意。他沒想到這個倭寇,竟然還會說出這樣的話。

  於是,他便看著這個倭寇,冷笑一聲道:「你以為如今這年代,還是兩軍交戰,主將單挑的年代麼?這在我中國都已經有上千年不玩的東西了!弱智!」

  中國歷史上,很早以前,由原始部族那樣流傳下來的,軍隊精銳程度遠不能和後世比較,往往就會進行武將單挑,以此來鼓舞士氣,勝者掩殺,敗者落荒而逃。可以說,武將的勇力占據了戰場上勝負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到了後來,軍隊開始更為強調整體,武將單挑這種事情便慢慢地淘汰了。

  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軍隊更是過渡到了熱武器時代,這種武將單挑就更是不可能了。

  因此,雖然李定國不相信,自己軍中勇冠三軍的不少,孫應元就是一個,可去和這倭寇單挑勇力,根本沒必要,再厲害,能抵得過火槍麼?

  按照興國公的說法,時代早就變了!

  鄭向明聽了李定國的話,便自己加上了鄙夷的語氣,轉達了他的這番話。

  柳生十兵衛最為自豪的,就是他的劍術。沒想到被這個明軍統帥如此貶低,頓時大怒。

  便立刻再次挑釁道:「怎麼,說得再好聽,看來也是不敢和我交手?我就告訴你,我的水平只是我大倭國中最普通的。如果你們這麼怕,那就乖乖地退出我大倭國的領土,要不然,大軍一到,你們明軍全都要灰飛煙滅!」

  他最終想要的目的,還是兵不血刃,把明軍給嚇走。如此一來,才是對德川幕府最有利的局面。不但是德川家光,還有他自己的聲望都會變得如日中天。

  結果沒想到,李定國聽了他的話之後,卻是冷笑一聲對他說道:「對你們這些倭寇浪費口舌果然不明智!如今你們倭寇教而不改,沒有絲毫悔悟之心,來啊,請出皇上旨意!」

  鄭向明聽了一愣,還有大明皇帝的旨意,特意是為了今天準備的?

  在他的好奇之下,就見一直當隱形人的錦衣衛監軍一揮手,便有一名錦衣衛手下雙手捧出了一道明黃的聖旨,交到了錦衣衛監軍手中。

  隨後,這名錦衣衛監軍便展開聖旨,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欽哉!」

  這道旨意,其實是出自張明偉之手,裡面的內容,都是張明偉授意,崇禎皇帝自然不會有意見,便事先寫好了這道聖旨,讓遠征軍帶過來的。

  聖旨的內容,就是明確告訴倭國,基於倭國的種種冒犯大明的過往,如今更是再度侵犯琉球國,迫害琉球國王和百姓,為此,大明皇帝明確向倭國提出了幾個要求:

  第一,要求倭國割讓薩摩藩領土給琉球國,以懲治薩摩藩之前對琉球國的迫害。

  第二,琉球國是大明的藩屬國,倭國無視這點,強迫琉球國也向倭國臣服。為此,大明皇帝勒令倭國皇帝取消皇帝封號,改為倭王,向大明表示臣服,永不背叛。

  第三,倭國幾次對大明侵襲騷擾,新帳舊帳一起算,必須做出賠償,金額為白銀一千萬兩。

  第四,為了表示大明皇帝的博愛之意,讓倭國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勒令倭國開放所有地區,不但准許大明百姓前來做買賣,還必須是最優惠的待遇,如此不負大明百姓萬里前來幫倭國百姓過上更好日子。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點,有稱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

  反倒是中國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則天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

  倭國「天皇」正式對外的文字記載最早是1936年侵華前後,而中國稱日本皇帝為天皇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時期。

  此時,在聖旨中明確對倭國統治者的稱號做出規定,那也是一種大明凌駕於倭國的姿態。

  之所以不滅了倭國,實在是如今的大明,正在四處要用兵的階段。如果要滅倭國,不投入大精力是無法占領的。

  因此,占領倭國,變為大明領土,還不如另類方式的殖民為好,獲取倭國原料,傾銷大明商品。打仗的最終目的,是要有利於大明,而不是背上一個包袱。

  此時,鄭向明一聽這話,頓時非常意外,同時也非常的興奮。

  他沒想到大明皇帝如此為琉球國著想,竟然要迫使倭國割讓薩摩藩領地給琉球國,這真得太意外了。

  於是,他便連忙把李定國的話以及聖旨內容做了翻譯。

  柳生十兵衛一聽,先是一愣。他沒想到,按照這個明軍統帥的意思,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態度,讓明軍這邊認為倭國無可救藥,才會拿出這道明國皇帝的聖旨。這麼說的話,他還做錯了?

  對此,他當然不會承認。回過神來的他,當即勃然大怒。

  事情到了這裡,已經沒法談下去了。這次會面,自然不歡而散。

  看著柳生十兵衛氣沖沖而走的背影,鄭向明在興奮之餘,又有點擔心地對李定國提醒道:「江戶那邊的德川家光必然不會答應,肯定會發大軍前來攻打的!」

  李定國聽了,笑著點點頭道:「肯定是要先打怕了倭國,他們才會考慮的。對此,我們早有準備。」

  鄭向明聽了才煥然大悟,原來明軍早就有準備。隨後,他又想起什麼,便連忙對李定國又說道:「將軍,為什麼要把薩摩藩割給琉球而不是大明呢?」

  他祖上奉大明太祖之命居住琉球,內心深處還是把自己當明人的。

  李定國聽了一笑道:「這次出兵的主要名義,就是琉球國王的血書。當初他就答應過,薩摩藩的金礦是屬於我軍的。除了這個,目前也看不出別的價值。至於以後,那就再說吧!」

  鄭向明聽了,點點頭大概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做。

  不知道為什麼,他此時忽然想起了如今的琉球國王,那個尚貞王的反常。心中便決定,回去後一定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