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你來我往

  對於這次的出征,皇太極是以占領秦地為目標的。不過建虜終歸是人口太少,但是洪承疇給出的建議,就是收買秦人,並驅使秦人為大清所用。如此一來,便能解決大清兵力過少的問題。

  這就涉及到了封賞投降秦人的問題,皇太極雖然身體不好,但也準備親自出征。如此一來,他隨口就能封賞出去,收買人心也不耽擱時間。

  同樣,為了確保一次成功,有效地利用第一次攻打秦地的突然性,皇太極也準備集結儘可能多的兵力。

  因為山海關的隔離,遼東建虜,包括洪承疇這樣的漢奸,對於關內的情況並不能及時了解,只能靠著他們的連蒙帶猜去估計。

  事實上,大明這邊也是如此。對於遼東建虜,同樣缺乏消息來源。

  不過好在有一點,因為張明偉穿越而來,他知道原本歷史上建虜會在十月份入侵京畿之地,從而反向推理,便知道建虜肯定是在松錦之戰後消耗完了物資,哪怕有八大晉商走私給遼東建虜補充物資,也還是不夠。

  這麼一來,大明這邊可以斷定,遼東建虜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肯定會有入關劫掠物資的迫切需求。

  這個事情,張明偉是給崇禎皇帝說過,同樣也給山永巡撫左應選以及山海關總兵閻應元說過,並做出了渡海突襲遼東腹地,牽制建虜的策略。

  如今發生了以前從未有過的蒙古各部全面進攻邊關,但是進攻的程度又不強,便基本上能推斷出,這是受他們的主子命令,前來試探大明邊防的。

  再根據這個時間來推算,閻應元這邊,便能得出結論,建虜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出兵了。

  事實上,就算建虜不出兵,閻應元這邊也是要執行張明偉給出騷擾遼東腹地的戰略。

  這一日,在海防游擊顧三麻子準備好了之後,閻應元便做出了決定,親自領著他手中僅有的四千騎出征。

  說起來,原本還沒有這麼多騎兵,是張明偉隨口安排了人去關外收集戰馬,果然得到了一部分,就被山永巡撫左應選把戰馬都分到了閻應元這邊,才算是湊齊了這四千騎。

  校場上,閻應元騎馬慢步走在這些騎兵中間,一邊檢閱他們,一邊大聲地說道:「如今朝廷在處處用錢的時候,還給你們補足了以前的欠餉,之後的軍餉也是按時發放。前不久更是修改《大明律》,增設《大明軍卒撫恤優免條例》。此等事情,更是聞所未聞!」

  「在我大明朝當兵,乃是最好的一份差事了!人皆感恩,如此方是人。我閻應元得朝廷賞識,心中便以決定,大丈夫,馬革裹屍,此乃我輩軍人最好的歸宿。朝廷對我們寄予厚望,期望我們能擋住建虜,不再讓他們為禍國內。」

  「這次出征,便是這個目的,唯有死戰,打疼了建虜,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軍人,如今可是不一樣了。不達此目的,我絕不還師。你們要想封妻蔭子,想要保護你們撤入關內的家人,就不要存著活命念頭,隨我一道,以死戰之,方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關寧軍從來沒有主動出去打過建虜,更不用說如同此次一樣要出征遼東腹地。閻應元擔心軍中不安,便有了這番出征前的講話。

  不過他沒想到,在他說完之後,這四千關寧軍忽然一起發出了吼聲:「死戰,死戰……」

  不是關寧軍天生就怕建虜,他們哪個人不是和建虜有深仇大恨。可是以前的時候,吃穿用度都無法保證,只有將領的家丁才能保證這些,如此一來,軍中有戰力的自然要以將領的意思為主。關寧軍中的將領,哪個想出征遼東腹地?沒有!那關寧軍自然也就不會這麼做了。

  如今不但軍餉沒有一點剋扣,甚至都不用擔心戰死後的家人,《大明軍卒撫恤優待條例》,那可是寫進了《大明律》的,如此一來,都沒有了後顧之憂,誰不想著找建虜報仇,給關內的家人一份平安?

  大頭兵的,命本來就賤,大帥都要死戰,更何況他們!

  因此,此時閻應元看到士氣可用,便也不耽擱,回到點將台前後,看著眼前的四千騎兵,便準備下令出發。

  此戰,如果說他沒有顧慮,那也是假的。當然,這個顧慮不是說他怕回不來,怕死。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他閻應元從區區典史直接提拔為山海關總兵,此份知遇之恩,唯死報之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閻應元只是怕,他離開了山海關,而建虜萬一大舉來犯的話,如果山海關陷落,那他閻應元就百死莫贖了。

  可是,此次出征遼東,同樣事關重大。如果他不親自去,他擔心最終只是給遼東建虜撓痒痒而已。不但失去了戰事突然性帶來的好處,讓以後的建虜有了防備,甚至可能無法起到牽制建虜主力繞道蒙古草原。

  在衡量之下,他最終還是決定,讓他舉薦過來幫他的陳明遇嚴防死守,算是權衡之計了。

  他這麼想著,真要下令出發時,忽然有一騎快馬而至點將台,向他稟告道:「新任遼東遊擊李來亨領一千餘騎兵前來向大帥報到。」

  一聽這話,閻應元不由得大喜,他正缺騎兵呢,這就又來了一千多騎兵,這正是太好了。

  騎兵多了,對於此次戰事的把握就更大。

  於是,他二話不說,立刻傳令,讓那遼東遊擊過來校場這邊。

  李來亨一路上並不耽擱,甚至可以說,已經儘可能快地趕路,全軍都是風塵僕僕。來到校場上,看到這個架勢,他便知道,自己稍微來晚一點,就可能趕不上了。

  原來朝廷的官軍,還真會主動進攻建虜!李來亨心中想著,又一次改變了對朝廷官軍的想法。剛才還沒過來的時候,他就聽到了「死戰」的吼聲。

  這個吼聲,他能聽出來,並不是隨便喊一下的那種。作為打慣仗的人,對此是敏感的。

  看到點將台上,主將也是一身戎裝,看著要出征的樣子,對於這種好漢,李來亨同樣是欣賞的。便立刻翻身下馬,雙手抱拳稟告道:「遼東遊擊李來亨,奉興國公之命前來報到,參與遼東之戰。」

  說完之後,他還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雙手遞給閻應元道:「這是興國公給大帥的信。」

  閻應元一聽李來亨是興國公派來的,更是有好感,便立刻微笑回應,拿過信件先看了起來。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李來亨,竟然是李自成所部流賊中的悍將,有感於朝廷之變,不想天下繼續大亂而民不聊生,棄暗投明,被興國公封了遼東遊擊,不想打原來的同伴,自願前來遼東打建虜。

  如果是別的將領,可能對李來亨的來歷會感到鄙視,畢竟是流賊出身。然而,閻應元本身就是典史出身,驟然提拔。在一般人眼裡,其實出身也低。

  因此,閻應元對於李來亨的來歷壓根不介意,甚至還有一絲敬佩,沒想到他小小年紀竟然能分清是非。這棄暗投明的事情,又不是被俘之後投降,是非常難得的了。

  另外,張明偉在信中,也給閻應元說了。李來亨出身流賊,剛好擅長流動作戰,是攻打遼東腹地的主帥最好人選。因此,這次出征遼東腹地,可以以李來亨為主將。

  張明偉之所以寫這封信,主要的目的,也是考慮,在原本的歷史上,閻應元是以守城著稱。如果可以,他是希望閻應元守著山海關,確保山海關不失的。

  興國公的意思,閻應元絕對是非常重視的。

  於是,他也沒什麼其他考慮,立刻便把興國公信中的意思給李來亨說了,並開門見山地問李來亨道:「如若按國公安排,你來領軍,你會怎麼做?」

  如果能通過他的面試,他便能放心。要不然,第一次出征遼東腹地事關重大,哪怕是國公舉薦,他也是有疑慮的。

  李來亨一聽,心中不由得有點意外。他沒想到,那位興國公竟然如此看重他,還考慮把天下聞名的關寧鐵騎交給他來統領。

  如果一般人來說,會對此感到惶恐。然而,你可以說李來亨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好,還是他真得想要立功,總之,他聽了之後沒有絲毫懼意,昂首答道:「不動則已,動如脫兔,迅雷一擊,隨即遠遁,飄忽不定,不給建虜反應便是。」

  類似的戰事,可以說已經經歷過很多次。

  頓了頓,李來亨又補充一句道:「這種戰事,最重要的是不怕死,不停留,不留痕!」

  閻應元聽得心中滿意,便又問了幾個問題,李來亨都是想也不想,隨口所答,都能讓他滿意。

  最終,他便感慨道:「國公果然慧眼!」

  他卻不知道,李來亨能堅持抗清到最後,如果沒有對危險的嗅覺,早就被滿清給殺了。

  於是,閻應元下令,軍隊再休整一天之後出發,以李來亨為主將,陳明遇為副,領五千騎軍,走海路出征遼東腹地。

  這將是東江鎮沒了之後,大明軍隊第一次再踏足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