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面聖

  第75章 面聖

  「你這差事辦的不錯,想讓朕賞你什麼?」

  沈時宜進了承明殿,就聽上首陛下威嚴的聲音響起來。

  沈時宜躬身,「為陛下辦差,微臣本就該竭盡全力。不過,微臣如今在京都還無處落腳,若是陛下能賜微臣一處宅邸,微臣感激不盡。」

  「你這女子…」陛下笑罵的聲音傳來,任誰看到沈時宜交上的帳本和真金白銀,也不會對著她板著臉,畢竟,她算得上是難得的得力屬下。

  「本來朕還想讓你做內庫司丞,正兒八經的六品屬官,如今你又開口要宅邸,你說,朕是賜你升官還是賜你宅邸?」

  沈時宜低著頭,恭敬的站在諾大的承明殿內,沒敢抬頭看陛下的神色,只是恭敬的俯身拱手,「全憑陛下心意。」

  「哈哈,好,那朕就多賞你一座宅子,後譚街那裡,有一座宅子,本是一個老御史告老還鄉還回來的,雖不大,好在地界兒不錯,挨些朱雀街,上朝散衙出入方便。那裡還有幾個官奴,朕就不往回收了,你接著用就是。」

  「謝陛下。」

  沈時宜俯身拜謝。

  「這就謝了?這可不值當。朕打算讓你做內庫司丞,掌管內庫司,官六品,雖然品級不高,但是責任重大。這次你上郡的差事辦的不錯,既斂聚了錢財,有沒有取利於民,更沒有與民爭利,不錯,接下來,你就照著這個當向,繼續努力。」

  威嚴的聲音帶著滿意和誇讚,沈時宜也跟著心下開心。因為陛下完全領略了她的用心,這讓她有種知己之感。她在上郡的鋪子,若售賣之物,全部是「中看不中用」的奢侈品,是富人官紳競相追逐的東西,卻對百姓生活沒有任何影響,甚至還能造福一方百姓,讓貧瘠的上郡有了改善民生的機會。

  別的不說,只夜光杯,本來是山上漫山遍野的不值錢的石頭罷了,如今製成夜光杯,當地百姓參與其中,開採製作,獲利不菲。

  沈時宜感於心意被賞識,莫名激動,「是,卑職定當竭盡全力!」

  「竭盡全力?那謝尚書的製鹽法是哪裡來的?」

  突然,頭頂傳來陛下有些慵懶的聲音,沈時宜忍不住往上瞟了一眼,見陛下靠在龍椅上,居高臨下的看著自己,面上表情似乎有些戲謔,又有些威嚴,沈時宜想了想,還是據實上報,「是卑職的一點兒淺顯構思,還沒有來得及完善,所以沒有上報陛下。那天舅祖父偶然得知,興許是報效朝廷心切,便將圖紙上報朝廷,其實,那,圖紙,還有些缺陷。」

  沈時宜說完,承明殿上靜了瞬間。

  沈時宜不能趁機歇斯底里的指責謝慶善。他畢竟為官多年,有自己的口碑在,若是做的不夠好,不夠圓滑,根本不會步步高升。

  就這樣一個在眾臣和陛下看來德高位重之人,沈時宜冒冒然出口指責,眾人不會考慮沈時宜說了什麼,而是第一印象,就會將沈時宜視為信口開河的小人。即使後來證明沈時宜是對的,讓人也會認為她這個人為人咄咄逼人,難以管教,

  這是她跟父母在外人面前爭執之後,血的經驗。

  天然身份的差距帶來的,難以彌補的差距。除非她以後闖出自己的名號,有了眾人皆知的口碑,她的話,才有份量。才會在她出言指責旁人時,更加有份量,下意識讓人站在她的這邊。

  「小狐狸!」

  半晌,頭頂的聲音響起,竟然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滿意和吐槽。

  沈時宜不明所以,她好像跟陛下接觸不多,難道是愛屋及烏,因為秦瞻對自己格外信任?沈時宜不由得這麼想。

  「你有打算就好,退下吧,散衙之後,會有小黃門帶你去後譚街,你的居所。」

  頭頂威嚴的聲音響起,沈時宜來不及細想,躬身告退。

  「是,陛下。」

  回到內庫司,久違的兩個內庫司守門人正在內庫司門戶之內,等著沈時宜。

  「沈大人,不對,沈司丞,沈主官,咱們以後,可要靠您照顧了。」

  李大智率先拱手,恭喜沈時宜,楊延巳也不甘示弱,在李大智身側,拱手看向沈時宜,「沈大人,您出去這大半年,真是讓我們想死了,以後有什麼差事,就儘管差遣我們兩個,咱們別的好兒沒有,就是吃苦難勞,不怕做事兒!」

  這兩人在沈時宜來之前,已經清閒多年,結果來了一個沈時宜,匆匆來匆匆走,他們心態便發生了變化,待沈時宜再次回京,不過大半年光景,竟然已經置辦下了內庫司第一份兒家業!這讓他們兩個有些坐不住了,當下便下定決心,要跟在沈時宜身邊,也做些實事出來,整日浪費光陰,讓兩個被排擠的「流放之人」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們本來就是在六部因為做事格格不入被排擠,以前的是無事可做,眼下有了機會,難免會有當年頭懸樑,錐刺股的勤奮出來,想振作起來。

  沈時宜臉上帶笑,擺擺手,「咱們一起共事,哪裡有什麼主官不主官的,都是互相幫忙罷了。」

  沈時宜看了看頭頂,「今天清早我等早朝之後,才見到陛下交了差,眼下這馬上就午時了,咱們邊吃邊聊吧。」

  沈時宜開口,李大智率先站出來,「早給您準備好了,咱們這裡的院子是單獨隔出來的,跟宮裡誰也不挨著,所以自在的很,眼下初冬正是進補的時候,您從上郡回來,想必哪裡的新鮮牛羊肉沒少吃吧?今兒一起嘗嘗咱們這裡的肉,那又是一番滋味兒。」

  沈時宜跟著李大智兩人去了後院兒,竟然真的有一銅鍋,李大智得意一笑,「這裡的銀絲炭是我從家裡拿的,量足足的,咱們即使在院子裡,也能暖和和的吃一頓,還能不忘身上沾味兒,風及時的就給吹走了。」

  沈時宜沖李大智二人豎起大拇指,「日子過得真好,有滋味兒!」

  三個人圍爐而坐,一邊兒等著開筷子,一邊兒說話。

  兩人對沈時宜朔方之行心下羨慕,問話絡繹不絕,什麼朔方的山是不是真的雄壯,朔方的水是不是真的肆意橫流,還有那裡的田地,聽說貧瘠的很,那裡的人不知以何生存…

  沈時宜知無不言,說了一通,兩個人感嘆聲此起起伏,人對於山川大地的嚮往是天生的,眼見比他們小這麼多的沈時宜竟然走到了朔方,他們這麼多年京都都沒有出去過,更加堅定了心意,對著沈時宜殷勤不已,只說下次有事兒,就派他們二人代勞。

  三人吃的盡興,回到書房,小黃門過來稟報,「沈大人,四殿下有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