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君子小人,在一念思量

  第574章 君子小人,在一念思量

  趙穆聞言說道:「原來如此。沒想到陛下早有謀劃。難怪那段時間,我見陛下總覺得他怪怪的,總有種欲言又止的樣子。唉!只可惜虎符未曾被崔公公帶出。若是虎符再在我等手中的話,這天下兵馬盡可節制。」

  王憲此時說道:「其實也無妨,這秦鳳路駐紮的皆是陛下舊部。陛下的威望勝過那所謂的虎符。如今之計,陛下應該早早承襲大統,昭告天下,然後舉義兵討伐偽帝,匡正天朝才是。」

  呼延瑞此時也附和道:「太尉大人所言極是。陛下應當早日登基,祭告天地,發檄文聖旨討伐偽帝!」

  隨後百官也都抓住機會,讓趙穆行那「王霸之事」。這是他們之前一直想做的。

  如果當年平西夏結束,不是趙穆封閉了宮門不見任何人的話。那領赭黃袍早就披在他的身上了。

  也可讓眾兄弟都謀個像樣的好前程,如今大家雖然都受了大宋的賞賜,但每個人的心裡卻也都不服。

  跟著趙穆一起來到岐國的這些人倒是一個個都受了官祿,算是極為幸運的。但留在大宋的那些人,卻都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榮耀和官位。

  因為文官集團的掣肘,縱使是因功封爵,也只有少數的幾人封了伯爵,其他人大多是最不入流的子爵。拜將封侯者更是屈指可數。

  大家心中多有不服,但卻也無可奈何。

  隨後王憲便向趙穆建議,先登基稱帝,發布招討檄文。對天下人申明端王一黨的狼子野心。師出有名。

  然後突襲延安路,進兵直指京兆府長安城奪取糧草軍械。最後前去招降秦鳳路周圍的趙穆舊部。給大家封侯拜將招攬人心。之後集結大宋最巔峰的戰力殺回京城,撥亂反正。

  眾人商定之後,隨即散朝依計行事。

  至於趙雍他們這些使者,打算先養著他們,既不接受他們的要求,也不跟他們翻臉。而趙穆這邊則是一邊讓禮部,欽天監,擇吉日登基。一方面讓工部鑄造登基的高台。

  趙雍和副使見到靈州城內的大興土木之時,也是認為趙穆準備接受他們的條件。

  殊不知,他們兩個沒幾天的活頭了。等到大軍出發之日,趙穆便拿他們兩個來給自己祭旗。

  儘管趙穆討厭自己這個大哥,但親生兄弟,如非必要的話,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這麼絕。

  趙穆這麼做,也只是為了保全東平郡王一脈罷了。

  趙雍這次幹的事情,簡直太出格了,他接受了偽帝的敕封,成了偽帝的近臣中山王。還恬不知恥的來岐國為使。這可是滅族之禍。

  如果趙穆這次不讓他有個體面的死的話,那麼未來自己的臉上也無光。

  而且若是哲宗此次大難不死,他復位後,也一樣饒不了趙雍一系。就算牽累不到自己,那麼二哥,三姐,鄧王府一家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而且就算不死,那麼賈府那種被抄家革職流放的命運也是免不了的。

  為了家裡其他人的安全,趙穆也只能狠狠心做掉他了,至少在岐國這裡,趙穆還能給趙雍風光大葬,然後給他留一個像樣的身後名。不至於連累全家老少。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著,欽天監推算出了黃道吉日,就在十五日之後。登基用的高台也在緊鑼密鼓的搭建當中。

  而王憲也派遣密使,在一品堂高手的配合下,潛入大宋境內,把聯絡諸軍一起倒戈的書信散發出去,跟眾人先通口氣。而他自己則是親自秘密潛回大宋,面見自己的好朋友,延安府經略相公種諤。

  而李秋水也到了岐國王宮。

  這天趙穆,李秋水,李清露,阿朱,呼延瑾,幾人齊聚一堂。

  李秋水說道:「真沒想到,我家小穆兒還有這人君之福。老身先給陛下行禮了。」說著李秋水便對著趙穆行了一個標準的宮禮。只不過這個禮節有些彆扭,這是王后對皇帝行的禮。

  見到自己這個放蕩的師娘,又跟自己打趣,趙穆說道:「師娘別鬧了,孩兒哪受得起您這一禮。」

  李秋水掩面笑道:「受得受得,如今我家小穆兒成為了真龍天子。我這藩屬國的王妃,拜你這上國真龍,是應當應分的。哪怕有點.」

  聽到李秋水要說些下流話了,趙穆連忙打斷道:「師娘,這次請您來是有要事請您去辦的。」

  李秋水聽到有正經事,也不再玩鬧,她恢復了往日的正經,她說道:「怎麼了?你現在都貴為天子了。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去做?」

  隨後趙穆跟李秋水說起了哲宗的情況。還有汴京城內的一些情況。

  趙穆說道:「就是這樣。我想請師娘代我走一遭,去天聾地啞谷請大師兄,還有薛師侄去給陛下看病。眼下陛下重病纏身,恐時日無多了。」

  李秋水此時攤開手說道:「啊?那你管他作甚?他死了豈不更好。這樣你這個皇帝就做的心安理得,沒有任何麻煩了。他若是還活著,那麼如果你大師兄真的把病給他治好了。那麼這個皇帝的龍位是你來坐,還是他來坐?」

  趙穆說道:「自然是還政於陛下了。」

  李秋水白了趙穆一眼,隨後說道:「那我不去了。好不容易銀川該做皇后了。我又豈能讓這個機會失之交臂?還是說,小穆兒你是想讓為娘帶著你大師兄去探探風聲,或者說直接把他給弄死。伱不好開口,才這樣說的?」

  趙穆聞言連忙搖搖頭說道:「當然不是了。我可是真心實意希望陛下安康的。」

  李秋水聞言搖頭道:「怪哉怪哉。這自古以來,為了這皇位,兄弟相殘,父子相爭的事情數不勝數。那前唐的玄武門之變,李承乾謀反自是不必多說。就連我大夏建國這百年來也發生過此等事情。但是沒想到你那陛下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同胞兄弟,竟然把皇位傳給你。而你卻也真的心繫他的安危,還想著把皇位還回去。」

  趙穆說道:「那天子大位雖好。但要做個明君卻是極好心力,但若是做個昏君,輕則生靈塗炭,重則國破家亡。我主陛下賢明遠勝於我,為了大宋的千秋基業,我自然不能為自己的一己之私。況且我如今的一切皆是陛下所賜。當年若非陛下賞識,我還在代州邊地做一個只能三餐溫飽的窮侯爺。焉有今日的榮華富貴?師娘,您希望孩兒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君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