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攻打臨安
萬里無雲,碧空如洗,又是在一座高台之上,台下是數以萬計的明教士兵,聚於此地,楊康作為主角站在高台上,他身著鎧甲,面容堅毅,目光如炬,透露出決心和威嚴。
台下的士兵們大多都是最近而來,有著六萬人之眾,皆是明教的精銳。
一般來說,楊康不會在嘉興聚集這麼多的人馬,防止引起臨安朝廷的注意,但今日他既然如此,自然是別有用意,這用意也不用掩藏。
楊康不打算做臨安朝他的送財童子,反而要掀桌子了。
「弟兄們,天下大亂,列國爭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身為漢人朝廷的南宋偏安一隅,而我們明教的教義便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如果皇帝昏庸、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明教應當做些什麼?」
楊康話音剛落,底下的士兵們齊聲吶喊:「殺盡奸佞!「
聲勢浩蕩,氣氛高漲。
「好!「楊康滿意點頭,「如此,大家跟隨石左使一起高唱一邊我們明教的經義,之後我們便發兵朝臨安殺去,勢要生擒那皇帝小兒!「
楊康話音剛落,台下立即響起一陣整齊劃一的呼喝,聲音震耳欲聾,如雷鳴滾動。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錢塘江的水面,波濤洶湧,激浪澎湃,拍擊在河岸之上,濺起一朵朵白色浪花,水面平靜如鏡,倒映著遠處的山川河流,顯得十分壯觀,就像是在欣賞一幅美麗畫卷。
然而,這一切隨著十艘大船的到來而有所改變,這些大船看上去頗有規模,船身寬闊,船帆高聳,船首之上,船身兩側都有著數十個黑漆漆的圓管。
原本來看潮的人們雖然沒有欣賞到他們想要看到的早潮,不過看到了這新奇的一幕也覺得不虛此行,特別是船上的水手們穿著的黑白短衫,更是一種奇裝異服,大膽至極,以前從未見過,引得路人們紛紛議論。
然而隨著一些前去搭訕的路人遭到水手們喝退後,罵罵咧咧的人們終於有些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尤其是這麼大的船隻,這麼多艘,沒有向有司匯報過,怎麼進入錢塘江的航道的?
臨安城將有大事發生!
果然,一些身著宋朝軍服的士兵很快趕來,在江岸邊朝船上的人喊去,喝令他們停下。
然而,船上的人絲毫沒有理會他們,依舊繼續向前,並且在距離臨安城越來越近。
眼看著船靠岸,這群人似乎還沒有收斂的跡象,士兵們頓時慌了神,紛紛跑回城中向有司稟告。
有司的官員也是大驚失色,他連忙命駐紮在京城內的水師前去阻攔,甚至還向城防軍請求了援助。
但就在他的人還沒有派出去多久,遠處傳來了接連數聲的巨響,頓時震驚住了他!
原本停泊的水面上的走珂、戰船盡皆遠遠地被那巨大的船隻黑漆漆的管口中發射的火藥擊中,小一點的船隻頃刻間化為一片焦炭,而大船則是一陣劇烈顫抖,在火焰中燃燒,幾乎是搖搖晃晃,最後轟隆一聲沉入水中。
人們終於見識到了這船隻上可怕的力量。
此前也並非沒有人見識過火藥,但威力如此之大、射程如此之遠的火炮,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甚至在此前都不曾聽說過有誰有如此強大的武器。
「快逃啊,敵襲!「
臨安城中的百姓們見此情景,紛紛驚恐逃竄臨安城外,一陣騷亂傳來,一隊弩手迅速向臨安方向奔馳而來,士兵們的臉上皆是凝重的表情。
因為,他們看到那之前引發過一陣慘案的炮口已經對向了他們。
一聲巨響過後,還沒等這些弩手進入射程之內,便被一股巨大的衝擊波掀飛,撞擊在了地面上。
這樣的攻擊力讓殘存下來的士兵都感覺到毛骨悚然,他們再不敢耽擱,紛紛逃竄。
而在那十艘大船之後,緊跟著的是數十艘船隻,迅速地停泊在河岸邊,船中湧出了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沿著錢塘江朝臨安城中殺去。
臨安城的城牆雖然被朝廷多加修繕,卻依舊擋不住明教的堅船利炮,從未面對過海上敵人的他們面對宛如天神下凡般,不知所措。
而與此同時,明教的主力也從嘉興出發,而嘉興被他們經營多年,早已被明教滲透得一乾二淨,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的阻攔作用,大軍直接殺向了臨安城。
兩路齊下,水路交攻,喊殺震天,勢如破竹,兵鋒所指,所向睥睨!
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令得臨安城中上至王官貴族,下到平民百姓,一個個噤若寒蟬,惶恐不安,蜂擁著朝城西跑,唯恐自己成為炮灰,而城東的守軍也紛紛棄城,四散奔逃,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一溜煙地逃往城外。
皇宮內,登基不過一個月的新皇帝宋理宗趙昀一臉不知所措,此時南宋的大權由權相史彌遠保持,他連忙向史彌遠詢問該如何應付眼前這危機。
史彌遠聞言皺眉思索半晌,最後道:「陛下,此番明教來勢洶洶,恐怕蓄謀已久,陛下還是早早的準備一番,到別的地方巡查一番,待臨安大局安定後才能回歸。「
「難道朕要束手待斃嗎?「趙昀咬牙道:「那可是朕的國土,豈能任人宰割。「
史彌遠長嘆一口氣,旁邊別的大臣也是連忙勸道:「陛下,如今的形式對咱們而言不妙,您還是早日撤離開臨安,以免遭遇不測。「
緊接著,一眾群臣也連忙附和,實際上若非此時正是上早朝的時候,他們早就已經打算開跑了。
在這種情況下,趙昀也只得接受暫時離開臨安這個建議,去新的地方臨時安居,問題就在於,前往哪個地方?
群臣們也是紛紛各抒己見,廣州經濟發達,可以再次偏安;成都位於天府之國,地勢險峻,糧草充沛;襄陽久經征戰,士兵更能打仗。
最終史彌遠拍板,在廣州、成都、襄陽三個選項之中選擇了襄陽,主要原因在於襄陽有著一支鎮守邊疆多年的軍隊,去了其他地方皇帝就可能失去保衛自己的力量,到時候史彌遠自己恐怕便會被架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