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婦人

  第11章 老婦人

  過不多久,少女也意識到了,自己正躺在楊康的懷中,臉頰羞紅,略帶羞澀的開口說道:「對不起,公子,剛才是我有些衝動了,還請公子不要見怪。」

  楊康怎麼會在意這些,面帶微笑,似乎突然想起什麼似的,開口詢問道:「對了,我現在還不知道姑娘的芳名是什麼,能否請你告知?」

  少女微笑道:「我以前也有個名字,裡面有個雪字,自從到了莊內,諸人便叫我阿雪,公子也叫我阿雪便是。」

  隨後,她也似乎想起了些什麼,又笑道:「我真是粗心,忘記公子剛剛醒來,還沒用過飯呢,我這就去為公子端來。」

  一言已畢,少女便走出房內。楊康這時才開始打量四周,雖說是阿雪的閨房,阿雪也說自己像一個丫鬟一般,可怎麼看也是一位小姐的房間,打掃的一塵不染,房間之內,除了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外,還擺著幾本書籍,另外還有梳妝檯,衣櫃等一系列家具,整體看上去十分溫馨。

  這時楊康站起身來,才發覺自己原本身上所穿的衣服已經被脫下,換上了一身其他內衫,而之前阿雪所說,這莊內都是女子,想必定是阿雪給他換的。

  其實他平日裡在趙王府也有不少丫鬟伺候,原本已經習慣了,這時不知怎麼地,竟然有些小小的窘迫。

  往自己身上,查看內息,運轉九陽神功,發覺身體已然無恙,不由得一陣竊喜。九陽神功陽氣充沛,自己就算落水,風寒什麼的卻是完全不用擔心。

  過不多時,阿雪也走了回來,手中端著一個托盤,裡面放著幾樣精緻的食物,一看就很是美味,楊康看得眼饞。他笑著接過少女遞過來的東西,一邊吃著一邊讚嘆道:「阿雪,你的廚藝實在太好了。「

  少女微笑道:「我在鄉村長大,家裡條件不是特別好,所以只能學習些做菜,在莊中也經常幫忙做些飲食。其實我阿芳姊姊的廚藝更高,教了我不少技巧,公子如果喜歡的話,以後阿雪經常給您做飯。「

  楊康聞言,點頭笑道:「那可是再好不過了。「說罷,他將剩餘的食物,全部塞進了肚子裡面,隨即又喝光了碗中剩下的湯水,摸著自己的肚皮,打了一個飽嗝,開口說道:「真是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飯菜了。「

  阿雪看著滿臉吃貨模樣的楊康,不禁露出了一絲溫柔的笑容,又拿出了幾件衣裳,說道:「公子,莊內男子衣物不多,這幾件有些破損,我已經補過,您先將就穿著。」

  楊康接過衣衫,穿在身上,正合身,不禁說道:「阿雪,你真體貼細心。哎,我在王府雖然有不少丫鬟伺候,卻沒一個比得上你的。」

  阿雪微笑,收過碗筷,便準備離去。這時,門外傳來一聲輕咳,隨後一位老婦,看不清她是甚麼歲數,手拄拐杖,從門外走了進來,阿雪便笑著打招呼,老婦也笑著應和了一聲,便轉頭看向了楊康,滿臉帶著審視。

  楊康被看得有些發毛,忍不住問道:「婆婆.「

  老婦人打斷了他的話語,問道:「便是你殺了那害阿雪父女狗賊?「

  楊康有些摸不清楚底細,想到對方在太湖之中一成一片鬼域,卻也收留阿雪,定是性情古怪卻武藝高超之人,自己如果說得不對,恐怕惹對方不悅,有些危險,便誠惶誠恐答道:「便是晚輩。」說罷,又馬上跪謝道:「多謝前輩收容晚輩在這莊內。」

  阿雪噗嗤一聲,笑出聲來,安慰楊康道:「公子不用這麼害怕,其實婆婆人挺好的。」說完,便攜帶著碗筷出門。

  老婦人道:「收容你也沒什麼,我知道你不會是太湖附近的群盜,是女真人。」

  楊康站起身來,心中有些摸不清,問道:「前輩不在乎宋金之別嗎?」

  老婦人淡然答道:

  「這些年來,宋金早已分化,各族之人互相爭鬥不休。我在乎的乃是善人與惡人,而善人與惡人並不分國家與民族。譬如前代丐幫大俠蕭峰,乃是一個契丹人,卻心懷宋遼,倡導宋遼和平,不願生靈塗炭,拒任平南大元帥、宋王,阻止並脅迫耶律洪基下令「終其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締造兩國數十年和平,最後自殺以告天下。這種俠之大者,怎麼能只以國家與民族來給他做判決?是以我看人只看善惡。「

  聽了這句話,楊康深感對方此言有理,不由得心中佩服,贊道:「前輩身為漢人,卻有如此高見,晚輩受教。」

  老婦聽完,卻嘿嘿冷笑一聲,道:「你怎麼知道我是不是漢人?」

  她這一句話,可把楊康給弄得有些懵了,太湖乃在中華腹心之地,宋朝龍庭之邊,可以說是天子腳下,能有什麼外族人,自己從不知道。回顧歷史,他抖了一個機靈,喜道:「難道婆婆你也是女真人?」

  他想以前靖康之恥,金人南侵,說不得便有人在太湖附近定居了下來。

  老婦搖了搖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道:「你不清楚也挺正常,我們一族的人基本早就漢化了,現在已經泯然在歷史的長河中。」

  楊康一聽,迅速抓住了關鍵詞「漢化」!

  他依稀記得,在很多年前的歷史課上,曾聽老師偶然說過一句,在元朝建立前後,中原地區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也大都漢化,習俗與漢人無異。

  以後的蒙古族與最後的女真、蠻族也漢化,在現代社會,滿族人的生活與漢人無異,以至於都沒幾個滿族人會講自己的語言,無數滿族人漢化後在現代社會也「發光發熱」,不由得一陣感嘆:漢族文化的同化能力真的太強了,想必這也是中國文明能延續五千年的原因之一。

  不過,在那諸多被漢族同化的民族中,有一個民族是徹徹底底的漢化,以至於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也沒有他的一席之地,而它的漢化規模也是最壯大的一個。

  楊康再聯想到身在太湖和近百年的歷史及金庸歷史和這諾大卻無人的莊子,心中猛然有了一個結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