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立儲(下)

  雖然諸葛亮與徐庶倆人都沒有說話,不過今日這朝堂的爭論,劉禪卻發現了新奇的地方。

  原本他以為,這倆高人年輕時本為好友。

  這些年治理大漢,他倆偶爾也有過不同的意見,也有過爭論,但是最終倆人的意見,都能回歸統一。

  但是今天似乎不同。

  因為丞相府的人,堅持認定立儲就應該是立嫡不立長;而御史大夫府的人,則堅持立長不立幼。

  似乎都沒有退讓的意思。

  諸葛亮是丞相,丞相府的人,自然代表著諸葛亮的意思;徐庶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府的人,自然就代表著徐庶的意思。

  只是——

  劉禪等了好半天,也沒有等到這兩位高人發表意見,他們任由朝臣們各抒己見。

  至於最終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好像他倆並不關心。

  「陛下,臣等請立皇長子譚為皇太子。」

  「陛下,臣等請立皇次子諶為皇太子。」

  兩方官員爭論之後,一前一後的向劉禪請旨道。

  本來想聽聽兩位高人發表意見,只是大殿上已經爭論成這個樣子,他倆依然選擇不說話。

  當然——

  劉禪自然也不願意大漢朝廷,因為立儲的事情分成兩派,從此明爭暗鬥。

  此前想聽聽兩位高人的言論,也只是想知道,他們都會說些什麼。

  既然他倆都不說話,劉禪也只能暗自感嘆。

  高人啊——

  「諸位!」劉禪突然抬了抬手,笑著說道:「諸位愛卿的意見,朕已聽得非常清楚,朕知道,諸位也是為了大漢長治久安著想。」

  爭論了近一個時辰,劉禪覺得這場立儲之爭,可以終止了。

  先是兩方安撫之後,劉禪才又說道:「無論是支持立長,還是支持立嫡,諸位說得都有道理;」說著他頓了一下,才道:「但是無論是朕決定立嫡還是決定立長,恐怕都會讓另一方不滿意。」

  劉禪說話的時候,大殿上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人開口打斷,似乎他們都在等著皇帝的決定。

  即便是諸葛亮與徐庶,也是依然安靜的待在原地。

  只是——

  現在朝堂上已經有了兩種意見,但是太子之位,卻只有一個。

  如何平和兩方?

  這似乎很考驗天子劉禪。

  這也是所有大臣,安靜的原因。

  只是劉禪卻並沒有覺得為難,畢竟他是來自一千多年後,看過以前多年的皇儲之爭。

  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

  隨著皇子越來越多,最終都難逃為了皇位,手足相殘,同室操戈,這種事情不要太多。

  比如特別有名的,就有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

  這幾日,劉禪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如何避免將來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從而手足相殘。

  以前他沒有想過這事兒,但是現在他必須得想了。

  無論是張鴛生的劉諶,還是馬娪生的劉譚,亦或者是以後的曹綾、王元姬、張鴦,他們都會生孩子。

  畢竟劉禪現在也才二十多歲,而他這幾位后妃,又都是青春靚麗,美麗動人,用不了幾年,這後宮裡,還不知道會生出多少個皇子來。

  無論是跟她們誰生的孩子,在劉禪眼裡,都是他的親兒子。

  同室操戈、兄弟相殘。

  這是劉禪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諸位愛卿!」劉禪突然有些疑惑問道:「除了立嫡、立長之外,可還有別的立儲之法?」

  劉禪的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頓時陷入死一般沉寂。

  大臣們似乎都被劉禪這個問題,給震驚到了。

  短暫安靜之後,一直沒有說話的丞相諸葛亮,率先出班問道:「陛下此言何意?」

  看諸葛亮終於開口,劉禪笑著說道:「相父,朕是在想,諸位愛卿都說得有道理,一時難以決斷,便想著可有兩全其美之策。」

  眾人聞言皆驚。

  兩全其美?

  這一個太子之位,卻有兩位皇子競爭,如何能做到兩全其美呢?

  難不成倆人都冊立為皇太子嗎?

  「陛下,恕老臣愚鈍;」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太子之位關係國本,只能是在立長與立嫡二者選其一。」

  諸葛亮的話,得到了大殿上所有大臣的認可。

  在他們看來,現在就是二選一,沒有第三種選擇。

  要麼是立皇長子劉譚。

  要麼就是立皇次子劉諶。

  只是,劉禪卻笑著說道:「相父所言極是,側立太子,這關乎於我大漢國本延續...」說著他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卻從懷裡取出一個精緻的小木匣。

  整個大殿上的文武眾臣,皆是不明所以。

  心道皇帝陛下,您這是何意?

  不過,看到那小木匣。

  他們似乎也明白了什麼。

  太子的人選,看來皇帝已經有了選擇,只是此前他並未明示而已。

  劉禪將小木匣放於御案之上,頓了頓,才說道:「冊立太子之事,朕有一個新的想法,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說完劉禪看向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請陛下示下!」諸葛亮開口道。

  皇帝有了新的想法,也就是說,他並未選擇是立長還是立嫡,那又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決定太子之位呢?

  「諸位愛卿!」劉禪輕輕拍了拍御案上的小木匣,說道:「這裡有一份詔書,就是冊立太子的詔書。」

  「不過,現在朕並不想公開宣布。」

  嘶——

  所有人又都是愣住。

  「朕決定——」劉禪朗聲說道:「朕決定,採用秘密立儲之法,冊立我大漢的太子人選。」

  ???

  包括諸葛亮在內,整個大殿上的文武大臣,無一人不是驚恐莫名,心道什麼叫秘密立儲之法?

  看著大臣們一臉的懵逼,劉禪自然知道,他們現在都很懵,也都想知道什麼是秘密立儲。

  因為在此之前,並無什麼秘密立儲之說。

  這秘密立儲,得是一千多年後,一個叫作雍正的皇帝,所發明的一種立儲的辦法。

  因為雍正經歷了九子奪嫡,他深知皇室為了爭奪皇位,同室操戈,兄弟相殘,他不願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們,也出現這種事情。

  於是他便選擇了秘密立儲的方法。

  後世很多學者,曾經探討過,都覺得這秘密立儲,比起直接冊封太子,可要高明得太多太多。

  首先,因為是秘密立儲,所有的皇子都有機會。

  其次,也是因為皇子們都覺得自己有機會,但又都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往常削尖了腦袋,各種勾心鬥角,爾虞訛詐,互相殘害。

  現在,卻沒有皇子敢於如此做。

  想讓自己最終被父親看上,就只能拼命努力的表現,讓父親覺得你是一個有資格成為繼任之君。

  如此一來,皇子們會將如何坑害兄弟的心思,放在如何表現自己上面,反倒是讓皇子們更加刻苦努力。

  所以,劉禪覺得。

  與其立一方,得罪另一方,或者得罪其他皇子。

  倒不如也學雍正皇帝,給每一位皇子都留下希望,然後讓他們努力學習,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帝國有用之人。

  只是——

  這滿朝文武,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方法。

  劉禪笑道:「此匣朕將懸於這大殿房梁之上,無朕許可,任何人均不得開啟;」說著他頓了頓,才又道:「需得等到朕百年之後,由所有臣公一起將其取下開啟,依此召側立新君。」

  這——

  所有人都懵了,他們並未聽過這種立儲的方法,比如禮部侍郎張毣,就率先出班說道:「陛下,此法古之未有...」

  只是沒等他說完,劉禪沒好氣的道:「張愛卿此言差矣,此法雖古之未有,但是古時沒有,現在就不能有乎?」

  「朕問汝,若是朕依照舊制,立嫡或者立長,汝能否保證大漢諸位皇子,就不會拉幫結派,勾心鬥角?」

  「朕再問汝,古之舊制,奪嫡之爭,尚可少乎?」

  劉禪連續拋出幾個問題,聞得張毣頓時懵了。

  張毣是原丞相府長史張裔的長子,後張裔病逝之後,劉禪提拔其為禮部尚書。

  可是此時,面對劉禪的兩個問題,他卻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因為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沒有人能夠保證,未立的一方,以及其他的皇子,就不會參與爭奪繼承人的鬥爭當中去。

  至於參照舊制,奪嫡之爭不要太多。

  遠的不說,就是距離現在只有幾十年的曹魏,就經歷了奪嫡之爭,曹操打破了非劉氏不得稱王的組訓,逼使漢獻帝封其為魏王,定都鄴城,加九錫,假節鉞,為下一代篡漢建國,改朝換代鋪平了道路。

  後來曹丕與曹植,就上演了一場奪嫡之爭。

  所以,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冊立的方法,因為無論是立誰為太子,其他皇子,還有一些世家勛貴,依然有可能掀起爭奪繼承人的爭鬥。

  被劉禪問懵的不知是張毣,其實就在劉禪的兩個問題拋出之後,大殿上所有大臣,也都在暗自琢磨。

  少時——

  聽明白了劉禪秘密立儲之法的丞相諸葛亮,率先站出來支持劉禪,他說道:「陛下的秘密立儲之法,老臣以為是最為妥當的立儲之法,如此既不會導致奪嫡之爭,也可使諸位皇子努力學習,從而成為我大漢的棟樑之材。」

  「丞相所言極是!」御史大夫徐庶,也是點頭附和道:「秘密立儲,皇儲的人選,只有陛下一人知曉,此法甚妥,甚妥。」

  有了諸葛亮、徐庶倆人的支持,其他大臣很快也都接受了這個秘密立儲之法的決定。

  這場立儲之爭,最後以劉禪秘密立儲而告終,劉禪也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立儲詔書懸於未央宮前殿的房梁之上。

  ......

  ......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