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傍晚時分——

  劉禪興致沖沖的來到椒房殿,一臉的輕鬆得意,讓殿內正在哄小金豆睡覺的張鴛嘻嘻笑道。

  「小金豆。」

  「快給父皇請安。」

  張鴛話音剛落,搖籃里的小金豆,當即咿咿呀呀的歡笑著,兩隻小手則是不斷揮舞著,像是聽懂了母親說的話一般。

  待到劉禪走到跟前,張鴛才笑著說道:「陛下好興致。」

  「嘿嘿!」

  劉禪嘿嘿一笑,隨即半蹲著身子,伸出手指輕輕觸碰女兒的小手,笑呵呵說道:「朕的小公主,朕的小棉襖,看見父皇回來了,很高興對不對?」

  看劉禪如此興致,張鴛懸在心裡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

  此前劉禪出宮的時候,她雖然相信丞相是長輩,自然不會計較陛下在朝會上的戲言,只要陛下去與他說道說道,相信嫌隙定能化解。

  不過,她自然也是知道。

  丞相與陛下,畢竟屬於君臣。

  下午在朝會上,陛下的言語,確實有些過激。

  作為丞相這類大忠之人,這無疑是一種傷害。

  現在看到劉禪如此興奮,想必已然化解丞相心中的心結,張鴛頓時長舒一口氣,然後便與劉禪一起,與女兒小金豆說著話。

  劉禪這邊,一家三口是其樂融融。

  但是在這宮城之外,很多人都是憂心忡忡。

  因為皇帝突然說出這番話,難免不會讓人有揣測之意。

  比如說尚書郎譙周。

  大漢入主關中,他由勸學從事,一躍晉升為尚書郎,據說原本丞相只打算給他官升一級,但是最後卻是陛下破格提拔,晉升為尚書郎。

  相比於勸學從事,尚書郎屬於替皇帝辦差的官員。

  為了感激天子的提拔之恩,譙周便於未央宮第一次朝會,上奏請諸葛亮歸政於天子,本以為如此正中天子之意。

  不想卻吃了個閉門羹。

  在他提出歸政天子,還有數十位朝廷官員,包括鎮北將軍魏延在內,都支持他的主張,希望丞相歸政天子。

  而且當事人諸葛亮也表示同意。

  這看上去天子親政,已經是水到渠成。

  當諸葛亮同意歸政時,大殿上支持歸政的朝臣,無不欣喜若狂,因為大漢立國已經十年,除了先帝在位時,朝政由先帝說了算。

  當今天子即位已經快八年,但是朝政之事,官員任免等等,皆出於相府。

  譙周有著蜀中孔子的美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自然希望國家還是應該天子當政,才屬正途,即使諸葛丞相德高望重,也不可僭越之。

  可是——

  天子居然不同意,而且還當眾反駁了他。

  譙周自然是有些吃癟。

  天子不但不接受歸政,反而還說了一大堆道理,最後的結果是,朝政之事依然照舊,政由相府,祭則天子。

  雖然在歸政的事情上,譙周等人吃了閉門羹,不過很快當提到增選妃嬪之事的時候,他們頓時又有些蒙圈。

  原本以為,天子依然會如往常那般——唯葛氏之意是從。

  卻不想,僅僅是因為妃嬪人數的事情,天子竟然當眾反駁葛氏,而且竟然還用了丞相若是不同意,朕即刻禪位與汝。

  汝要不同意,皇帝汝來做好了。

  譙周從散朝開始,一直在琢磨這件事。

  其實琢磨這事兒的人,除了譙周自然還有其他人,比如鎮北將軍魏延、武功侯趙雲等人。

  晚間——

  趙府。

  「父親!」趙統有些疑惑的問趙雲道:「陛下今日在朝堂所言...」還未等趙統說完,趙雲當即呵斥道:「汝休要妄言,陛下天資聰穎,一向敬重丞相,今日之事只不過是陛下仁厚,不願貪圖美色耳。」

  「父親,」趙統反駁道:「兒以為不然,此番我大漢能夠入主關中,卻如譙周所言,皆乃陛下奇襲之功。」

  見父親沒在阻止,趙統則繼續說道:「經歷此番關中之戰,陛下的才智已得印證,乃英主也。」

  「但是如今大漢朝政之事,依然由丞相節奏。」

  說著趙統突然微微皺眉,有些擔心的樣子說道:「今日陛下雖然拒絕了歸政之事,但是因為選妃的事情...」

  趙統剛說道這裡,趙雲突然站起身來,說道:「做臣子的盡到臣子本份即可,汝休要再議天子之事。」說著便一甩手,就朝門外走去,一邊走著一邊還說道:「汝自去休息,為父去練會兒太極。」

  見父親已經出門,趙統也只好作罷。

  走到外面院子裡的趙雲,一招一式的緩慢比劃,這是劉禪即位不久,傳給他的一套功法,據劉禪說,此功法名曰太極,年長之人常年習練,可使人延年益壽。

  趙雲是大漢戰將,如今年過半百,但是大漢一統中原大業還未完成,他自然是希望自己可以多活些日子,如此也能替大漢王朝再多做一些事情。

  只是此時練習太極的趙雲,他的心緒卻一點也不平靜。

  因為趙統的話,他自然能聽懂。

  今日朝堂之事,他也在現場。

  他有些擔心,大漢現在好不容易占據關中,形勢是一片大好,不過吳魏依然強勢,現在若是大漢王朝,出現君臣不睦,這必然不是什麼好事情。

  魏吳兩國,可都盯著大漢的,一旦大漢出現內訌,魏吳兩國必然舉兵來犯。

  趙雲的擔心,並不多餘。

  就說那曹魏,這兩場關中之戰,讓曹魏不但丟失雍涼,而且還削弱了曹魏在三國中的實力。

  不到兩年時間,曹魏在關中就遭遇了兩場失敗。

  這讓曹叡十分不滿。

  就在大漢遷都長安的第二天。

  洛陽皇宮。

  大殿上。

  曹叡臉色鐵青,朝臣們沒有一個敢於說話。

  因為劉禪遷都長安的事情,他們都已經知道。

  「都說說吧!」曹叡突然開口說道:「那西蜀的劉阿斗,已經將都城遷進長安城,我大魏卻連吃敗仗,爾等難道沒有什麼想說的?」

  曹叡是真的很生氣。

  特別是驃騎大將軍司馬懿,此時曹叡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失望的。

  人常言司馬多謀,可是他準備了大半年,結果卻在武關吃了一個大敗仗。

  若不是他的兒子司馬師丟了一條胳膊,也算是為了大魏付出了犧牲,他真想立即撤了司馬懿的官職。

  司馬懿的臉色也不太好看。

  「陛下!」

  就在大殿之上,一片死寂之時,大將軍曹真突然出班說道:「微臣請命再戰西蜀,重奪關中失地。」

  經過一年多的蟄伏,曹真早已走出關中被俘的陰影。

  曹真話音剛落,曹叡頓時欣喜。

  「好!」

  曹叡朗聲說道:「朕就任卿為伐蜀大都督,即刻起兵十萬,再伐西蜀。」

  曹真在關中被俘,最後是劉禪為了換回郭淮的家眷,才將曹真送了回來,但是曹叡很明白,那一場關中之戰的失利,並非曹真之過。

  如今曹真願意領兵出戰,曹叡自然是高興的。

  「微臣領旨!」

  得到皇帝的應允,曹真不由大喜。

  曹真被封為伐蜀大都督,也就表示司馬懿的兵權,就得重新交還給曹真,這件事曹叡早就想這麼幹了。

  只是此前武關之戰後,大魏朝堂竟然沒有一人敢於出戰蜀軍。

  因為他們害怕。

  害怕蜀軍那不知名的弓弩。

  至於蜀軍的弓弩長什麼樣子,直到現在,曹魏也無一人知曉,雖然朝廷也派出不少密探潛入關中,卻也未能打探到任何消息。

  蜀軍有超強弓弩,魏軍就無人敢於再戰蜀軍。

  難不成雍涼之地,就這樣送給西蜀嗎?

  曹叡不甘心,他一直在琢磨再戰關中之事。

  只是一直以來,朝中無人敢於領兵出戰而已。

  現在好了,大將軍曹真毛遂自薦。

  關中——大魏必須重新收復。

  ......

  ......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