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嶠不蓄一弟子》
明末清初,安徽一帶流傳著一位高僧的傳奇故事。他的名字叫做青獅翁,法名圓信,字雪庭,又字雪嶠。
青獅翁出生於浙江省鄞縣,明崇禎八年(1635年)游黃山,登蓮花峰,而後留居此地。清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二十六日卒於黃山。
他在年輕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對塵世的迷茫與困惑。九歲那年,聞誦《彌陀經》「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念僧」一句,從那時起心中就有了出家為僧的心思。在二十九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世俗的繁華,孤身一人,背負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了雙髻峰。他在這裡搭建了一間簡陋的茅屋,開始了他的修行之旅。
在雙髻峰的日子裡,青獅翁拜入了龍池傳和尚的門下,虛心求教,刻苦修行。他日夜參禪,終於在一次禪定中,領悟了佛法的真諦,得到了師傅的認可。
隨著修行的深入,青獅翁的名聲漸漸傳開。他先後遷往徑山的千指庵、廬山的開先寺,再到禾之東墖,每到一處,他都以其深厚的佛法修為和慈悲之心,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和愛戴。
最後,青獅翁來到了越中的雲門寺,這裡成為了他的晚年歸宿。他在這裡繼續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將佛法的智慧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
然而,歲月不饒人。順治丁亥年(1647年)的八月十九日,青獅翁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他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於是,他召集了眾弟子,告訴他們:「生死乃自然之道,無需過於執著。當你們面對生死時,應當保持內心的平靜與自由。就像那皎潔的月光灑在冰霜之上,一切都顯得那麼清澈、明亮。來,喝杯茶,我們一起坐下來,靜靜地迎接這一刻的到來。」
第二十六日的酉時,青獅翁果然索要了一杯茶。他端起茶杯,輕輕啜飲,口中吟唱著「雪花飛」的詩句。他的聲音漸漸低沉,最後化為一片寂靜。在這一剎那,青獅翁安詳地坐化而去,他的靈魂仿佛化作了那飄飛的雪花,融入了無盡的虛空之中。
青獅翁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與天童悟禪師同為禹門的法嗣,但兩人的修行方式卻截然不同。悟禪師廣收門徒,將佛法傳承給了一代又一代的弟子。而青獅翁則獨樹一幟,他一生未收一個弟子。他相信,佛法不在人數多寡,而在於心靈的覺悟與提升。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佛法的真諦,成為了後人傳頌的楷模。
青獅翁的故事在越中地區廣為流傳。每當人們提起他的名字時,都會懷著無盡的敬意和感慨。他的修行之路雖然孤獨而艱辛,但他卻以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突破。
如今,當我們站在雲門寺的遺址前,仿佛還能感受到青獅翁那超凡脫俗的氣息。他的故事如同一部永恆的史詩,訴說著一個修行者的傳奇人生。而我們這些後人,也將在他的指引下,繼續追尋著那份屬於自己的佛法光明。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