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坑內有賊自首》
清朝末年,有個姓周的家裡的庭院裡,菊花正盛開。周某閒來無事,漫步在庭前,欣賞著這些盛開的花朵,心中很是愜意。突然,一聲低沉而驚恐的呼喊打破了寧靜:「有賊啊!」聲音像是從地底下傳來,低沉而暗啞,宛如牛在沉重的盎中發出的鳴叫聲。全家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呼喊聲嚇得驚慌失措。
呼喊聲接連不斷,周某仔細聆聽,發現聲音似乎是從廡(堂下周圍的屋子)下的爐坑內傳出的。他趕緊叫來巡邏的守衛,一起查看情況。爐坑內,一個衣衫襤褸、飢腸轆轆的男子抬頭仰望,他雙膝跪地,滿臉的驚恐與絕望。男子坦白,他是前一晚趁著夜色偷偷溜進周家的,原本打算藏在爐坑裡,等到夜深人靜時再出來行竊。沒想到二更時分下起了小雨,有人把兩瓮醃菜放在了坑板上,他因此無法逃脫。
男子心存僥倖,希望雨停後醃菜能被移走,可兩天過去了,醃菜依然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裡。飢餓難耐的他,實在無法忍受,只好大聲呼救,希望能引起周家的注意。他心想,即便被抓到,最多也只是挨一頓板子,總比活活餓死在這裡好。
周某聽完男子的述說,心中五味雜陳。他既憤怒於男子的偷竊行為,又同情他的遭遇。最終,他決定放男子一馬,並送給他一些食物,讓他離開周家。男子感激涕零,發誓從此改過自新,不再做偷雞摸狗之事。
《文淵閣書被竊》
文淵閣是一座藏書豐富的寶庫,它裡面珍藏的每一頁紙張都承載著千年的智慧與秘密。然而,隨著每年夏日的到來,閣內的書籍都會經歷一場特殊的考驗——曬書。
每到這個時候,文淵閣都會迎來一段忙碌而特殊的時期。藏書在陰涼潮濕的閣內度過漫長的歲月後,終於有機會在烈日下舒展身姿,享受陽光的洗禮。這是一個需要十幾天才能完成的大工程,但在這期間,卻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在悄悄上演。
直閣事者(文淵閣里的圖書管理員),是一位負責監管藏書的長者,總是忙碌於其他事務,無暇顧及曬書的每一個環節。而他的疏忽,卻給了那些供事下役的工人們可乘之機。
這些工人,平日裡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但在曬書的日子裡,他們的心中卻萌生出一種異樣的念頭。他們知道,這些書籍雖然珍貴,但並非每一本都價值連城。於是,他們開始趁機竊取那些零散的、不太顯眼的書籍,將它們偷偷帶出文淵閣,換取一些微薄的錢財。
他們的行為雖然隱蔽,但並非無人知曉。閣中的一些眼明手快的學者和守衛,早已察覺到了這些工人的小動作。然而,他們並沒有大聲張揚,只是默默地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暗自思量。
這些被偷走的書籍,雖然並非都是珍本孤籍,但它們卻承載了無數前人的智慧與心血。它們的消失,對於文淵閣來說,無疑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
《太和門庫物被竊》
太和門左側,隱藏著六個神秘的明庫。每年,朝廷都會派遣兩位滿族大臣前來,帶領一批司官進行盤點。然而,每次盤點之後,庫中總會發生一些離奇的事情。
其中一座庫房,專門存放著各式各樣的簾幙和衣物。有一天,當官員們正在忙碌地盤點時,他們發現了一幕令人震驚的景象。一件珠幔靜靜地躺在角落,寬長八尺,上面鑲嵌著密密麻麻的珍珠。這些珍珠四周點綴著紅綠寶石,小如綠豆,大如龍眼核。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連接珍珠的線已經朽敗不堪。
當官員們小心翼翼地抖晾這件珠幔時,珍珠紛紛散落一地。他們不得不一一撿起,小心翼翼地包裹好,並在簿冊上記錄下來,加蓋了印花。然而,他們並未意識到,這些珍珠早已被換成了贗品。
此外,庫房中還存放著七八箱明萬曆時期的宮人繡履。這些繡履上鑲嵌著如同椒粒般大小的珍珠,然而,它們同樣都是假貨。更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座皮張庫,裡面存放的卻全是鞹製品(狗或者是羊的皮)。
至於金庫和銀庫,更是早已成了空庫。每年上報的金銀數量,不過是一紙空文。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