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掃滅北漢,軍制改革

  第427章 掃滅北漢,軍制改革

  銀幣發行之後,會被人追捧,李察是早有預料的,甚至是有些樂見其成。相比起那些大戶世家們窖藏銅錢,李察寧願他們去窖藏金銀。

  畢竟金銀這種貴重金屬,普通的老百姓幾乎不使用,而銅錢卻是流通性最廣泛的錢幣。那些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使用的只是銅錢。

  甚至這些百姓一輩子都不一定會用到銀幣,所以銀幣被那些世家、豪強、官紳大戶們收集窖藏起來,對於小民沒有什麼影響。

  反而為了收集這些銀幣,那些世家、豪強、官紳大戶們還需要拿出銅錢來兌換。沒有了這些人窖藏銅錢,市面上流通的銅錢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至於說會不會影響商貿,李察認為同樣不會。大宗商品交易都是在大商人之間進行的,幾乎所有的大商人背後都是有後台的。

  以前朝廷每年製作了銅錢百萬貫,但是流入市場後,市場上的錢幣依舊不足,但是現在銀幣只是發售出去了幾十萬貫,市面上的錢荒就減輕了很多。

  實際上對於銅錢和銀幣來說,這同樣是一場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相比較而言,銀幣是良幣,銅錢是劣幣。人們自發的會收取銀幣,而不再追逐銅錢。

  看到這種情況後,李察和郭榮準備加大銀幣的壓制。現在朝廷一年可以壓制七十萬貫銀幣,而因為銀幣的的稀缺性,原本只是一成五的利潤直接變成了三成五。

  一枚銀幣的幣值是一貫,但是實際購買力卻是1.2貫甚至1.3貫,朝廷的財政收入一下子增長了十幾萬貫。並且很長時間都會如此,並且會持續到銀幣的數量足夠多之後。

  但問題是,銀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供不應求的,再加上以後重新打通的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到時候必然會伴隨著大量銀幣外流。

  銀幣外流,同樣會帶來大量物資流入國內,同時還會有大量白銀、黃金流入,總體上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朝廷以前積攢了大量白銀,這些白銀全部都被運送到了寶泉局中壓制銀幣。

  「先生的銀幣法果然好用,一下子就為國庫增加了百萬貫收入!」郭榮心悅誠服的說道。

  「現在看著還行,但是後人可不一定會遵守!」李察淡淡說道:「我們能做的只能盡力設定完善的制度。」

  朝廷以前並沒有將白銀納入錢幣的範圍,這一次白銀製作成貨幣,直接將朝廷太府中的白銀全部變成了可流通的錢幣。為朝廷增加了百萬貫收入。

  同時李察和郭榮下令將礦山收為國有。歷代以來這種做法都是正常操作,並且這些是屬於皇帝的私產,而不是朝廷的錢。

  李察和郭榮制定了太府和少府制度,將國庫和皇帝的內庫分割開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皇帝不能肆意妄為的動用國庫的錢來享受。

  同時規定了國家稅收,其中農業稅、商稅等上繳國庫八成,上繳內庫二成。山川河澤也就是礦產稅收內庫五成,國庫五成。

  那麼多礦山,皇帝根本管不過來,所以只能讓朝廷出面收稅,然後收稅五五分成。寶泉局則是為皇室掌控,壓制銀幣的利潤為皇室獨享。不過朝廷也能享受銀幣溢價的部分。

  李察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是這些制度能夠運行多少年就不得而知了。

  伴隨著周國收回燕雲十六州之後,北漢和契丹之間的聯繫被切斷。北漢原本只占據太原周邊,相當於今天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但是郭榮北伐,擊敗了契丹之後,順手又給北漢來了幾個大耳刮子,占據了雁門關和忻州一部分區域,將北漢徹底堵在了太原盆地中。

  現在的北漢只剩下太原盆地,和晉陽城附近的幾個州。

  李筠雖然沒有對北漢展開大戰,但是卻經常對北漢進行襲擾,讓其無法進行耕種。

  北漢的疆域群山環繞,這讓晉陽變得易守難攻,但是也讓晉陽發展受限。因為只有太原盆地附近容易耕種,其他地方都是山地。

  強攻北漢即便是能夠攻破,但是因為其堅固的防禦,必然會造成巨大的傷亡,因此郭榮決定採取騷擾戰術,就是趁著北漢春耕的時候,派出小股部隊對晉陽進行劫掠。

  這些士兵會將晉陽的百姓強行擄走,然後安置到幽州。燕雲十六州經過契丹的統治,再加上戰亂等因素,人口不足,這種襲擾作戰不僅僅能夠削弱北漢的實力,同時又能增加燕雲十六州的人口。

  這種作戰方式,每次看上去戰果並不大,頂多十幾個人,但是長期下來,劫掠的人口數量就會很可觀,更重要的是,北漢大片土地陷入荒蕪,這對於本就小國寡民的北漢而言,就是不可承受的打擊了。

  北漢大量春耕農田被破壞,人口被劫掠,而好不容易等到了秋收,李筠再一次派出大量士兵進攻北漢。

  這一次進攻北漢,並不是為了殺傷敵人有生力量,而是為了搶奪糧食,就算搶奪不了多少糧食,也要逼迫北漢堅壁清野。

  北漢本來就糧食不足,一旦堅壁清野,必然會造成城中糧食不足,而不堅壁清野,糧食就會被李筠搶走。北漢派出大軍和李筠作戰,那就更好了,北漢頂多有三萬大軍,其中精銳甲兵只有一萬多。

  郭榮留在幽州的大軍就有三萬人,再加上北漢南邊鎮守的大軍,以及定難軍。北漢可以說是四面受敵,如果不是有山川險關,北漢早就被滅亡了。

  而如果北漢捨棄城池和李筠交戰,李筠做夢都能笑醒,這可是滅國之功,說不定他能直接封一個王呢。

  劉鈞對於李筠的進攻,幾次都想要反攻,可是沒有了契丹支持的北漢,面對周國的進攻,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他想要反抗,北漢大軍卻連戰連敗,最後只能是困守晉陽。

  李筠的這種鈍刀割肉戰術僅僅持續了一年時間,北漢境內就變得百業凋敝,人口稀少,田地荒蕪。

  原本北漢的人口就不多,不過五六十萬,在這一年時間裡,不斷有百姓逃離北漢,現在北漢的人口很可能已經不足四十萬了。

  再加上連續不斷的騷擾,晉陽城內已經出現糧草不足。為了維持軍隊的糧食,劉鈞只能去掠奪那些百姓的糧食。這就造成了大量百姓逃離北漢。

  對於這些出逃的百姓李筠全部都進行接收,就算是其中有北漢的探子也視而不見。燕雲十六州大量荒廢土地都被分配下去,人口也在快速提升。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北漢的國力越發低下,原本的三萬大軍中,不少人都開始另謀出路了。

  第二年春季剛過,此時距離夏糧收穫還有幾個月,而很多百姓已經沒有餘糧了。李筠直接讓人在北漢宣傳,幽州開倉放糧,所有難民、流民可以在幽州獲得了二十畝田地開荒,並且官府提供農具和糧食。

  於是大量活不下去的北漢百姓開始大量逃亡,劉鈞想要阻攔,結果很多士兵也跟著跑路了。任誰現在都看的出來,北漢已經日薄西山了。

  在這種情況下,郭榮當即命令李筠出征北漢。

  此時北漢已經沒有多少力量了,李筠大軍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很多城市更是望風而降,很快大軍就推進到了晉陽城下,此時北漢只剩下了晉陽城了。

  面對城外士氣高漲的周國大軍,晉陽城中只有一萬守軍,但是城中的糧草同樣不足,城中士氣低落。李筠讓人在城外壘土為台,然後在高台之上架設了上百台拋石機,日夜不停的向城中拋投石塊,或者火油罐。

  同時還讓弓箭手向城內拋射弓箭,所有箭矢上還綁著勸降書。

  郭榮下令,只有投降就能保住性命,若是立下大功,也會不吝封賞。郭榮在擊敗了契丹,奪回燕雲十六州之後,聲威極高,很多人願意相信他。

  北漢這邊的皇帝劉鈞還認了契丹皇帝為舅舅,本來以當地百姓和契丹的關係就不好,現在認了異族為舅舅,對於北漢的認同感就更弱了。

  現在得到了郭榮的承諾之後,很多士兵心思浮動,不願意再打。與此同時很多當地豪強、世家心中也有了其他的心思。

  僅僅只是三天時間,晉陽城中就有士兵譁變,打開城門。李筠大軍趁機攻入城中,大量北漢士卒放下武器投降,而另一邊,劉鈞看到大勢已去,只能投降。

  李筠派人將劉鈞一家全部送往開封,同時上疏請朝廷派遣官員前往北漢接收北漢的遺產。

  在經過了鳳舞幽州之後,周國的軍隊忠誠度有了跨越般的提升。若是以前,像是這種滅國之戰,只有皇帝的親自帶領大軍前往才會放心。生怕手下的將領帶著大軍前往之後,轉頭就搞自立。

  李筠這一次滅掉北漢,擁有了滅國之功,但是依舊不敢有絲毫僭越,晉陽城中北漢府庫更是被他直接封存。士兵入城也是秋毫不犯。這些士兵已經走出了五代十國的亂局,開始向大一統王朝邁進。

  當得知李筠率軍攻滅北漢之後,郭榮大為高興,於是封李筠為忻陽公,加食邑千戶,加封輔國大將軍,上柱國。

  可以說是李筠直接成了周國武將第一人。

  北漢平定之後,李察派遣官員前往北漢接收,並且運送大量糧草物資幫助北漢恢復生產。

  此時的北漢已經只剩下不足三十萬人口,大量百姓逃亡,好在此戰並沒有持續太久,傷亡並不大。在朝廷派遣官員前來之後,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與此同時,李察直接在北漢推行均田。此時北漢人口不多,大量田地荒蕪,世家大族更是無力反抗,是推行均田的大好時機。

  李察給這些百姓分田,與此同時,又將很多空閒的荒地分發士兵。李察準備在這裡推行府兵制。

  五代亂局還沒有平息,再加上太原往北過了雁門關就是草原契丹,這裡常年都需要駐紮大量士兵,如果進行募兵或者駐紮禁軍。必然會耗費大量錢糧。

  最好的辦法就是府兵制。至於說明朝的衛所軍戶制度,缺點太多。更重要的衛所軍戶制度崩壞的太快了,畢竟當兵不僅要作戰,還要承擔比農戶更高的賦稅,就五代這些跋扈的武人,你今天推行衛所軍戶,明天他們的就敢於造反。

  朱元璋搞的軍戶制度,看上去就像是府兵制的變種。軍戶分配土地,然後每一戶需要出一人當兵。府兵制度同樣如此。

  但是不同的是,軍戶制國家是不負責錢糧,其所耕種的土地,所得糧食一部分需要上繳給國家作為稅收,一部分作為軍糧,自給自足。

  看上去這種制度很好,軍戶完全自給自足,朝廷不用撥付一分錢,就能夠養活百萬大軍,可以說朱元璋打算盤打的太精明了。可人都不是傻子,你軍戶制度這樣搞,非但要去打仗,稅收還比農戶高,誰樂意去拼命?

  軍戶因為是世襲制度,上升空間極低,又要屯田又要戰鬥,還沒有獎勵,軍戶社會地位又底下,再加上衛所官員幾乎掌控當地軍戶的一切,這種既要又要的制度下,軍戶戰鬥意志不低下,作戰能力不差才是怪事。

  結果就是開國幾十年時間,衛所制度就快速崩壞。

  相反府兵制度就好很多了,府兵制度同樣授予府兵田地,府兵需要耕種土地,戰爭時期要自備武器戰馬出征,但是府兵制是免除賦稅的,只需要服兵役,其他的勞役和賦稅都不用繳納。

  這對於百姓來說吸引了巨大。

  而府兵制敗壞的原因就是均田制度的敗壞,均田制度的破壞,在國朝之初期,人口稀少,均田可以不斷推進,但是當人口逐漸增多後,均田制就推行不下去了。

  而府兵沒有了田地,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最後到了中唐時期,府兵制敗壞,只能使用募兵制。

  而李察這一次準備改良府兵制,並且重新在一些地方建立府兵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