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風雨俱來談生意

  第204章 風雨俱來談生意

  中午,從城裡回來,還來不及吃飯的宋葉箐看了看天,道:

  「瞧著是要下雨了,我們先把東西收了吧。」

  天陰沉沉的,得把晾曬著的藥材和衣服收好。

  果不其然,幾人收進去後正在吃飯,外邊就風雨俱來了。

  何言信不在,宋葉箐也就沒帶著孩子單獨吃,而是在廚房跟阿花幾人一桌。

  她不在的那兩個月何言信就跟他們一起吃飯了,所以他們如今也漸漸習慣了跟主家在一張桌子上。

  宋葉箐時不時的看向窗外,面帶憂色。

  也不知道何言信在做什麼,有沒有淋雨,吃飯了沒……

  也是巧,此時此刻何言信正在一座酒樓里看著雨景吃飯呢。

  他跟孟舒瑞聊著天,道:「今日這雨來的大了些,也不知會不會對回程的行船有影響。」

  兩人是坐客船來的,若這雨一直不停,恐怕今晚就回不去了。

  「待會我叫阿榮去碼頭問一問。」孟舒瑞很少坐船,這會有些蔫蔫的,拿著筷子卻沒有胃口,只夾了比較爽口的菜蔬來吃。

  「好,讓德西跟他一起去吧。」何言信喝了口茶,壓了壓這本地菜的甜膩。

  這次出來,他們都分別帶了一個人,這會正在下邊大堂里吃飯。

  何言信倒不在乎,可孟舒瑞卻接受不了自己跟下人同桌而食。

  迅速吃完飯,德西跟阿榮就跑到兩人的包間門口侯著了。

  何言信把傘遞給兩人,吩咐他們去碼頭看看情況。

  昭州水路繁雜,跑船來來往往的商家倒是多。只是今天不僅下雨,還颳了大風,就怕船商不想冒險趕夜路。

  孟舒瑞沒了吃飯的心思,走到窗邊看著雨景來了兩句詩。

  吟完即興創作的詩後,他回身看向依舊在喝茶的何言信。「言信,你覺得這兩句如何?」

  何言信:……

  「極好,詩中描述的那副美景仿佛就在我眼前,格外活靈活現。」

  他拿出做文言文閱讀理解的經驗,努力「品鑑」了一番。

  孟舒瑞基本清楚他的「教育水平」,所以也沒對他的這波回應有任何意見,只謙虛的道:「慚愧慚愧。」

  兩人就天色聊了幾句,就把話題轉向今天來這的目的。

  「此人靠譜嗎?」談生意的對象是何言信找的,孟舒瑞只聽他說了一些信息。

  但一百套的玻璃餐具不是小數目,所以他有些不放心,還想再跟何言信確定一下。

  何言信點點頭,「我與他已經接觸了兩個月,之前也對他的名聲有所耳聞,放心吧,是靠譜的。」

  他沒說出口的是,在前世的記憶里,「原主」就見過且了解過這人,所以他才會選擇跟對方接觸,拉扯了許久才決定做這個生意。

  「馮顯英……」孟舒瑞默念此人的名字,又想到他去打聽來的消息。

  馮顯英是個在昭州甚至整個大安都略有名聲的海商,經常從海外帶回來琉璃製品。

  只是一年多前的一場海難,讓他元氣大傷,不僅失去了花重金帶回來的貨物,船上的手下都十不存一,連他也是經歷了九死一生才回到大安的。

  從那以後,馮顯英就再也沒出過海,此時對方正需要東山再起的機會。

  如果大安本土也有品質上好的琉璃,那他是選擇跟他們合作,還是繼續積攢資本,冒著危險出海呢?

  答案顯而易見,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這一場會面。

  借著對方的手,把玻璃廠的產品轉出去,這筆生意確實能做。

  「二位久等了。」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馮顯英帶著兩個手下到了酒樓。

  此人年紀在三十五左右,相貌普通,並不突出,但叫人一看就覺得這是個很精明的商人。

  馮顯英進門先是不動聲色的觀察了幾眼兩人,然後就拱手見禮。

  「馮老闆,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孟舒瑞,我在信里跟你說過的。」何言信先把他們的身份給對方表明。

  「古人云:見字如面,果然是有一番道理在的,何小兄弟長得真是一表人才。別總喚我老闆,倒顯得咱們生疏。我長你幾歲,叫我馮大哥便是,我也給自己臉上貼點金,占些便宜。」

  馮顯英把人對上後,對一直跟他聯繫的何言信觀感很是不錯。

  他接著又對孟舒瑞道:「原來這位就是孟公子,真是聞名不如見面。馮某二十年前有幸見過孟大人一面,我瞧著你倒是繼承了他老人家的遺風……」

  孟舒瑞拱手別過頭,忙道不敢,然後跟何言信對視了一眼。

  何言信微不可察的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告訴過對方他是孟老太爺的孫子這件事。

  看來馮顯英這是刻意的把兩人的身份查了一通,那對方應該也清楚何言信的來歷。

  馮顯英表示:突然有人跟我說他有品質上佳,還是自己製作的琉璃,那自然得查清楚咯。

  「咱們也別站著了,馮大哥請坐下喝茶。」何言信順勢而為,對方讓他這麼喊他也就這麼喊了。

  坐下後三人自然還是先寒暄了幾句,喝喝茶才進入正題。

  「最新的樣品我們帶了,不如您先瞧瞧?」何言信把放在一旁,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拿過來。

  裡邊除了之前就托威成鏢局帶過給馮顯英的玻璃盤跟碗外,還有廠里新做的玻璃杯。

  玻璃杯並不大,跟平時喝茶的杯子差不多,上邊是花鳥圖案的紋路。

  杯子的模具難做,玻璃也難成型。而這個圖案是宋葉箐畫的。

  何言信琢磨研究了許久,才把杯子做到可以售賣的地步。

  馮顯英沒有再看跟之前的樣品紋路不同的盤子跟碗,而是拿起杯子仔細觀察著。

  他邊看邊在心裡驚嘆,這琉璃的雜質甚少,比起海外的那些有過而無不及,若拿出去賣,絕對穩賺不賠。

  只是他很好奇,既然能做出這麼好的琉璃,那孟家之前為何不做呢?

  沒錯,他並沒有把做出琉璃這件事聯想到何言信身上。據他了解,對方是從齊州逃難來的普通人,應該沒那種本事。

  馮顯英自覺的把這琉璃的來歷安到了孟家身上。畢竟孟家也顯赫過,有做琉璃的方法好像也不奇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