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邊關急報

  房遺愛這貨為了討高陽歡喜,也不知道他去哪裡買來的一首詩。

  杜荷信心滿滿說道:「儀兒放心吧,在盜詩方面,沒人比得過你相公。」

  「什麼盜詩,不是現場作詩嗎?」

  李儀嘟著嘴,滿臉疑惑說道。

  相公好不正經,又在胡說八道。

  「呃呃,一時失言。」杜荷尷尬一笑,隨後輕輕握著她的柔荑,勝券在握說道:「儀兒你把心放肚子裡,相公我一定不會輸。」

  盜詩聽起來確實不夠高端,讀書人怎麼能用盜字來形容呢?

  那應該叫借來一用。

  換了一個說法,聽起來果然舒服了不少,也高雅了一些。

  ...

  時間悄然而逝,轉眼已到七月。

  隨著李承乾和李泰各自忙著自己的事,他們手下的一眾黨羽也老實起來。

  沒有針鋒相對互相挑刺的爭鬥,朝廷內一團和氣。

  倏然,一道厲喝劃破平靜的長安,瞬間引起巨大的轟動。

  「八百里急報!」

  「讓開,快讓開!」

  朱雀大街上,八名披甲的唐軍士卒,騎著快馬一路疾馳。

  騎馬的甲士大吼連連,提醒路中間的行人躲避。

  和杜荷在長安城縱馬的行為不同。

  八百里加急的士兵,是可以在長安城內縱馬的,而且百姓在路上被撞翻,最後受罰的也是百姓。

  貽誤戰機之罪別說平民,官吏都遭受不住。

  「大家快避讓!」

  大街上的百姓慌忙向兩側躲避,絲毫不敢擋在路上。

  等騎兵火速離開後,大街上的百姓臉上帶著好奇之色,紛紛聚在一起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很久沒有八百里急報,難不成又有異族犯邊?」

  「我看多半是這樣,不然小事情也不至於八百里急報。」

  「又要打仗了嗎?」

  「安穩和平的日子沒有享受幾年,又開始頻繁戰爭。」

  「哎,到頭來苦的都是我們老百姓。」

  在場的百姓議論紛紛,從他們的言語可聽出,百姓們對戰爭極度厭煩。

  一個嘴角有一顆大痣的中年女子,她扯開大嗓門說道。

  「誰說不是,我鄰居家的兩個瓜娃子,一個死在吐蕃,一個死在東突厥。」

  「現在就剩一個寡母待在家裡,以後死了都沒人送終。」

  聽到中年女子的話,周邊的人紛紛沉默。

  這不是個例,大唐很多家庭都是這樣。

  他們這群人也一樣,家中也有不少男兒犧牲在戰場。

  在傳令兵進皇宮不久,李世民連派十幾個內侍省的人出宮。

  很快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李靖、兵部尚書李績、吏部尚書侯君集等一眾文臣武將,全都神色匆匆地走進皇宮。

  兩儀殿內。

  文臣武將分列左右坐下,他們手裡傳閱著一份軍報。

  此刻除了呼吸聲,聽不到絲毫的雜音。

  氣氛極其嚴肅。

  等軍報都傳閱了一遍後,李世民這才悠悠開口說道。

  「營州都督張儉在軍報上所說,高句麗聯合百濟,一起攻打新羅,如今已下十餘城。」

  「新羅通往大唐的航道,也被高句麗和百濟阻斷,致使新羅求援無門。」

  「諸位愛卿,說說你們的看法。」

  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位於大唐東北部,均是大唐的藩屬國,近十餘年一直向大唐進貢。

  現在三個小弟發生爭端戰鬥,大唐這個大哥不能不管。

  沉默片刻,房玄齡率先說話。

  「陛下,高句麗國土橫跨半島與廣袤的遼東平原,農耕、漁業和畜牧業十分發達,是一個不得不除的大隱患。」

  「特別在去年,高句麗的大對盧淵蓋蘇文發動宮廷政變,殺死國王高建武,擁立傀儡高藏為新國王。」

  「淵蓋蘇文自封為莫離支,徹底掌控高句麗的軍政大權,成為背後的實際統治者。」

  「這次攻打新羅,也是出自淵蓋蘇文之手,此人野心極大,如果放任其發展,將來會是大唐的勁敵!」

  大對盧和莫離支都是高句麗的官職名稱,大對盧相當於大唐這邊的宰相之職,莫離支相當於兵部尚書和中書令的結合體。

  去年淵蓋蘇文弒君攝政之時,李世民就想派兵收拾他,奈何遇到齊王李佑謀反這件事,便耽誤下來。

  沒想到淵蓋蘇文的野心這麼大,掌控了高句麗還不滿足,現在還想吞併新羅。

  長孫無忌也發表自己的看法:「陛下,新羅是我大唐忠誠的藩屬國,如今危在旦夕,倘若我們不做出回應,那麼其餘藩屬國便會有樣學樣,不再聽從大唐的管束。」

  「除此之外,房司空說的很對,高句麗實力強橫,前朝征伐三次均以失敗而告終,如果坐看其勢大,未來定會影響我大唐安危。」

  等高句麗拿下新羅,便會反手收拾百濟,徹底統一整個半島。

  沒有後顧之憂的高句麗,可是一隻噬人的老虎。

  接下來,李靖、李績和侯君集等人,紛紛表示要出兵解決高句麗。

  他們是帶兵的將軍,立功的最好地方就是戰場。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至於國庫財力、百姓民生等問題,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在面對高句麗的問題上,文武大臣的意見難得統一。

  「嗯。」

  李世民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既然大家一致決定征伐高句麗,大家說說這仗該怎麼打?」

  「什麼時候打比較合適?」

  高句麗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如果沒有周全的準備,導致戰鬥失利或者陷入僵局,便會拖垮大唐國力,很容易把大唐拽入深淵。

  到時候百姓民不聊生,便會激發階層矛盾,從而走上前隋的老路!

  群臣考慮了半晌,還是房玄齡先發表個人看法。

  「如今已是七月,調兵遣將,徵集糧草以及其他作戰籌備,最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最快也要十月才能出兵。」

  「而高句麗到了十月,天氣已經無比嚴寒,再往後大雪封山,天氣更加凜冽。」

  「如果今年征伐高句麗,我軍將士就要頂著冰雪作戰,糧草補給也是個大問題。」

  「因此臣以為,明年初春冰雪融化之時,出兵最合適。」

  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是腦子一熱,點齊兵馬硬上就能打勝仗。

  況且,大唐收拾高句麗占據著主動權。

  什麼時候準備好,什麼時候再去收拾它。

  一點也不著急。

  李世民把目光轉向其他人:「你們可有不同的意見?」

  其餘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紛紛拱手說道。

  「我等認同房司空所言,明年開春出兵!」

  在李世民的智囊團里,所有的作戰計劃,一直都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制定。

  杜如晦死後,基本都是房玄齡出主意。

  李靖也好、李績也罷,他們這群武將大多負責作戰執行而已。

  長孫無忌雖然也能出出主意,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房玄齡作為主力。

  「好!」李世民臉色嚴肅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既然出兵時間已定,大家再聊聊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