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再見灞橋

  八月二十二日,兩百騎兵的隊伍緩緩出現在灞橋邊,不大的馬車掀開帘子,一位身材瘦削的青年探身而出,視線落在河邊的垂柳上。→

  再見灞橋,再見灞橋。

  李善清晰的記得,第一次去長安,自己就好奇於灞橋在哪兒,真正第一次見到灞橋,是被李乾佑招入軍中去河北,那是自己發跡的起點。

  第一次返程見到灞橋,那時候的自己想著,即使做一枚棋子,也要做一枚分量重的棋子,在山東攪風攪雨之後,自己在長安或主動或被動的變本加厲,以至於名聲鵲起,也正式拉開了與裴世鉅的較量。

  第二次返程見到灞橋就是今年初的事,雁門大捷,名聲遍傳朝野內外,手握代州軍的自己已經有了退意,還符合聖意的將李靖推了出來……卻沒想到造化弄人。

  李善不顧驅車的曲四郎勸阻,跳下馬車,親手撫摸著絲絲垂柳,心中感慨萬千,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念頭是,此生不能虛度,既然來到這個為後世無數人稱頌的時代,那就要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史書上。

  現在,自己似乎已經做到了,但同時也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兩個多月過去了,悲傷被藏在心底,李善並不時時感傷,但即將返鄉,終究難免……自己再見灞橋,但朱石頭、朱石榴、范老三、譚家兄弟他們再也見不到灞橋了。

  兩個月前,李善遣派人手將陣亡親衛的屍首送回長安,凌敬在信中提及,原本因為使用紅磚而一片紫紅色的莊子如同冬日大雪一般,一片雪白。

  第三次回程見到這座名傳千古的灞橋,自己將會在長安遭遇什麼?

  如今已經是武德七年,奪嫡即將白熱化,自己會主動或被動的參與進去嗎?

  「終於回來了。」

  聽到這句話,李善好笑的看了眼湊過來的張文瓘,這小傢伙臉上沒什麼欣喜。

  一個多月前,崔信就回朝了,帶走了李昭德,而張文瓘卻死皮賴臉的留在代縣,玩的不亦樂乎……在長安,還有那麼多長輩管著,在代州,誰能管得了他?

  不過,張文瓘所謂的玩也是有價值的,幫了李善一個大忙。

  「懷仁兄……」張文瓘乾笑幾聲,「這兩日尚需修養,等你拜會崔府的時候……記得帶上小弟。」

  李善忍不住笑出聲了,張文瓘的父親張虔雄任陽城令,武城張氏在長安的故舊姻親不少,但關係最近的是崔信的妻子張氏,也是張文瓘的嫡親姑姑。

  張氏雖然對李善這個女婿很滿意,但對侄兒張文瓘……誰讓這廝吃裡扒外呢,一次次替李善和表妹暗通款曲。

  前方有探路的斥候回報,臉上帶著一塊大疤的范十一驅馬疾奔而來,「郎君,中書侍郎西河郡公、郢國公並駙馬都尉霍國公在長樂坡相迎。」

  張文瓘嘖嘖了兩聲,小聲說:「好大的排場,懷仁兄……自建國以來,除卻秦王,再無這等場面。」

  的確,大勝而歸,朝中當遣重臣出迎,最開始是李世民平定西秦,聖人李淵以宰輔陳叔達、裴寂在長樂坡相迎,之後洛陽大戰、洛水大捷,出迎的人不同,但都是在長樂坡。

  其實也正常,畢竟李唐一朝,諸次意義重大的大戰,基本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來的,李孝恭倒是有這個資格,可惜被誣告謀反,灰溜溜的滾回長安,自然無此待遇。

  所以,在洛水大捷之後,再一次出現長樂坡出迎,雖然這次沒有宰輔,但兩位中書侍郎,一位駙馬都尉,而且挑的還都是和李善關係友善的,顯然是刻意安排。

  宇文士及和李善結交最早,柴紹夫婦和李善的關係最深,而西河郡公溫彥博奉命巡視代地,和李善關係也不錯,而且此次大戰,溫邦也在顧集鎮寨堡內呢。

  李善沒有登上馬車,而是在曲四郎的幫忙下騎上一匹高頭大馬,一行騎兵緩緩通過了灞橋。

  長樂坡處,遙遙望見出迎眾人,想起此次李善三破突厥的豐功偉業,年輕的張文瓘不由低低道:「大丈夫當如是。」

  那一日,李善啟程離開代縣,自永康縣公李靖以下,幾乎所有的屬官、將校、吏員匯集一堂,為李善送別。

  那一日,啟程的車隊、騎兵被匯集而來的民眾擠的水泄不通,張文瓘親眼所見,年邁的宿老抖著手親自斟酒,以謝邯鄲王護佑代地之功。

  離開代縣,一路南下,張文瓘發現,幾乎每到一處,李善都受到極其隆重的款待,不管是底層的民眾,還是城內的居民,甚至高高在上的門閥,無不稱道。

  張文瓘記得,那日在太原,幾乎所有的門閥都遣派子弟來迎,太原王氏設宴,溫氏、郭家都有名士相陪,其中郭家的一位子弟如此評價,代地乃至河東,幸有邯鄲王,故興之。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評價不算誇張,李善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恢復代州的興盛,商路的開拓激活了整個河東道,他改變了大唐和突厥之間的戰爭局面,將戰線推到雁門關外,使得河東終於有平靜的歲月。

  的確不算誇張,因為歷史上這個時候,唐朝還是將軍隊主力放置在并州,頡利可汗甚至聯合突利可汗破關而入,要不是李世民玩了一出反間計,突厥很可能會飲馬黃河。

  「懷仁瘦了。」第一個開口的宇文士及沒有去說那些套話,「頗見風霜之色。」

  養了兩個多月的傷,李善早就恢復過來了,但這場戰事施加在他身上的影響,或許此生都不會褪去。

  「明年就要加冠了嘛。」柴紹笑著如此說,細細打量,雖依舊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但身為名將的柴紹卻敏銳的察覺到那一抹笑容中的銳利。

  「四郎來信,懷仁看似如玉,戰陣之中,鋒銳如劍。」溫彥博看向李善身後的蘇定方、王君昊等人,輕聲道:「陛下傳令,今日為懷仁設宴誇功,定方、君昊一併赴宴。」

  李善有些驚訝,雖說此次大破突厥,意義非凡,但這樣的待遇還是太過隆重,或許是對自己自請回朝的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