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知道是否開戰,但長安城的氣氛立即緊張起來,秦王府左右六護軍府均清點士卒,整頓軍務,積極備戰。閱讀
「若只是秦王府出戰,糧草無虞。」長孫無忌看著帳冊搖頭,「但若抽調府兵,缺額不少。」
「仲謐那邊是否能抽調糧草?」薛收皺眉苦思,「他是陝東道大行台度支郎中,檢校左丞。」
仲謐指的是于志寧,兼任秦王府從事中郎。
長孫無忌不置可否,嘆道:「可惜鄖國公已逝。」
鄖國公即殷開山,曾任李世民長吏,隨其平薛仁杲、王世充和竇建德,向來為李世民副手,可惜年初征伐河北,病逝途中。
殷開山時任陝東道大行台吏部尚書,很有實權,病逝後東宮得手,如今陝東道大行台內部亂的很,秦王府代表屈突通、于志寧都不得勢。
一日忙碌下來,長孫無忌伸了個懶腰,起身準備回府,心裡還在盤算,突厥已攻入并州,分兵攻打原州、靈州,這已經隸屬於關內道了。
是戰是和,總應該出個結論了吧。
「輔機。」
長孫無忌腳步一頓,笑著拱手:「客師兄。」
李客師的妻子長孫氏是長孫無忌的堂姐,兩家一向來往頻繁。
兩人客套了幾句,踱過來的高士廉笑著說:「聽說給李善下了帖子?」
「呃……」長孫無忌臉一黑,勉強笑道:「大郎下的帖子……」
落馬援手,這是過命的交情,長孫沖已經正式登門致謝,回頭又下了帖子請李善赴宴……長孫無忌也挑不出錯來。
想想就堵得慌,長孫無忌覺得還是遲點回去的好.
而李客師想了想……加快了腳步,一出門就吩咐隨從,「告訴四郎,李善今日赴宴長孫家。」
等李楷火急火燎的趕到長孫家的時候,正巧看見隔壁人家的下人忙的不可開交。
「李郎君請。」長孫家的門房一邊帶路,一邊解釋道:「隔壁是裴相府,不知為何,午後就鬧騰起來了。」
李楷咳嗽兩聲,「賓客已至?」
「賓客已至一刻。」門房不動聲色,心想好像這位是不請自來的。
還是晚了一步……李楷耐心的刺探了幾句後鬆了口氣,他真怕李善赴宴,還沒進門就撞見了隔壁的李德武。
李楷嘴角動了動,正要往裡去,突然聽見喧鬧聲傳來,側頭看去,隔壁裴府一位下人神色欣喜,正在發放賞錢。
隱隱聽見弄璋之喜的恭賀聲,李楷加快了腳步,一直走到正堂處,笑著拱手道:「今日不請自來,唐突了。」
在場的除了李善之外,都是長孫家、高家子弟,長孫沖笑著致歉,「是小弟疏忽,忘了德謀兄,還請勿怪。」
請李楷是理所應當,因為他是李善和秦王府之間的媒介,但不請也說得過去,今日在場的都是長孫家、高家子弟。
寒暄幾句坐下,李楷就在李善身邊坐下,心想今日的確要怪長孫沖,不然李善也不會尷尬至此。
李善舉起酒盞看向李楷,「德謀兄,勿需多言,小弟記下了。」
兩人對視了眼,一飲而盡。
生怕自己撞上李德武而身份泄露,因此急急趕來,李楷堪為良友……李善心裡百感交集,他也沒想到,下了馬車後,側頭就看見裴府大門,甚至還和吳忠對了下眼,欣賞了下那廝驚駭欲呼的神色。
雖然李善今日為賓客,但並不喧賓奪主,少有開口,只靜靜傾聽。
在座的長孫某、長孫嘉慶、長孫祥、長孫沖、高履行、高至行等人高談闊論,都是秦王府一脈,自然討論的是當今最急切的話題。
突厥南下,是戰是和?
這個話題在外間、民間並沒有傳播開,畢竟每年突厥都要南下,但這個話題在高門大戶子弟中並不是什麼秘密。
很讓李善意外,基本都是選擇求和,秦王府子弟都這麼孱弱嗎?
但聽得久了,李善也懂了,人家突厥號稱控弦四十萬,隨隨便便就能組織起十萬大軍南下,每年至少兩三次,而且還扶持了劉黑闥、苑君璋之類的軍閥。
總之一句話,此刻的李唐還處於蹲著抱頭挨揍的處境。
「李兄如何看?」
聽高履行如此問,眾人都看了過來,李善推辭道:「軍國大事,有幸聆聽,怎敢妄言。」
長孫某是長孫順德的長子,向來倨傲,而且又比長孫沖等人長了一輩,嘲諷道:「東山寺向來精修閉口禪。」
長孫沖、高履行均面有不渝之色,這件事在秦王府不是秘密,多有人知曉。
李善只笑了笑,並沒有接口……自己這段時日露臉露的夠多了,沒必要再發光發彩,難不成還怕隔壁察覺不到?
長孫某還要開口,外間有下人稟報,「適才來報,隔壁裴家娘子有弄璋之喜。」
「裴相孫子……不不,是外孫。」
「不容易啊。」
七嘴八舌的討論聲中,長孫沖摘下腰間玉佩遞過去,笑道:「待得滿月,必上門恭賀,這塊玉佩送過去吧。」
所謂弄璋之喜,本就是指玉器。
「倒是沒聽說過如此報喜……」李善低低笑道。
隔壁座的李楷擔憂的看了眼過來,一般來說,報喜都是以夫家為主,而今日卻是以女方為主。
李善舉杯笑道:「德謀兄,且盡飲……裴家娘子,裴家娘子……想必他日子也不好過。」
李楷陪了一杯,默不作聲,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李家裴氏,裴家娘子是未出閣的稱呼,這隱隱有貶低李德武的意味。
去年破鏡重圓也是長安高門大戶議論的重點話題,一番議論後,長孫某看向了李善,「李兄還要修閉口禪?」
李善冷笑兩聲,搖了搖案上的空酒罈,「長孫兄,酒可盡飲否?」
下人立即送來了一壇酒,李善自斟自飲,又是三碗酒下肚,臉頰微紅,手撐著席榻起身,踉蹌幾步,似倒非倒。
「是戰是和,此為軍國大事,何能一言決之?」
「但此等大事,謀劃已久,如今倒是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李善俯身端起酒碗,腳步搖晃,「突厥年年南下,為何今歲大舉入寇?」
「可是因為河北劉黑闥復起?」高履行高聲問。
「正是如此。」李善晃晃悠悠走到長孫某席前,「劉黑闥復起已近兩月,但關中並無出兵之意,且聖人調齊王回關中,此為何意?」
「洛水大戰,劉黑闥率千餘殘部北逃,如今復起,必有突厥插手。」
李善一口飲盡碗中三勒漿,李楷脫口而出,「突厥萬騎入河北……兩個月前,已窺突厥有大舉南下之意。」
「秋風未動蟬先覺……」李善又倒了碗酒,「貴人早已窺見此時,所以按兵不動,收斂兵力,以備突厥。」
「去歲末購糧,四錢斗米,而兩個月前,斗米漲至六錢,如今已至八九錢。」
高履行一拍桌案,醒悟道:「必是朝中儲糧以備戰。」
「還記得上次在酒樓,何人提起……李大恩……」李善已然有些口齒不清了。
「李大恩?」長孫沖聽得懵里懵懂。
「定襄郡王李大恩,上奏突厥饑荒,可擊苑君璋,可惜敗北身亡。」李楷朗聲道:「所以,今歲秋時突厥大舉南下,乃必然之事。」
廳內一時寂靜下來,在座的雖然都是年輕一輩,但都是世家子弟,知道李善雖然酒醉,但說出的話前後條理明晰,邏輯無錯。
高履行暗暗心驚,如此人物,真不愧秦王讚許。
長孫某呆呆的想了半天,突然問:「是戰是和?」
「噗通。」
李善終於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上,勉強睜開朦朧睡眼,「能戰方能和,以戰迫和……」
「李兄,李兄?」
李楷疾步趕過去正要扶起李善,後者已然睡倒,喃喃道:「我醉欲眠君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