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跋扈

  雁門。Google搜索

  偌大的廳內,清幽的尺八吹奏聲響起,片刻後側面的樂師用力撥弦,琵琶重響如同鼓槌,隨後五指輪旋,撥若風雨。

  隨著樂聲,三五女子翩翩起舞,斜斜臥在榻上的大漢眯眼細看, 右手還隨著節奏在腿上拍打。

  這大漢身材魁梧,眼若綠豆,面如鍋底,一圈絡腮鬍,他便是如今駐守雁門的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 爵封江夏郡公。

  「郡公, 馬邑來信。」

  看了眼親衛, 李高遷揮手, 舞女收勢,樂聲暫止。

  李高遷有些惋惜,嘆道:「北地女子雖善舞,終究遜了一籌,少嫵媚之姿,更無詠樂之能。」

  李高遷雖然是晉陽老臣,但並不是北人,出身西岐州,距離河南並不遠,最好歌舞,後客游太原,得李淵信重,擒殺高君雅、王威有功,才得以封爵。

  其實李高遷壓根就不想待在代州這個鬼地方, 雖手握兵權,但隨時都可能面對突厥的來犯……若是留在長安,平日上朝,五日一休,閒暇時去平康坊飲酒賞樂,豈不快哉?

  說到底,李高遷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若是有,除卻攻長安之外,李唐立國抵定天下的幾場大戰,他都沒有參與。

  但無奈如今東宮勢微,太子嫡系在外領兵的大將太少,李高遷只能苦悶的留在代州熬日子。

  接過信件拆開看了眼,李高遷就隨手丟下,嗤笑道:「高滿政當年乃劉武周帳下重將,與宋金剛齊名,此次投唐,不過情勢所迫……若某出兵,高滿政驟然復叛變,如之奈何?」

  一旁的親衛不敢反駁,只唯唯諾諾。

  可能覺得這說辭有點說不過去,畢竟高滿政斬殺馬邑突厥兵,還親手斬苑君璋一子,李高遷又補充道:「只要雁門在手……」

  話未說完,門外傳來喧鬧聲,李高遷眉頭一皺,還沒來得及開口,便見一人大步入內,幾個將校竟不敢相攔。

  來人身材身材矮小,鬢髮花白,卻雙目如電,有凜然之威,眼角餘光掃了掃廳內,歷喝道:「敵軍壓境,戰事已起,爾卻帳下觀歌舞,如何對得起聖人重託?!」

  已經起身準備見禮的李高遷面色陰沉,冷笑道:「久聞弘農郡公跋扈,今日親眼所見!」

  「弘農郡公欲建功立業,難道竟不知,某受聖人重託,駐守雁門!」

  老子只管雁門,雁門之西那是朔州,管我屁事!

  來人登時是氣炸心肝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就是受李淵之名經略馬邑的代州司馬兼崞縣令劉世讓,所謂的弘農郡公是他前些年的爵位,不過去年已經被削爵。

  劉世讓自然聽得懂隱藏在這句話下的嘲諷,不僅僅是嘲諷他的失爵,更是嘲諷他為了復爵,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某受聖人囑咐,經略馬邑。」劉世讓一字一句道:「如今苑君璋引萬餘突厥兵自雲州南下入朔州,若馬邑不保,突厥必攻雁門。」

  李高遷緩緩坐了回去,漫不經心道:「雁門在手,突厥難以破關,河東道乃本朝根基所在……」

  劉世讓強自摁耐心頭火氣,「往年突厥借道馬邑,破雁門,襲擾河東道。」

  「但如今馬邑投唐,突厥此來,以苑君璋為首,必然為攻占馬邑,當不會精銳盡出,此前兩戰,一勝一平,如若雁門出兵,當有勝算。」

  看李高遷無動於衷的模樣,劉世讓喘著粗氣,揚聲道:「或江夏郡公守雁門,遣部將隨某出關!」

  這句話看似是在示弱,你可以不去,但需要出兵……但李高遷久駐代州,如何聽不懂這句話的威脅。

  劉世讓在河東北地的威望極高,幾度抵禦突厥,如今李高遷帳下的部將,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劉世讓的舊部。

  這是在警告李高遷,你不出兵,信不信老子一樣率大軍出雁門!

  李高遷冷冷盯著劉世讓,在心裡來回盤算,去年劉世讓與襄邑王李神符結仇,最終被削爵罷官……這老頭性情倨傲,眼高於頂,好不容易得以起復,心心念著都是建功立業,再復封爵,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自己還真未必攔得住。

  如果自己不動,部將隨劉世讓出關,若是敗北,那還好說,若是大捷……想都想得到劉世讓會在奏摺里怎麼寫。

  如果出兵,真的能勝嗎?

  真的能保得住馬邑嗎?

  李高遷有點懷疑,雖然此次南下只是萬餘突厥兵,而且還是以苑君璋為首,但也未必能擋得住。

  要知道自己出兵,勝了,大功必然是以劉世讓為首,敗了,自己未必有責任……但若是大敗,導致兵力不足,丟了雁門,太子爺未必能保得住自己。

  說到底,李高遷不是不知道馬邑的重要性,但他只會考慮對自己的影響。

  看李高遷那廝還猶豫不決,劉世讓冷笑道:「江夏郡公駐守雁門,責無旁貸,此為正理。」

  「某為代州司馬兼崞縣令,若足下不肯出兵,某即刻啟程,南歸崞縣。」

  這句話說完,李高遷霍然起身,惡狠狠的瞪著劉世讓,「此為私怨而壞國事!」

  劉世讓的意思很明顯,你不肯出兵,那我就率本部回崞縣……崞縣位於代州南側,靠近忻州,而忻州不大,再往南就是太原府。

  換句話說,劉世讓是在說,如果你李高遷不肯出兵,馬邑肯定會失守,接下來突厥必然借道馬邑攻雁門……那就拜託你江夏郡公一個人守雁門了,別指望我幫忙。

  李高遷也是久歷戰事的老人,如何不知道,現在攻馬邑的只是萬餘突厥兵,主要是因為名義是為苑君璋恢復故土。

  但如果馬邑被攻陷,攻打雁門的可能就不是萬餘突厥兵了……很可能是數萬乃至十數萬,去年突厥大約就是在這時候大舉來犯的。

  劉世讓放聲大笑,「足下亦知此為國事?!」

  「馬邑在手,突厥再難借道從容襲代州,河東全境得保,此方為國事!」

  李高遷咬牙切齒,言語幾乎是從牙縫裡崩出的,「傳令,擊鼓聚將!」

  劉世讓神色不改,卻暗暗鬆了口氣,如若真的鬧到與李高遷決裂,奪軍出關,縱然大勝也必遭指責。

  不過,如此闖入軍中,直面主將,逼其出兵,已經足夠跋扈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