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勾動心緒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任何事務的發展,都是從簡略開始,一步步完善,一點點添補,最後達到某種高度,或者徹底泯滅。

  無論如何,科舉制度,始終被公認為封建時代,最完善,最公平的選拔制度……雖然在唐朝,選拔出來的人才,絕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初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遠沒有明清時期那麼完善,也不是從一個童生開始,要連續闖過六關,才能身登皇榜,暮登天子堂。

  沒有考場也就罷了,連正經的主考官都沒有,批閱考卷的是吏部侍郎帶著一幹吏員乾的,對於他們來說,難度有點大。

  先將所有考卷的貼經題、釋義題審閱一遍,前者十五中十三,後者十中八,才能進行下一輪。

  但下一輪的難度就有高了……明算科是最簡單的,答案都提前備好了。

  明經科也稍微好點,畢竟說到底是進階版的釋義題。

  明書科……書法這玩意,判斷標準在哪兒?

  明法科……唐朝都沒正兒八經的律法,春秋斷獄嗎?

  當然,最讓人頭痛的是進士科,評價詩賦,實在太主觀了。

  一首詩,能不能得到青睞,很大程度不在於寫得好不好,而在於符不符合看詩人的胃口。

  就如同一些畫作,人都死了,名氣才漲起來,詩賦也一樣,問世的時候未必名揚天下,但作者死後,卻能流傳千古。

  吏部。

  「自然擇優選才。」吏部尚書封倫笑容可掬,「難道玄成信不過?」

  魏徵一時間找不到話說,總不能說自己打探知曉進士科沒錄李善,所以來問問。

  「聖人下詔行科舉事,為國儲才,難道太子有……」

  這句話一出,魏徵立即起身,略略施禮,轉身離去。

  看著魏徵的背影,封倫目光幽幽,沉默了一陣後召來吏部侍郎,「某去承乾殿拜會殿下,爾等謄卷吧。」

  吏部侍郎猶豫道:「那份……」

  「暫且擱置。」封倫心想,那位少年郎倒是真能折騰,不管什麼事,卷進去都很是引人矚目。

  就連赴考,都已經連續有三人前來拜訪了,要麼是世家子弟,要麼是太子心腹,要麼是秦王幕僚……

  承乾殿。

  「殿下不在?」

  「去禁苑走動走動。」迎出來的是房玄齡,笑著說:「杜公來的正好,在下正有事相詢。」

  封倫苦笑道:「不會也是為了李懷仁吧?」

  「哈哈哈,正是。」房玄齡大笑道:「如此人物,真的落榜?」

  封倫遲疑了下,「罷了,玄齡乃殿下左膀右臂,此事……若是克明在此,還真難以開口。」

  房玄齡愕然,這和杜如晦有什麼關係?

  「原本李懷仁名列榜單。」封倫第一句話讓房玄齡更為驚訝。

  接下來,封倫的話讓房玄齡幾乎無可適從,但立即知曉這是怎麼回事了。

  「克明叔父杜執禮前日登門,言李懷仁鋒芒畢露,回京後與太子心腹韋挺、魏徵相交甚密,隱隱有投入東宮之像。」封倫嘆道:「而且今日魏徵親至吏部,細詢此事……」

  細細打量著房玄齡的神色,封倫輕聲問:「可符殿下心意?」

  「殿下絕無此意。」房玄齡嘆了口氣,猶豫了下,低聲說:「原本杜執禮入天策府任兵曹參軍事……」

  「噢噢。」封倫做恍然大悟狀,「此為遷怒。」

  凌敬搶了杜淹的兵曹參軍事,所以杜淹遷怒與凌敬交好的李善……聽起來有點不好理解,但杜淹的確幹得出這種事,否則當年也不會和嫡親侄兒鬧的你死我活了。

  封倫頓了下,低聲問:「李懷仁真的會投入東宮麾下?」

  「絕無可能。」房玄齡給出了一個絕對意義的回覆,雖然他不知內情,但很確定。

  一方面在於李善當日遣派張文瓘急行赴京,密謀山東戰事,另一方面房玄齡隱隱察覺到了,李世民對李善的了解可能遠比自己要多得多。

  封倫鬆了口氣,笑道:「如此甚好,玄齡放心,必然登榜。」

  「懷仁詩文如何?」

  「一派風範,卓然大家。」

  「封公為國選才,自當公允。」

  「玄齡難道信不過老夫?」

  「若是信不過,殿下如何敢以重任相托?」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東征洛陽,戰事僵持不下,聖人李淵有撤兵之意,封倫急行回京,力呈局勢,終使李淵回心轉意,這才有了次年秦王掃蕩中原,一戰擒兩王的豐功偉績。

  在天策府內,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是最得李世民信任倚重的謀士,但兼任天策府司馬的封倫地位也相當高。

  就在封倫還在承乾殿和房玄齡敘談的時候,江國公陳叔達出了兩儀殿,正要回門下省,突然轉了個彎,繞到了吏部。

  聖人李淵正月初八已然定下,科舉事以門下省侍中陳叔達和吏部檢校尚書封倫主持。

  從頭到尾,陳叔達都沒插手,但明日就要放榜了,總要過去看一眼。

  「進士科九中八,為首者乃御史中丞孫伏伽。」

  吏部侍郎口齒清晰的將最後的結果一一呈報,陳叔達其實對此並不是十分在意,只略為聽聽。

  陳叔達眯著眼聽了會兒,開口問道:「進士科落榜何人?」

  吏部侍郎眼神閃爍,「李善李懷仁。」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李懷仁?」陳叔達訝然道:「他也是今年赴考進士科?」

  「是。」

  陳叔達此人持身公正,向來對事不對人,得聖人李淵重視,得太子、秦王禮遇,更因為不涉奪嫡事,行事並無太多顧忌,只略略一頓就命人將李善的考卷送上來。

  而陳叔達第二個性格特點是性情直率,堪稱剛烈。

  所以,當封倫從承乾殿回到吏部聽到下屬稟報後,臉色極為難看,自己想方設法將李善的考卷扣在手中,是有其用意的。

  此時此刻,陳叔達正在兩儀殿內,慷慨陳詞,「陛下,此等詩文,可堪傳世否?」

  「為國選才,如此詩文,卻遭斥落,何以服眾?」

  斜斜靠在榻上的李淵細讀長詩,漸漸的,身姿端正起來,口中不由吟誦,「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在長時間思索後,李善最終選擇的是孤篇壓倒盛唐的《春江花月夜》。

  不為別的,只因為陳叔達。

  原因很簡單,《春江花月夜》是陳後主所創,而陳叔達是陳後主的弟弟。

  一詩勾動心緒,這是李善在知道陳叔達主持科考事後才決定的。

  雖然陳叔達一直沒有插手科舉,事實上即使沒有他,封倫也不會真的讓李善落榜……但李善的選擇,的確起到了效果。

  至少,直接把事兒捅到了李淵面前。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