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縣之南十里處,坐在駿馬上的張仲堅回首眺望,縣城的城牆已經消失在視線之內了,他知道,更遠處,突厥騎兵將如蔽日烏雲一般滾滾而來。
「郡公,啟程吧。」
開口的是不久前上任的靈州道行軍長史黃門侍郎唐儉,張仲堅沉默的轉回頭,跟著大隊驅馬南下,身前身後,多有來回奔馳不停的唐騎。
張仲堅前隋入軍,奮戰十餘載,在遇見李善之前不過是個小小軍頭,不管是在誰的麾下都難以晉升,一方面是因為出身微末,偏偏又是江南人氏,在北地沒有人脈關係,另一方面是因為其長相醜陋。
呃,尉遲恭長的也不行,但人家出身名門,尉遲是北魏勛臣八姓之一,百年間族中多有建功封爵者。
這麼多年來,張仲堅一直盼著能手掌大軍,建功立業的機會,他也的確等到了,在李藥師與李懷仁之間,他堅定的選擇了後者,以至於現在處掌四萬餘大軍的靈州軍主帥。
但張仲堅心裡很清楚,自己能夠出任主帥,很大程度上是因緣際會,自己的資歷、戰功都並不能服眾,特別是在前段時間朝廷從十二衛體系抽調將領北上之後,要不是莒國公唐儉屢屢居中調和,並且支持自己,只怕軍心不穩。
但即使如此,此刻也已經軍心不穩,特別是靈州總管郭孝恪與天策府大將侯君集。
前者早就與張仲堅鬧翻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早在原州戰事時期郭孝恪上書彈劾李善就有了……那一次,時任隴州總管的郭孝恪丟了大臉。
而侯君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張仲堅應對突厥的策略不滿……他覺得,這位廣陵郡公不似魏嗣王、趙國公,或通軍略,但卻失膽氣。
都布可汗攜十萬大軍南下,渡過黃河後駐軍賀蘭山腳,斥候來報,帳篷如雲,牛羊數不勝數,有鋪天蓋地之勢。
一般來說,靈州的防禦是以靈武縣為核心,第一道防線布置在懷遠縣附近,也就是賀蘭山南側十餘里之處,此地能依長城而守,有一定的優勢。
倒不是說突厥騎兵不能突破長城防線,而是因為這時候的西北可不像後世那麼干,此刻的長安都號稱「八水繞長安」呢,以長城與幾道河流,唐軍很大程度上能削弱突厥騎兵大範圍的迂迴、包抄後路的戰術。
而靈武縣距離長城防線也不算太遠,在黃河東岸,清水溝、安樂河等三四支黃河流域的旁支都是在這兒匯入黃河的,唐軍主力駐紮附近,一方面因為可以以船隻運輸,糧草無虞,另一方面也能根據戰局隨時調整,支援前線。
就算突厥能不管長城防線的唐軍前鋒,也不管靈武縣的唐軍的主力,大範圍繞過去徑直攻擊靈州、會州的其他區域也不好使。
一旦繞過唐軍主力,就算是都布可汗也控制不住手下的兵力,大量的突厥騎兵肯定是散開劫掠,唐軍可不像後世的明軍、宋軍那樣缺少騎兵力量,說不得都布可汗的屁股就要被唐軍捅了。
更何況,突厥南侵主要的目的在於糧草、人口,而這兩樣都是要帶回草原的,而帶著這些,突厥騎兵的速度、靈活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他們不可能不考慮被自己繞過的靈武縣唐軍主力襲擊。
所以,不管是突厥還是前些年的梁師都,想要劫掠靈州、會州,甚至攻入原州,一定要將靈州軍擊潰,不然就不能放心的大搶特搶……而去年的幾場戰事,主要原因就在於襄邑王李神符、管國公任瑰的兩度敗北。
但這一次張仲堅沒有選擇靈武縣,而是在探聽到突厥會盟的消息後,就開始一步一步的使大軍後撤。
剛開始部將還沒發現,但不久之後張仲堅下令徵集民夫,在鳴沙附近依黃河建寨,偏師駐紮鳴沙還要南側的中寧。
這等於是說張仲堅完全拋棄了長城防線。
所以,以侯君集、郭孝恪為首的大批軍中將校都非常不滿,甚至私下評價張仲堅不類魏嗣王……呃,的確如此,李善在戰略上從來都是儘量掌握主動權,從來不會退避畏縮。
不過張仲堅的時間很多,他提前大半個月在知道突厥內亂平息的時候就開始動手了,以步卒、弓箭手等為主的唐軍主力後撤至鳴沙一帶,並且徵調民夫修建營地,靈武縣內的包括糧食、軍械在內的大量輜重也都運往後方,安置在鳴沙與中寧兩地。
呃,這也是靈州總管郭孝恪非常非常不滿的一大原因……郭孝恪調任靈州總管已經一年了,靈州府治就是靈武縣。
郭孝恪生性奢侈,仆妾器玩,都極盡鮮華,即使是在前線軍中,床帷器物也多用金玉裝飾,而在運力緊張的時候,張仲堅可不會調用車馬運輸這些玩意,要不是有唐儉說和,都要打起來了。
與此同時,張仲堅下令疏散靈武縣的居民,雖然因為此地常年曆經戰事,居民並不多,但也有數千戶之多,雖然唐儉勉力安置,但依舊惹出了不少亂子……這也是部將對張仲堅不滿的原因之一。
不過唐儉倒是看出了點什麼,張仲堅沒什麼資歷,戰功相對來說也不算卓著,但卻不是個沒有膽氣的人。
要不是張仲堅後台夠硬,而且在軍中也有如侯洪濤、何流等一批有魏嗣王背景的將校支持,即使有唐儉調和,只怕都控制不住靈州軍了……但即使如此,靈州總管郭孝恪也沒忍住,已經一封奏摺送去長安了。
也就是張仲堅選擇一直留在靈武縣,沒有先行撤回鳴沙,不然只怕軍中將校更是生疑……真怕這位廣陵郡公撒丫子跑了,那就操蛋了。
兩天前,突厥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在長城之外,四千突厥騎兵對陣兩千唐騎,雙方鏖戰一日,互有傷亡。
張仲堅親自率軍出塞,還射箭書送給都布可汗……兩人也算是熟人了,布下疑陣爭取時間後,張仲堅帶著最後一批數千騎兵迅速南下,去了鳴沙大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