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意料之外的建議
或許林灰本人還沒意識到他在IT領域上擁有的聲望和地位。
但胡欣作為一個記者對於這些卻不可能不清楚。
畢竟她最起碼的新聞敏感還是有的。
胡欣在發布稿件之前她決定儘量去考慮林灰的意見。
原本是沒必要有這個步驟的。
但胡欣卻覺得有必要傾聽林灰的意見。
無論是因為當下林灰的隱隱可見的地位還是那不可限量的未來都是促成胡欣這麼做的原因。
林灰迅速崛起的聲望以及快速累積的財富賦予了眼前林灰遠超過其年齡的話語權。
尤其是從小道消息胡欣可是聽說今年林灰可是傑青熱門候選人。
林灰大概率會評為今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
十大傑出青年這項榮譽最近幾年是比較沉寂和低調的。
至於為什麼沉寂了一段原因,據稱是因為該獎項廣受吐槽。
說是獲獎者是傑出青年,結果真正領獎者鮮少看到青年人。
反倒不少中老年人,就十分離譜。
現在是因為林灰過於突出又將十佳傑出青年這項沉寂有幾年的獎項搬出來了麼。
往年的獲獎情況雖然青年很少,但這也不怪往年安排的不妥當。
關鍵在於傑出青年的評選並不是僅僅看年齡和成績。
很多時候還要看多大程度助力社會。
至於助力社會主要看納稅額、以及公益方面的投入。
很多年輕人雖然納稅也算可以。
但助力公益什麼的根本沒那個念頭。
說起來林灰還真是異類,年紀輕輕居然有助力公益的心思。
額,剛聽到這個消息時胡欣滿腦子都是問號。
尤其是一開始聽到林灰在公益方面的投入達到一千萬的時候,胡欣都感覺有點難以置信。
一千萬干點啥不好,居然全捐了,跟錢有仇麼?
不過在胡欣現在看來,不得不說,林灰終究是棋高一著啊。
雖然涉及到林灰是傑青熱門人選這件事還只是小範圍內傳播。
但正所謂的無風不起浪。
小道消息不等同於假消息。
小道消息只是有時候只是為了試探各方人士口風而故意放出的消息。
但不管怎麼說,這條消息都隱隱約約地表達林灰進入了一些中上層人物的視線。
而且這些中上層人物對林灰還似乎很滿意。
不然也沒必要處心積慮為林灰一次又一次地搭台。
想想此次她接到採訪林灰的任務時被上級領導反覆交代此次專訪的重要性更是讓胡欣加深了自己的判斷。
如果說這些還不夠的話,胡欣還有別的證據。
但從此前她所手機到跟林灰有關的信息中,有這樣的兩條消息讓胡欣格外敏感:
首先是林灰在其以前搞得《HILL CLIMB RACING》這款遊戲裡的收費模式被有關部門樹立為遊戲收費規則的標杆;
其次是在今年堪稱史上最嚴一次#網的風暴下林灰此前比較擦邊的《人生重開模擬器》幾乎是貼著淨網的刀鋒以一次全身而退。
這兩條消息中第一條或許還可以說是誤打誤撞。
但是第二條的話沒有足夠強硬的背景做後台莫非林灰還能未卜先知不成?
總之胡欣覺得有兩條再加上先前的一些東西已經足以佐證胡欣先前的猜測了:
——林灰背景強橫,且有貴人助力。
儘管對這些情況心知肚明,但胡欣也只是看破不說破而已。
似乎也只能看破不說破。
林灰迅速崛起的聲望以及快速累積的財富已然無形中將林灰和普通人之間挖出無數道塹壕。
這種情況下,縱然是林灰真的存在著什麼背景以及貴人。
那也不是胡欣這種小人物能去動歪心思的。
縱然是林灰表現地再接地氣,不過嘛胡欣還是感覺實際上林灰和一般人之間的也會隔著很多無形壁障。
在這一堆無形障礙存在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了解林灰的真實想法都很難。
即便胡欣記者生涯堪稱是閱人無數,她也覺得有點捉摸不透林灰了。
甚至於她都有點不敢讓林灰察覺到她在琢磨他。
這個時候在林灰面前,胡欣覺得能充當傾聽者的角色就很幸運了。
……
林灰倒是沒胡欣心思這麼複雜。
林灰大致看了看胡欣所寫的內容。
不得不說,胡欣所寫的是很翔實的一篇報導。
不過就內容來看,林灰注意到官媒所著眼於報導的都是林灰在高中生涯的經歷以及未來發展方面的抉擇。
至於林灰所搞得算法只是提了個粗淺的框架,林灰所搞得正業尚且都是只提了個粗淺的框架而已。
至於林灰在遊戲開發方面所搞的副業那更是一筆帶過。
只是交代了一句:——「林灰在讀書的時候也不讀死書,會適度進行一些趣味性編程開發調劑下日常,據悉諸如《2048》《FLAPPY BIRD》等小遊戲就是林灰興致所至隨便鼓搗出來的作品……」
光就內容上看,胡欣描述的都很客觀。
但官媒的報導很克制,架不住林灰過往的事跡過於耀眼了。
儘管只是如此簡單的報導,林灰也能想像得到像這樣的報導如果被其餘媒體人注意到會產生怎樣的波瀾。
不過即便是會引起轟動似乎這種事情也是無法避免的。
當手中的財富在迅速積聚的過程中,林灰想不被外界注意到也很難。
林灰雖然終究還是要從幕後走到台前的。
而此次官方報刊的報導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契機。
因此對於胡欣的報導林灰也選擇去刻意藏拙。
……
林灰看了看跟他有關的描述並沒有踩坑。
於是對胡欣說道:「沒什麼問題,弄成你們的發刊要求排版,然後將直接按照這個發吧!」
聽了林灰的話,胡欣才放下心來。
胡欣接著說:「儘管這個對你的報導描述的都很客觀,但你過去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績還是太耀眼了。
我估計到時候報導推出之後還是會有很大的熱度。」
胡欣緊接著道:「如果伱有什麼想法的話,我覺得倒是可以稍稍利用一下這次熱度。」
林灰問詢道:「利用這次熱度??」
林灰:「你有什麼想法麼?不妨說說看。」
聽到林灰這樣的問詢,胡欣像是蓄謀已久一般,鼓足勇氣對林灰道:
「林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考慮出本書……」
胡欣和林灰算不上很相熟。
但關係也絕對談不上陌生。
甚至按照林灰超級宅的習性以及一貫待人接物時候的習慣。
胡欣反倒是林灰自重生之後面談時間比較長的異性之一。
如果林灰重生之後遇到的這些女人也排個優先級的話。
胡欣即便算不上很重要的優先級,但起碼也能算比較靠前的位置吧。
在這種情況下,林灰不大喜歡和胡欣出現一種自上而下的距離感。
胡欣和林灰以往的交談似乎也沒像現在這樣有著一層距離感。
反正林灰是從來不記得胡欣對其稱呼是「林先生」這般稱呼。
這種稱呼一時之間讓林灰有點錯愕。
是隨著林灰的進一步成長而進一步導致了一些本不應有的隔閡再次發生了麼?
誠然如此的話,那還真叫林灰有點領悟了一下魯/迅多年回鄉之後被閏/土叫「老/爺」時是什麼心情。
還是說胡欣之所以如此稱呼僅僅是因為「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從而表現出的程序性的禮貌。
如果誠然如此的話,那更是大可不必。
合理且能讓林灰有所受益的請求林灰一般是從諫如流的。
但不管怎麼說,自「林老闆」之後不倫不類的稱呼又增加了。
至於胡欣提出的「寫書」這一建議。
林灰設想過很多種胡欣可能向其提出的建議。
但從來沒想過胡欣會建議他出書。
額。。。
以前在了解到兩個時空存在著一定信息差很多前世時空存在的經典書籍在這個時空不存在的時候。
林灰也曾經興起過當文抄公搬書的念頭。
但隨著財富的迅速積聚和名望的迅速成長。
相關的念頭早就淡了。
雖然不能說類似的念頭完全消失了。
但關於寫書的想法基本上也算是被林灰無限期滯後了。
渾然沒想到此時胡欣在林灰面前又提到了「出書」這件事。
胡欣現在提出的這個建議還真是在林灰意料之外。
不過不得不說,除了苦逼兮兮的網絡寫手之外。
成功人士或者說標榜成功的人士確實是挺愛出書的。
林灰反問道:「出書?你的意思是說要我寫本書嗎?」
胡欣忙道:「不不不,您時間那麼寶貴,怎麼會讓你親自寫書呢?
只要您有這方面意向的話,你進行授權之後自然就會有人幫你寫、而你只需要把好關就行了……」
聽了這話林灰大概知道胡欣的來意了。
林灰問道:「你說代寫的麼,太不靠譜了。
我感覺那些代寫的水平高的基本也都被大佬收起來當秘書了。
至於剩下的人的水平,我估計你拿出些許實力來都能隨隨便便吊打那些人。」
胡欣眼前一亮,毛遂自薦道:「您要真這麼看得起我的話,我幫你寫也沒問題,反正最近一直在搞你的稿件,我是輕車熟路。」
林灰調侃道:「胡大記者,我倒是相信你的筆力,不過你是認真的麼?你不會拿我打趣吧?
我可從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出書』這件事聯繫在一塊呢?」
胡欣:「當然是認真的啊,剛好我最近一段時間也沒什麼事,在接受採訪你的任務之後,上級幾乎就把我手上原來的活都分出去了。」
林灰道:「你覺得我要出書是出什麼類型的書呢?
該不會是要我打著高考狀元的旗號賣教輔或者說打著GRAY FOREST的旗號賣從入門到入土的系列培訓書吧!」
胡欣笑了:「林先生,,你真會開玩笑!
打著你的名號賣教輔或者資料書那純粹是大材小用。」
林灰:「哦,那你倒是說說我出什麼樣的書不算是大材小用呢?」
胡欣道:「我倒覺得林先生直接依據你最近的經歷搞出一本類似於自傳/自述經曆書一定會超級火。
畢竟給我的感覺是你最近的一段經歷相當富有傳奇性的。」
林灰搖了搖頭:「這你就謬讚了,不至於說什麼傳奇性。」
不待胡欣回答,林灰接著道:「即便是真的有傳奇性就這麼二十多天裡發生的事情頂多是多寫幾篇文章罷了,就這麼幾篇文章即便是最後搞成一本書恐怕也會給讀者湊數之嫌。」
真實原因是林灰覺得傳記什麼的沒必要啊。
才18就出版一個類似於自傳式的東西豈不是太過於妖孽了。
畢竟才剛剛十八年的人生寫傳記完全沒必要啊。
胡欣:「我倒不這麼覺得。」
胡欣道:「是這樣的,在最近對您進行採訪的過程中,我們還是跟蹤了解了很多和你有關的信息的。
和你有關的信息雖然概括起來說沒啥好說的,但很多細節之處可是能夠深入挖掘的。
將這些內容深入挖掘之後,再輔以一定的故事性。
我相信還是可以很容易搞出幾十萬字的內容的。
最起碼編成一本內容翔實的書是沒什麼問題的。」
林灰:。。。
林灰疑惑地問道:「不斷深挖細節,你確定這樣的文章寫出來不會最後搞成紀實文學?」
胡欣道:「額,這倒不是問題,很多紀實文學也有不錯的銷量。
只要人物本身有強大的號召力,即便是書籍很像是紀實文學也絲毫不用擔心銷量問題。」
林灰反問道:「按照你的說法,如果出書,書最終成績還是要靠我個人的號召力。
既然最終是依仗個人號召力,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出書呢?」
胡欣有點不是很理解林灰的邏輯。
出書不都是依靠個人號召力去賣麼?
就算是寫教材沒那個人背景或個人號召力寫出來的教材估計也只能當墊桌角的。
更何況現在智能設備發展地這麼快。
電子書在個別設備上也能收穫到很類似於紙書的體驗。
很多時候消費者為免於麻煩直接入電子書了。
這種情況下,想要指著消費者為紙質書買單。
沒點個人號召力怎麼能行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