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毫無波瀾的戰事
雖然陳墨對義大利宣戰了,但他並不是想現在就開始打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且義大利人的軍事戰爭能力過於費拉不堪,除非德國全面介入戰爭,並且全力支援義大利,否則的話這場戰爭所能夠影響的也就只有衣索比亞和周邊兩個義大利的殖民地了。
畢竟,義大利和埃及之間還隔著地中海,並沒有陸地接壤。
而在蘇伊士運河被截斷的情況下,義大利想要從本土支援衣索比亞戰場,除非他們願意繞過整個非洲或者橫穿整個中東,不然的話他們甚至無法踏上非洲大陸。
所以在這場戰爭中,埃及是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的。
按照陳墨的預計,想要擊敗義大利在衣索比亞的軍隊,事實上只需要已經經歷過戰爭淬鍊的那兩個裝甲集團軍,配合衣索比亞軍民,完全有能力擊退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侵略軍。
但這顯然不符合陳墨的利益,他要的是打出一個揚眉吐氣、威懾四方的驚人戰績,而不是被說成是埃及和衣索比亞軍民付出巨大犧牲才趕走侵略者。
儘管之前埃及裝甲部隊已經打出了足夠驚人的戰績,可這在陳墨看來還不夠,畢竟軍隊素質再高,裝備再先進,沒有足夠的規模也就無非只是自保而已。
埃及之前有四十萬軍隊,這次支援衣索比亞動用的兩個集團軍,已經占了埃及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這顯然不夠震撼人心。
畢竟說出去動員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軍隊,承受了大量傷亡才將侵略者趕走可遠遠談不上威懾其他國家。
所以陳墨這才會出動航母和死靈軍團,並且正式對義大利宣戰。
這樣一來,除了陳墨可以對全國進行戰爭動員,擴大軍隊數量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可以名正言順的動用死靈軍團並且進攻義大利的殖民地了。
說到底,支援他國抵抗侵略,和本國直接參與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前者只能在衣索比亞境內作戰,而後者則可以對所有義大利的勢力範圍展開全面進攻。
這不僅僅只是局限義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如果陳墨願意,並且埃及海軍有足夠的投送能力的話,他甚至可以直接進攻義大利本土。
當然,陳墨對進攻義大利本土現在還沒什麼興趣,他真正想要的是義大利在非洲的兩塊殖民地。
所以他才會出動自己的死靈軍團,為的就是速戰速決,造成足夠的既定事實,同時也打出一份足夠震撼的戰績。
死靈軍團的出動並沒有辜負陳墨的期望,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死靈軍團便攻陷了義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厄利垂亞。
並且配合衣索比亞境內的兩個裝甲集團軍,將義大利人在衣索比亞北部的軍隊全殲。
而在完成了對北路義大利軍隊的作戰之後,死靈軍團並沒有繼續進攻,只是占領了厄利垂亞。
而兩個裝甲集團軍則又掉頭南下,配合衣索比亞的軍隊一起向南路的義大利軍隊發起了攻擊,打的他們節節敗退。
在英國派人調停這場戰爭之前,兩埃聯軍的兵鋒已經推進到意屬索馬利亞境內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干涉和調停,義大利人在北非的軍隊被全殲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面對著埃及人如此恐怖的攻勢,以及那支雖然駐紮在厄利垂亞,但卻依舊令人感到恐懼的死靈軍團,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在重新評估埃及這個國家所能帶來的威脅。
此時的義大利可謂是狼狽不堪,畢竟入侵非洲小國結果被打的抱頭鼠竄不說,在違反國際公約動用毒氣彈的情況下還沒有取得勝利,這足以讓所有人都見識到義大利的軍隊究竟有多麼的費拉不堪。
在這樣的局勢下,墨索里尼做出了最後的垂死掙扎,派出海軍進攻埃及本土。
他原本想要打通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從而派出增援部隊,但此時還不想和英法開戰的墨索里尼只能退而求其次,攻擊埃及本土來實現迫使埃及投降的想法。
在墨索里尼看來,埃及人必然是動員了自己全部的精銳去支援衣索比亞人才能取得那樣的戰績,此時埃及本國應該是極為空虛的,自己派出的軍隊一定可以占領開羅,逼迫埃及投降。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義大利海軍派出的艦隊在出航之後,便在海上消失了。
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英法派出了自己的艦隊前去搜尋,結果除了在海面上找到了一片浮屍和一些漂浮殘骸之外,什麼也沒有發現,就連一個倖存者都沒有。
這在為整個國際社會又添了一筆談資的同時,也讓墨索里尼更加下不來台了。
此時此刻的義大利簡直就像是一個小丑,不僅暴露出了自己軍隊軍事實力的拉胯,更讓世界各國見識到了義大利人的不靠譜。
畢竟,陸上打不贏還可以說是埃及陸軍太強,死靈軍團過于震懾活人,但在海上一整支艦隊消失,連個消息都傳不出來,就未免太讓人覺得驚訝了。
總不能說,這支義大利艦隊遭遇的是海怪,整個艦隊瞬間便被摧毀了吧?
於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墨索里尼儘管萬般不願,也不得不接受了英法的調停,希望能夠和埃及停戰。
面對英法的調停,陳墨硬是等到自己的軍隊徹底攻占了意屬索馬利亞之後,這才慢吞吞的宣布接受調停,並且讓軍隊停止了進攻。
之後的停戰談判可謂是一場漫長的拉鋸和扯皮,義大利人顯然不想承認戰敗,各種威逼利誘,想要將戰場上沒拿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拿回來。
但是這對於陳墨來說卻是毫無用處,他近乎完全油鹽不進的態度,以及堅持維持現有占領區域的要求,令義大利完全拿他沒有辦法。
說到底埃及現在是戰勝方,對義大利雖然談不上予取予求,但也不可能讓義大利戰場上沒得到的東西從談判桌上拿。
尤其是英國作為埃及的盟友,此時也不希望看到義大利影響自己在非洲的利益,轉而支持埃及,最終令義大利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已經被埃及占領的殖民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