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技術交易

  第276章 技術交易

  「我的上帝,那些埃及人是怎麼造出這種怪物的?」一名工程師圍繞著擺放在自己面前的坦克,連連發出驚呼,更恨不得整個人都貼到坦克身上去研究:「明明裝甲厚度只有不到70mm,卻能夠抵擋六磅炮的直射,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另一名工程師正在翻看著隨坦克一起送來的說明書,聽到同事的疑問,將說明書翻到了裝甲相關的那一頁,仔細的閱讀了一遍上面的說明才恍然大悟的說道:「埃及人採用了傾斜裝甲,雖然厚度只有不到70mm,但是因為斜角的關係,炮彈實際所要穿透的厚度卻超過120mm,難怪他們的坦克的防禦力如此出色!」

  得到同事的提醒,趴在坦克上的工程師這才注意到,埃及坦克的正面裝甲幾乎都是大傾角的斜面,只有側面和後部裝甲是垂直的。

  而傾斜裝甲的原理他只是在腦子裡稍微計算了一下三角函數,便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這真是天才般的創意!難怪他們的坦克可以做的這麼輕!有了傾斜裝甲,他們完全可以用更薄的裝甲實現相同的防禦!」趴在車上的工程師顯然對這種設計大為讚賞。

  傾斜裝甲的設計雖然說原理簡單,但有的時候搞設計最難得並不是原理和技術,而是那靈光一閃的創意。

  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還在用垂直裝甲的時候,領先一步使用傾斜裝甲的設計,這就是一種領先世界的天才思路與創意。

  「這些埃及坦克的裝甲好奇怪,他們似乎用的不是鋼材,而是什麼多層複合材料。」此時另一名工程師正在坦克內檢查坦克的裝甲,在仔細的研究了一下這輛坦克的裝甲,又核對了一遍手上的技術資料後,他發現了這輛坦克所使用的複合裝甲。

  複合裝甲的概念在這個時代還沒有被提出來,所以無論是戰列艦還是坦克,用的都還是均質鋼,最多進行一些煅燒、碳化之類的加工工藝處理,並沒有人有複合裝甲的概念和想法。

  但埃及的坦克因為有著陳墨的命令以及那些最早被他從「生化」世界帶出來的技術人員,從一開始他們就捨棄了均質鋼的路線,而是在研發複合裝甲。

  雖然這個時代受限於工藝和科技發展的限制,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複合裝甲造不出來,但搞一點符合這個時代科技水平的簡易複合裝甲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尤其是有著「生化」世界技術人員的幫助,埃及的工業技術水平提升的很快,雖然規模受限於國家發展速度沒有提上來,但得到了「生化」世界科技加持的埃及的工業技術水平可是一點都不低的。

  「多層複合材料?那是什麼?」趴在坦克外面的工程師聽到坦克裡面的人這麼說,頓時好奇起來。

  「按照埃及人提供的資料,好像是在兩層合金鋼裝甲中間填充了陶瓷和玻璃纖維材料,不過他們並沒有寫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註明了這樣做可以讓坦克減重。」一旁抱著說明書的工程師再度翻閱了手中的說明書,查到了關於複合裝甲的內容。

  「哈哈,埃及人應該是沒有足夠的鋼鐵來造坦克裝甲,所以才想出這種用其他材料填充夾層的方式,大英帝國富有四海,完全不用考慮這種問題!」趴在坦克上的工程師幾乎想也沒想就做出了判斷,畢竟在他看來世界上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國家都不值一提,更不用說幾年前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埃及。

  聽到同事這麼說,其他兩個工程師也沒有多想,英國人骨子裡的傲慢讓他們根本懶得去細思為什麼埃及人會用複合裝甲,只是腦補了一個原因便自認為是合理的解釋。

  不過他們有一句話倒是說對了,埃及確實沒有足夠的鋼材來製造坦克。

  雖然埃及本身也算是資源豐富,但製造坦克所需要的並不僅僅只是鐵或者鋼,而是合金鋼。

  以製造軍艦裝甲用的鎳鉻合金為例,就需要在鋼材中添加鎳和鉻,以及其他各種元素,以提升鋼材的性能,並且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工工藝處理,這才能夠使得材料達到製造軍艦的要求。

  日本人建造大和號的時候,就是因為自身的金屬加工工藝不行,才耗費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從德國購進15000噸水壓機以及3台70噸酸性平爐,從而能夠製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裝甲鋼板(大和號主炮塔使用)在內的大型鍛造件。

  而日本當時都沒有這些設備,可想而知埃及也是一樣。

  所以陳墨面對英國人希望得到埃及坦克技術的要求,也同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英國需要幫助埃及升級造船能力,建設全套的配套設施,讓埃及具備自行建造戰列艦級軍艦的能力。

  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埃及建立東方貿易航線,從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向埃及出口大量的鐵礦石、優質煤炭和天然橡膠。

  另外,兩國之間基於陳墨之前和喬治五世簽訂的技術合作協議,英國還需要幫助埃及建立航空工業體系,讓埃及擁有生產飛機的能力。

  而作為交換,埃及則需要向英國人提供其先進的坦克技術。

  乍一看,英國人好像吃了虧,畢竟又是送造船廠,又是送航空工業體系,還要大量出口資源給埃及,結果只是換了一個坦克技術,這顯然怎麼看怎麼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但是仔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英國人在這件事上並沒有虧。

  因為埃及需要向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大量進口資源,而這個時代的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可都是英國人的地盤。

  而且埃及進口資源,也是需要付錢的,這樣大筆的資源進口,無疑交易額也是巨大的。

  這對於剛剛經歷了大蕭條之後,國內經濟疲軟的英國來說,可是一個大好消息。

  有了這筆出口貿易賺到的錢,英國國內疲軟的經濟和財政,總算是可以回一口血了,英國人又怎麼會不願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