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珠海的路上,隋波一直在思考國內零售連鎖行業的現狀。
對於易趣的B2C業務而言,
除了起家的IT和圖書等主要經營的品類外,接下來重點發展的品類,就是手機和家電(大家電及白色家電)。
目前易趣的3C中最核心的IT品類(電腦、外設、軟硬體),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期。
這是受到目前國內IT產業發展規模所限制的。
只能是跟著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增長趨勢……
而且這還牽扯到,和各IT廠商原有經銷渠道的博弈。
以當前的中國用戶消費習慣,電商的市場份額,目前只能占到零售市場總量的5%左右……
所以,易趣想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就必須要繼續擴充品類。
整個3C產品分為大家電、數碼通信、IT。
IT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
其中電腦市場624億;顯示器,多功能一體機,刻錄機以及外部磁碟存儲系統等外設市場規模剛剛過百億。
數碼通信市場規模更小,接近200億:
其中數位相機市場29.3億;數碼攝像機市場31.4億;MP3播放器市場15.55億;PDA市場58.56億元,快閃記憶體盤市場10.73億;移動硬碟市場19億……
手機通訊市場當然是另一個重點品類,市場規模高達1200億!
但是,大家電的體量依然是最大的……
一年的總盤子有接近2000億!
畢竟家電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隨著中國房地產進入「黃金十年」的發展期,家電產品也是用戶的剛需!
至於其他品類:
圖書整個市場體量太小,百貨品類價格低……
所以,隋波在完成了易趣在全國的物流中心的初步布局後,就決定進入家電領域!
就像之前他曾計算過的:
如果能夠搶在國美、蘇寧等零售連鎖巨頭,還沒有形成氣候的時候。
搶先(同步?)進入家電領域,「以打促和」,就可以在前期形成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面,和這些零售巨頭們,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勢力範圍劃分。
京東在前世進軍家電品類時,被零售連鎖巨頭們「圍毆」,打得那麼辛苦……
歸根結底,就是當時京東弱,蘇寧和國美實力強!
要不是網際網路是時代的大趨勢。
要是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還真不好說,京東能不能突圍出來……
從1999年起,國美走出帝都,開始布局全國,中國家電市場,可謂諸侯混戰,群雄爭霸。
其中,在帝都,除了國美電器,還有大中電器;
在金陵,有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和金太陽;在魔都,有永樂電器;在泉城,有三聯商社……
其他各個省市的零售連鎖巨頭們也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戰。
到了2004年。
經過了幾年在全國範圍內,快速開店的跑馬圈地後,在家電零售領域,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大中五強爭霸的局面。
國美排第一,銷售額230億,門店197家;
蘇寧第二,銷售額91億,門店123家;永樂第三,銷售額82.67億,門店108家;五星第四,銷售額73億,門店120家;大中第五,銷售額64億,門店70家。
其中國美無疑是一騎絕塵,氣勢極盛!
現在這個時間點,也非常特殊。
正值國美借殼上市,老黃套現出了大量資金,即將開啟瘋狂併購之路的前夕。
正是他接連收購永樂、大中,從而引發了行業大洗牌,並最終形成「美蘇爭霸」兩大零售連鎖巨頭競爭的格局。
也開啟了連鎖零售行業的「黃金十年」!
舉個例子:
在2005年,蘇寧將擁有門店224家,營收159.36億,淨利潤3.51億;
到了2012年,蘇寧擁有門店1705家,營收983億,利潤26.83億!
國美的發展速度雖然慢一點……
但那是因為老黃在08年進去了,不然,國美在中國商界這個江湖中,也絕對是一方霸主!
隋波估算了一下:
現在易趣的營收在80億左右,現金儲備差不多有60億。
此外,自己隨時可以抽調的資金也有50億……
想殺入家電市場,資金上是沒有問題的。
要知道,電商平台沒有門店租金和促銷員人力成本,成本本來就低。
而且家電是新品類,不是易趣的主業。
就算真打價格戰,也不會影響到易趣的基本盤,損失不大……
不過,現在有兩個核心的問題:
第一,就像IT類產品一樣。
現在受限於國內的網購用戶規模,和中國老百姓多年形成的消費習慣。
就算易趣全力主攻家電市場,也不可能真正拿下太大的市場份額。
充其量就是搶下一小塊的線上市場……
當然,這也足以支撐易趣的營收和利潤,有一個較大的增長幅度了。
第二,除了「價格戰」,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戰略之外。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布局呢?
這就要重新從易趣的整體大戰略來思考了!
那就是,電商平台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曾在隋波前世時,
老馬提出的「新零售」概念,被炒得火熱。
按官方的解釋:
新零售是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聽著挺複雜的……
但說白了,
就是:有線下店,通過線上買東西(更快的)送到家,就是新零售!
為此,阿里耗資53.7億港元收購了銀泰百貨;耗資283億元入股蘇寧雲商;21.5億元收購三江購物32%的股份;投資居然之家54.53億元;耗資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大潤發最大股東;和百聯集團(由原魔都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併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產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老馬大手筆的豪拋700億!來布局線下的連鎖、商超、百貨等傳統零售渠道。
目的就是為了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通道。
這是因為,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場景變得極為重要。
線下渠道在阿里的生態中,不僅可以擴展原有的電商業務,進行落地;也可以通過線下門店,為本地生活服務、支付金融業務等提供更豐富的場景。
還有一層隱藏的目的:
就是加強阿里電商平台對上游廠商等製造企業的影響力,加強對產業鏈的掌控力!
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隨著電商平台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已經開始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比如:網際網路增速放緩,流量紅利不再,獲客和留存愈發昂貴;
線上購物缺乏人際交互與溫情,無法試穿試用,生鮮冷鏈成本高昂損耗巨大,各品類滲透率不斷放緩;
成本、配送速度和SKU的豐富性相互衝突,無法三全其美;
隨著大家購物習慣和認知的成熟,線上玩兒法和體驗的各種弊端,在不斷凸顯……
阿里為了尋找更大的空間出口,這才主動推動了所謂的「新零售」浪潮!
這條路對不對呢?
對於像阿里這樣的巨頭而言,當然是對的。
阿里由此推動了線下獲客、線上導流。
比如線下購物,但是需要下載APP付款,並且之後在APP上下單打折,快速送貨,讓客戶形成依賴性。
以前是人去找貨(線下購物),或者貨去找人(電商),是一種單向流量。
這種服務體驗形成之後,使得過去B2C電商進一步分流、升級,突破了成本的極致形成了一種新的流量方式——雙向流量。
同時,還極大的加強了在國內零售市場的份額,以及對產業鏈甚至用戶的影響力。
進一步鞏固了自己作為網際網路時代「零售巨頭」的地位。
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阿里已經不再是「電商巨頭」了。
它的觸角早已蔓延到中國實體、零售經濟的各個角落……
但這種純粹的收購後,達成的效果有多大?
至少在隋波重生時,並沒有看到新零售,帶來了多少實際意義上在商業零售層面的突破……
後來阿里又開始搞「新基建」去了。
…………
但從「新零售」這個未來的概念,隋波也想到了另外一條道路!
易趣能不能從現在這個時候,就開始涉足線下呢?
這是一個不存在於前世的全新選項!
前世的2003年,
東哥的京東剛剛觸網;
老馬的阿里才剛剛把戰略從B2B轉向B2C,從國外轉回國內,淘寶正在Ebay易趣龐大的陰影下,猥瑣發育。
而當時的國美,則因為老黃借殼上市,即將榮登首富寶座,風光無限!
兩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
電商也還是個中國零售江湖中,偏居角落中的小角色……
而這一世,現在的隋波和易趣,卻已經具有極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隋波和易趣有足夠的實力,可以介入國內零售連鎖行業即將到來的併購大戰!
那麼問題來了,
易趣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有這個必要涉足線下嗎?
仔細想想,還真有!
電商業務,尤其是B2C這樣的自營電商,其實還是傳統零售行業的那一套東西。
只不過把渠道從線下門店搬到了網上。
利用網站來取代門店,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優勢實現效率提升而已!
而現階段的中國,零售市場狀況和用戶的消費習慣,線下門店依然是主流。
像國美、蘇寧這樣的大渠道商,幾乎握著所有廠商的命門,誰也不敢得罪。
江湖傳言:沒有哪家家電廠家敢跟國美說半個不「字」!
老黃有句非常有名的話:「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
一句話讓當時在座的各大廠商的大佬們,鴉雀無聲……
霸氣側漏!
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應出了現階段,線下的零售連鎖渠道商對廠商有著怎樣的控制力。
「渠道為王」可不是說著玩的。
而易趣作為國內電商業務的老大,雖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高的營收和銷量,但在和廠商直接合作時,地位上還是不高。
畢竟人家不靠線上的這點銷量……
很多時候為了拿下廠商的直接供貨權,易趣的採購人員還要再三低聲下氣的做工作。
這種情況,也會影響易趣接下來在採購和促銷等方面的主動權。
如果能夠併購或者投資一些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就可以藉助線下渠道的資源來為易趣提供充足的貨源。
而對於一些面臨整個零售行業大洗牌的殘酷競爭,在資金方面有缺口,或者在全國布局上慢了一步的零售連鎖企業而言。
和易趣的合作,也是另一個突破困境的方法。
畢竟現在的易趣有資金。
而且已經在全國進行了大量的倉庫、物流布局,消費群體也遍布全國。
當然,這種跨行業的併購和投資,中間面臨的問題,會遠比併購網際網路公司大的多,也複雜的多。
但也不失為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易趣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怪物」,隋波這個身家高達350億的「首富」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Bug」!
而線下渠道對於電商而言,也不算是「不務正業」。
國美可以搞「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收購庫巴網;蘇寧可以搞「蘇寧易購」。
易趣為什麼不能搞線下連鎖?
至於網際網路和傳統渠道怎麼整合的問題……
很簡單,那就不整合好了!
易趣只是提供資金和線上渠道,支持收購的零售連鎖企業繼續發展。
只要有連鎖企業有合適的掌門人,也不是不能搞!
比如,
眼下就有一個現成的合適目標:永樂,陳曉!
永樂電器創立於1996年,現在是家電連鎖行業內僅次於國美和蘇寧的老三。
與國美、蘇寧很早就在全國擴張搶占市場不同,永樂電器重點在魔都發展,在魔都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0%,擁有門店的數量超過其他連鎖品牌的總和。
在進入今年後,
國美與蘇寧全國性跑馬圈地的步伐日益加快,雙雙提出每年新增100家連鎖店計劃,這給永樂電器施加壓力。
如果永樂不能跟上步伐,市場差距就會越來越被拉大。
但是跑馬圈地的能力取決於各自的財力……
相比而言,
國美在香港借殼上市,老黃一舉套現了88億;而蘇寧也即將在深交所上市,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取了有效的融資通道。
而永樂電器則在資金供給上存在先天性不足。
按照前世的歷史,
陳曉為了為了配合市場擴張計劃,開始尋求私募基金的支持。
並於2005年1月,獲得摩根史坦利及鼎暉的50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
其中摩根史坦利投資4300玩美元,占股23.53%;鼎暉投資700萬美元,占股3.83%。
不過這裡面最慘的是,陳曉簽署了一個「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這個東西,玩好了自然皆大歡喜,玩砸了就徹底歇菜。
陳曉過於樂觀,忽視了接下來幾年裡,零售連鎖行業將進入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大洗牌階段,盈利目標定的太高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這也為之後永樂被國美收購,埋下了禍根。
隋波如果想涉足線下零售,尤其是家電連鎖企業,國美和蘇寧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三家裡,
大中只在帝都,而且只做3C,在家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又轉向了IT產品,對易趣價值有限。
五星專注二三線城市,而且只在蘇皖市場,後來逐漸沒落,可見管理層的經營能力有限。
只有永樂是最好的選擇!
一方面,永樂的管理團隊經營能力極強。
陳曉擅長「精細運營」,永樂02年-04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綜合年均增長率為86%和182%。
另一方面,陳曉善於通過「合資經營」的方式,聯盟各地實力最強的企業,曲線借力擴張,有實力和國美、蘇寧在全國競爭。
最重要的就是,現在永樂缺擴張資金!
而錢,隋波有!
至於陳曉的人品……
在「國美黃陳之爭」後,陳曉被世人所鄙夷,認為他是背主小人、白眼狼,有違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甚至有「做人不能太陳曉」的說法。
不過隋波對此,倒也不太在意。
首先,無論收購與否,隋波都不會讓陳曉進入易趣體系的核心層。
只是外圍收購或者投資的公司負責人而已。
其次,就算投資或者未來收購永樂,他看重的也是在線下渠道的布局。
利用陳曉「精耕細作」的經營能力,來擴張電商業務的供應鏈渠道。
用人之道,存乎一心。
只要他有可用之處……
既然隋波已經有心防備之下,他也翻不出什麼大的浪花來……
…………
當隋波走下車,和已經在樓下等候的格力董小姐等人握手寒暄之時。
誰也不知道,
這位年僅25歲,在網際網路領域已經稱霸一方的年輕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傳統零售連鎖行業中,掀起一番新的風雨了!
老黃這個對手,或許是隋波這一世中,所挑選的最強對手之一……
老馬、拉里佩奇、老黃……
隋波重生這一回,過得的確是精彩刺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