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度的快速擴張和融資進程,隋波對百度為核心的搜索業務的補強,還在繼續。
當初隋波只是嘗試性的,鼓勵王川投入搜尋引擎研發。
沒想到,居然真的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隋波不禁也對於雷教主的「風口」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時代的大機遇,真的能夠創造出令人驚訝的奇蹟!
提前3年研發,提前半年推出,周楓和王川帶領的「百度」,居然真的把老李的必應死死地壓在了下面,到現在也翻不了身……
甚至到了現在,必應都已經不算是百度的主要競爭對手了!
Google,才是百度的目標。
現階段在技術層面,百度其實和Google的差距並不大。
甚至因為隋波在矽谷建立XFI,提前布局了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未來核心技術的研發。
他有信心,
百度近十年內在「搜索技術」這個層面,依然能保持在全球第一梯隊的行列中。
但是Google擁有的潛力,依然是巨大的!
這來自於領導人拉里和謝爾蓋的天賦、Google獨特的創新文化、矽谷源源不斷提供的高水平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團隊、以及美國成熟市場的巨大經濟實力!
簡單對比一下兩家的數據,就可以很清楚了:
Google在2003年的營收是15億美元,而百度是3.6億RMB(4350萬美元)。
差距為近35倍!
要知道,Google現在占美國搜索市場的份額才剛過30%,而百度在中國搜索GG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80%了。
這就是市場規模的差距……
Google的工程師團隊有接近9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1300人)的70%;
而百度的研發團隊目前為200多人,僅占公司員工總數(800人)的26%!
Google在商業化方面,更多的是藉助技術和合作夥伴。
百度卻因為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薄弱、普及率低,以及特殊的國情,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在市場營銷、渠道合作方面。
而且在技術人才方面,百度的缺口也比較大。
國內的高校其實並不算少。
但是大量優秀的計算機畢業生,首選都是出國留學。
就算就業,也有多方爭奪,除了政府機構公務員外,大型國企、傳統IT巨頭、華為、中興等通信巨頭,再加上其他網際網路公司……
分流之後,進入百度的程式設計師就更少了。
而且在Google,對於員工的要求極高:
「必須每一個人都是天才」、「必須以一當百」、「一流的軟體工程師能幹10個二流工程師的活,二流的工程師能幹10個三流工程師的活,三流的工程師Google不要」……
百度雖然也強調優秀工程師和人才……
但條件有限,國內就這麼多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包括一些其他專業,但自學計算機和感興趣的人),也沒辦法太挑。
這種公司人才結構,如果不做出改變。
百度就將會在未來,逐漸被Google甩開!
技術驅動的公司,核心競爭力就是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這些技術人才……
所以,當百度完成了第二輪融資後,隋波對百度做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首先,最核心的一點是,
為了吸引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和技術人才,必須提高百度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周楓或者王川,在全球網際網路領域的影響力就差的比較遠了……
隋波決定親自出任百度公司CEO!
藉助自己的名氣和招牌,為百度接下來的招賢納士創造機會。
負責具體公司運營的管理團隊也做了微調:
原CTO王川,改任公司總裁(主管亞太區業務、技術、產品、市場及銷售);
原搜索技術總監王海峰升任CTO;
高級副總裁、美國公司總經理陸奇,改任歐美區總裁,主管海外成熟市場的業務運營;
產品副總裁俞軍升任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百度搜索社區類產品(貼吧、百科、知道、文庫等)業務運營;
COO朱洪波、CFO李昕晢沒有進行調整。
原CEO周楓辭去CEO職務,專任Facebook公司的CEO,並依然擔任百度非執行董事。
此外,為了加強百度在人才招聘上的力度,隋波還專門讓陳永紅親自兼任了百度CPO(人力資源官),並派出精兵良將,和全國各大高校的計算機、電子工程等院系建立合作。
採用類似矽谷的產學研一體模式,建立實習基地、項目和課題合作、每年兩次的大規模校招等,來搶奪大量技術人才。
而隋波在親自出任百度CEO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去中關村的希格瑪大廈,挖角微軟亞洲研究院!
像李開復、張亞勤這樣已經在微軟位高權重的大牛,現在的百度吸引力不夠,可能挖不動。
但是下面的很多科學家還是有機會的……
隋波的第一目標,就是王堅博士。
這位未來的「阿里雲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在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用戶界面、機器學習、大規模數據處理等方面的研究。
同時他還負責研究與數據驅動軟體相關的關鍵技術和系統(包括SQM及Watson的數據架構及分析),微軟GG平台的相關技術及無縫個人計算。
他為人低調,還沒有顯山露水,為外界所知。
本來隋波是打算在易趣雲(易趣大中台事業群)公司成立後,再來挖王堅加盟的。
不過現在百度要建立研究院,也需要有號召力的科學家。
王堅雖然在外界名聲不顯,但是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內部還是很有權威的。
據說他深得比爾蓋茨信任,有人在比爾·蓋茨面前提到軟體的數據分析,比爾·蓋茨說你應該去找王堅……
而且,只要能說服王堅加盟,就等於是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打開了一個缺口,可以藉此拉來更多的科學家。
而對說服王堅,隋波還是有信心的。
王堅一直有著強烈的技術自主情結和家國情懷的人,而百度研究院接下來的重點工作,除了大數據和雲計算研發之外,就是自主研發手機作業系統!
而這些正好都是王堅想做的事……
至於王堅是心理學教授,不會寫代碼……等等,這些前世曾被阿里內外無數人質疑的問題。
尼瑪,微軟亞洲研究院啊,比爾蓋茨都認可的人!
你們有什麼可說的?
相比老馬對他的信任,隋波這個重生者就更不用說了!
和王堅博士的交流很簡單。
隋波說的非常坦陳,甚至誠懇。
對這種頂級學術大牛,什麼都是虛的,只有無條件支持的決心,對戰略方向的認可和堅持的信念,以及發展理念的契合,才能打動他們。
隋波在交談中,表現出了強烈要將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成為全球領先,並且在技術上實現獨立自主的使命感。
這一點給王堅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他那句「哪怕一年投10億用來研發,連投10年,我們也要做出自主研發的雲計算底層技術作業系統和手機作業系統。」。
也讓王堅看到了,隋波這個年輕且久負盛名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身上的決心和魄力。
2003年12月。
王堅博士正式從微軟亞洲研究院離職,加盟百度,負責籌建百度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令隋波驚喜的是,
居然還有不少工程師追隨王堅博士,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轉投百度!
對他們而言,相比在外企做研究,百度要搞自主研發前沿技術的想法更有吸引力。
當然,隋波給出的薪資和期權也都很不錯。
隨後,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另一位大牛馬維英(負責信息檢索、網際網路搜索技術、移動信息瀏覽等方面技術的研究),也被隋波挖來,擔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
百度研究院初具規模。
…………
隋波感覺,
好像進入2003年之後,很多事情就像是按了快進鍵!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網際網路行業都明顯的呈現出了爆發的趨勢……
在這種大環境下,
生態體系越來越龐大的易趣系,就幾乎是要在各個方面進行調整和新的布局。
千頭萬緒的事情,非常考驗隋波的大局控制能力。
這麼多內外事務……
那個更重要一些,那個更著急一些,那個先處理,那個可以緩一緩?
隋波的選擇就是:
先解決內部問題!
-推出「合伙人會議」制度,分權和集體決策,就可以解決一大半的公司業務和管理問題;
-隨後進行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也是進一步對管理團隊賦能,加強執行力和凝聚力;
-目標和關鍵任務管理,將各公司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清晰化;
-人才盤點,也是梳理公司的人才資產,內部挖潛。
這些做下來,易趣系旗下的公司狀態,也變得煥然一新……
然後是針對外部環境,對重點業務布局:
電商是基本盤,搜索現在是關鍵時間點。
所以這兩個業務,是隋波最先要解決的。
隨著調整完易趣和百度兩家公司的事情後,隋波接下來,終於要梳理社交業務了……
在他不經意的留出了這大半年的時間裡。
易信和騰訊兩家公司的整合,正在悄然的發生著,並且產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微妙變化!
按說,兩家公司合併是非常大的一件事。
如果整合不好,動作太激烈,可能會傷筋動骨,對兩家公司都產生極大的影響。
不過這次易信和騰訊的合併,卻顯得非常平和,甚至有些波瀾不驚。
隋波設計的合併方案中,強調了兩家公司的獨立運營,這無疑給了騰訊公司的人,留出了很大的空間,也消除了最初的恐懼心態。
而外部環境也比較有利,
2003年國內的網際網路產業大趨勢,就是蓬勃向上的高速發展期。
受益於大環境,這大半年裡,無論是EM還是QQ的用戶都有了一個較大的增長。
EM的同時在線人數再創新高,突破了800萬,QQ也超過了400萬。
由於EM和QQ實現了互聯互通,無論用哪款軟體都能夠連接朋友圈,用戶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使用。
EM主色調是藍色,界面簡潔,功能豐富,成為了白領用戶和成熟和用戶的首選。
同時因為海內網(原校內網)和Qmail都內置了EM的緣故,大學生和常發郵件的人群都是EM的忠實用戶。
QQ的主色調原本也是藍色,不過為了和EM區別,尤其是為了吸引年輕用戶,小馬哥開發了一個皮膚引擎,可以讓用戶自由選擇界面的色彩。
五彩斑斕豐富的用戶界面,倒是很受一些年輕用戶喜愛。
而且隨著隋波將QQ定位為娛樂為主,遊戲大廳等業務也接入了QQ,這也加強了QQ的吸引力。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
小馬哥等原騰訊創始人所擔心的,QQ和騰訊品牌會在合併後被易信放棄,逐漸消亡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當然,兩家公司合併,對於中下層員工而言,衝擊其實更大。
尤其是易信貫徹了易趣的企業文化,更注重價值觀的認同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這一點和騰訊的公司文化有很大不同。
像易信有員工主動申請轉崗的制度,甚至可以在易趣系其他公司轉崗……
在矽谷回國後,隋波又在公司文化中增加了OKR管理。
這種能夠充分激發基層員工熱情的管理文化,無疑是領先於當下國內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的。也讓騰訊里的很多員工很是羨慕。
再加上兩家合併後,騰訊和易趣體系內的其他公司在工作中的溝通交流增加……
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增加了騰訊員工對易趣的認同感。
雖然合併後,隋波並沒有開始對新易迅動什麼大手術,進行人員和架構調整。
但是整合,其實一直在進行著……
同時,市場上開始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
無線業務中的彩鈴業務在這一年裡異軍突起;MP3搜索在百度搜索中的流量占比越來越高;
網路遊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尤其是隋波無意中在hao123的首頁上,看到了起點中文網的名字!
遊戲、音樂、小說……
隋波覺得,從互動娛樂的角度,現在到了布局內容的時候了!
而內容布局的核心,就是社交平台。
正好,經過了這半年的時間,也不知道小馬哥考慮的怎麼樣了?
隋波不想等到易迅上市了,
沒必要因為顧慮小馬哥,而耽誤新易迅發展的時機!
隋波覺得,現在可以著手對社交業務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