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院試臨考前,趙世兄和幾個同窗的小學生緊緊拔著崔燮,要沾他雙案首的考運。捧硯和趙家跟來陪考的長隨都給他們擠得沒地方落腳,只好在外間轉悠,替他們準備考籃。

  院試的規矩比前兩試更嚴。考生只許帶一個長耳考籃進場,擱些筆墨和吃的,其他一律不許多帶,連硯台都是府里給準備。到考試那天,府縣學官都要陪著學政在堂前點名,來一個學生,就要有本縣教諭面認,保證沒有替考的。

  崔燮應號進門的時候,就覺得滿院考官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特別是學政大人,從頭到腳,連看了他好幾眼,仿佛要把他這一身兒裝進眼裡似的。他有點懷疑是有落第儒童偷偷告他府試作弊了,提學大人才這麼盯他,連忙眼觀鼻鼻觀心,目不斜視地捏著卷子進了棚。

  直到考題發下來,他的精力集中到題上,才徹底將學政大人那目光扔到腦後。

  首場照例是一道四書義、一道五經義。四書題是個截搭題,挑的是《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章的「禽獸逼人,則近於禽獸」兩句,有「禽獸」二字勾連題脈,也是一道有情搭。

  本題所出自的這一章,講的是農家的大師許行自耕織而衣食,陳相從其學,以許子之言問孟子:滕文公名為賢君,為何取百姓之糧充實府庫,不能與民眾一般力耕而食。

  孟子給便他講述治天下的道理:天下之人有「大人」、「小人」之分,「大人」憂勞治天下,而「小人」操持耕織百工之事以供養「大人」,一人之身不能兼為天下事。唐虞時天下正處於洪荒之世,聖人憂心民生而無暇親自耕作,難道三代之君就不賢明麼?

  自然不是,只是大人與小人職分不同。大人操心治理天下,教化百姓;而小人則在衣食飽暖後知倫理忠義,操持諸役以供養自身,供奉大人,這才是盛世之道。

  所以題面雖只寫人與禽獸,文章中也要點一點大人憂心天下,護持下民的意思。

  大意和重點都理出來了,就要從題目所在的句子入手,整理出破題來。

  題目上一句「禽獸逼人」,講的是唐堯在位時,天下還處於洪荒時代,天下未平,生民多害,而百獸率食人。堯舉薦舜接替自己治天下,而舜令益點火焚山以驅禽獸,令禹疏九河以定九州。

  而下面「則近於禽獸」一句講的是天下平定後,后稷教百姓稼穡,使民眾得以飽暖安居,卻失於教化。聖人憂心百姓只知享樂而不知禮教,會像野獸一樣,於是使契為司徒,教百姓人倫大義。

  這兩句意思本不相干,只是敘述上古生民艱難之況,並非出自聖人本意。因此做這道題時,不能像府試那道「春省耕而補不足,為諸侯度」似的,將前後句貫通為一,正面破題;而要用反破的手法,從「驅逐禽獸」,「不可近於禽獸」的角度來破題。

  破題時不得出現原句中的人事物名,所以原題中的「禽獸」二字就得以「物」代替。原文講的不只是禽獸,又有洪水,所以文中不能繞開洪水,破題時也要將洪水和禽獸並為一類——即危害百姓生存之物。而從「人不可近於禽獸」這個角度來破後半題面時,也該抓住「危害」,使破題上下相應,渾然成為一個整體。

  崔燮一面想著,一面在考場發的青石硯里研墨。

  墨條在硯里墨條頻頻打滑,發不出色來,研了許久才研出半池墨汁。但院考為了防止童生夾帶作弊,統一都配給這麼難用的粗製硯台。他好歹練過騎射和武藝,兩膀有幾十斤力氣,那些平常連門都不出的文弱書生,恐怕連墨色都磨不出來。

  他默默吐槽了一句,筆尖稍蘸了點兒金貴的墨汁,在草稿紙上寫下「靖物害者,當念人心之害矣。」

  破題當以破意為上,些句背後的意思,便是人心若失於教化,好逸惡勞,雖然有聖人驅散禽獸、平定天下,百姓也不能安居。

  破題之後便要承題。破題貴在暗破,貴在渾融,承題卻要承得明快利落。到了這句也不用再找什麼詞代稱原題中的人物,直接取了「禽獸」二字,依「反破則正承,合破則分承」的關竅,承接破題中「人心之害」的意思,轉而發起禽獸為害,人不可自近於禽獸的議論。

  「夫人非禽獸伍也,逼人已可憂矣,況復自近之耶?」

  承題之後還要用一句「原題」承引本題所在的上文。上文即是孟子講述唐虞之世聖人興替之前,對陳相講的「有大人事,有小人之事」,大人憂心天下,小人見識淺陋,只求自身安逸,故使大人與小人為伍,不安己位,便有危害天下之虞。

  而洪荒之世聖人迭興,皆是為了護持百姓。

  之後的起講和一二比重新扣題,先講上半題的「禽獸逼人」:出句順議堯舜之世有「聖人繼出」,焚山澤以驅禽獸;而對句反寫天道興替,因舜居火德,堯居水德,天將令火德代水德,是以堯禪位於舜之後有益焚山澤而百獸奔逃,不能再為害於民。

  之後再以一句散議「出題」,點明上半題禽獸逼之人害,再以中二比領上承下,從禽獸不待教而誅轉引出人不得不教,從而領入下題「則近於禽獸」。

  因中二比論得不透徹,後二開頭的虛詞就用了一個「惟」字,則將禽獸與人對比,將中二比的議論往前推了一步,論人與禽獸當各安其天性。以禽獸當安居山林,不得逼近危害人,而論證人——即孟子所說的小人——也該安於勞作耕織,不得好逸惡勞,如禽獸般只圖飽食逸居。

  後二比是全篇議論的中心,要寫得舒長有力,寫出這兩排長句就耗了不少腦力。崔燮剛想閉上眼歇歇,一回首忽然看見提學官正從考棚右側巡視過來,那雙眼從別人的卷子上提起來,正和他的目光撞上。

  他心底一激靈,立刻精神起來了,目光重新聚焦卷面,文思唰地也打通了,行雲流水地寫出了束二小股:仍是以禽獸比人,以禽獸趨水而畏火對照小人好逸惡勞。這句寫出來,連大結也有了——來讓聖人對此憂思一下,就能拔高立意照應題面了。

  戴御史巡過來的時候,崔燮頭也不敢抬,一筆一畫精心書寫,只盼著學政看在他打草稿都這麼認真的態度上,趕緊相信他是個不作弊的好學生,放心離開。

  他磨磨蹭蹭地寫到了最後一個字,學政大人終於動了動。誰知卻不是動身,而是伸手把那張草稿拿起來,低聲吩咐:「你不是過目不忘麼,自己把稿子默寫在卷子上吧,這份我先拿去看。」

  崔燮驚訝地抬起頭,戴御史卻轉過身淡淡說了一聲:「好生寫,下一題也不得敷衍!」

  他卷著草稿紙悠悠地巡場去了,留下崔燮一個人失落地對著空白捲紙。後面有巡場的差役過來替他續水,悄悄地作了個眼色,對他點點頭。

  提學大人還是很看重你的,喝水就不要你的錢了。

  崔燮誤以為他的意思是「提學大人很看好你的文章,不是來找你茬的」,心口一松,趕忙摸出幾分碎銀子給他,喝了口熱水,提筆繼續推敲詩經題。

  院試的慣例是大宗師獨自看卷,看中誰便取誰。戴仁拿了崔燮的稿紙,回去坐在堂上細看了幾遍,只覺其風格和府試略有不同:不那麼恪守繩墨,處處有典,以章句為己言;文筆更灑脫,更傾向於磅礴議論,以氣勢壓人的古文氣概。

  他便叫了遷安縣訓導過來問:「這學生縣考的卷子在麼?他縣考的文章也是這風格麼?回頭給我調來,我要對著比較一下。」

  訓導看了卷面,恭敬地答道:「也跟這篇的風格差不多。他從前受過敝縣大令指點,好融古文為時文,」說著又不禁替他說了句好話:「不過文章的格式規矩是不錯的。」

  戴御史並非要挑毛病,只是聽那訓導說他的文章是戚縣令指導出來的,就想起了《戚志遠公文集》里那些清麗淺近的遊記,不由笑道:「真是你們知縣指點的?這兩人文章差得也太多了,戚大令那個倒合是個十六歲的文秀童子所作,這文章反而像個老成端重人物的筆法。」

  訓導不敢非議上官,只站在一旁聽著。

  戴仁說笑了一句也就罷了,看著手裡的墨卷說:「辭采不夠縟麗,但議論縱橫,轉折奇崛。你看他時寫禽獸,時寫人,時引聖人……其勢如山斷雲連,句句綰帶前篇,上下渾然貫通,是難得一篇不以文字,而以篇法壓人的文章。」

  訓導揣摩其意,帶著幾分喜色問道:「大人是看重這學生的?」

  戴仁道:「我倒也想收他作個學生。可惜我明年就要卸了督學之職,他又是要撥進縣學的,緣份淺啊。」

  院試取中的生員中,一般前八成撥縣,後二成留府,能撥進縣學也就表明不只是要取他,名次應當也在前列。這樣會作文、有科舉之望的好學生也是縣府二學爭著要的,能落到縣裡,將來取中鄉、會試,就是他們這些學官的政績了!

  教諭喜盈盈地起身,朝戴仁拱了拱手:「下官便代這學生謝過學道大人提攜之恩了!」

  戴仁笑了笑,叫他回去準備縣試卷子,自己將草稿壓在桌案上,繼續繞場巡視。

  永平府一帶沒什麼科舉大縣。府試錄的一百多新生,加上往年未取中的童生,寄籍的軍衛生,總算上也不足二千之數。

  那考棚卻是永平府新建的,足可容納兩三千人,他這回是將六州縣一衛的考生都納進來同考,考場裡仍顯得空蕩蕩的,有人交頭接耳、傳音作弊一望即知。他在裡頭巡了一道,黜落了幾人,也把所有童生的草稿掃過一遍,心裡有了底……

  眼看著一個小三元要在自己手下誕生,戴提學心裡也微覺欣喜,提筆給自己的同鄉寫了封信,矜持淡然地告訴他:「我在永平府得了一個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