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鎮就這樣迅速的發展起來。
程彎彎的新物種試驗也到了尾聲,一共是十二種作物,除了小龍蝦被她單獨拎出來,剩餘十一種都被證實確實是入侵物種,要是真的在大宇國泛濫開,農業發展一定會受阻,到了那時,許多人吃不飽,何來糧草送去邊疆,臘基國不就可以趁虛而入了麼?
她讓人準備筆墨紙硯,開始寫摺子。
不過,為了讓一些現代作物的存在變得理所當然,她偷偷置換了其中幾樣作物種子。
西紅柿和土豆,是她超級愛吃的蔬菜,來了這個時代後,根本就吃不到,只能在系統里買一些解饞。
另外還有蘋果和草莓,這個時代也沒有這兩種現代常見的水果,她毫不猶豫加了進去。
「臣趙程氏啟奏:去年臘基國使者來朝,進貢十二種新物種,微臣受此重任,未有一刻敢懈怠。十二物種皆用戶部之法進行試驗,黃花與水芙美則美矣,然其生長地區的農作物皆大面積死亡……毒銀膠菊名為菊,似可飲茶,但有劇毒……在這些物種中,許是摻雜了其他種子,培育出了另外的作物,臣一一道來……」
這摺子,程彎彎寫了兩天才寫完,一是要遣詞造句,二是要畫圖,一些作物長什麼樣子,生長過程,都需要仔仔細細畫出來,戶部才能入檔留存。
另外,她寫了一個申請奏摺,希望朝廷能允許大河鎮百姓率先種植這些可以種植的作物,並大量養殖鰲蝦……
寫完後,她隨著翻譯信件一起送到驛站,寄到京城。
雖然京城的批覆還沒有寄回來,但程彎彎已經開始為養殖小龍蝦做準備了,同時,她從商城裡買了不少西紅柿土豆以及蘋果草莓種子,等天氣暖和起來後,就讓村里人試著種植,其中大概就是草莓比較難養活,需要一定的技術才行。
在種田之餘,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今年的府試要開始了。
前年趙四蛋過了縣試,只能算是半個童生,今年考過府試之後,才能正式成為一名童生。
成為童生後,就可以參加今秋的院試了。
而院試之後第二年,正好有鄉試。
當然,程彎彎不指望這小子一口氣考上去,左右年紀還小,就算到下下次鄉試都才只有十六七歲,慢慢來就是了。
「景思很聰穎,要不是讀書晚了一些,早就成秀才了。」虞夫子摸了摸鬍鬚說道,「今年大河學堂有七八個孩子參加縣試,希望他們都能跟景思一樣,一考即過。」
程彎彎知道村裡有幾個孩子很聰明,老里正家的二孫子趙鐵栓,王嬸子的兒子泥鰍,還有張寡婦的小兒子徐小樹……這幾個經常考前三名,所以虞夫子才開口讓他們都去試一試。
大河學堂有四面八方的商人籌款,孩子們參加科舉的費用是學校承包,能被虞夫子認可參加科舉,這些孩子都興奮的不得了。
整個二月份,大河學堂的學習氛圍都很濃厚。
二月中旬,縣試正式開始,大河學堂共八個孩子參加科舉路上的第一道關卡,虞夫子親自送他們過去。
幾日後結果出來,八個孩子,竟然有五個過了縣試,這個比率算是很高了。
虞夫子大笑起來:「落榜之人不用氣餒,明年還有機會,考上之人不可驕傲,繼續沉心學習。因你們根基太淺,就不必參加十天後的府試了,等真正能參加府試的時候,自然會讓你們上場。」
丙字班的人退場後,就輪到乙字班的學生上場了,他們都是往年過了縣試,沒過府試的人,趙四蛋就在其中。
縣試的考場在平安縣,府試則要去湖州。
程彎彎在湖州買的宅院終於派上用場了,十二個參加府試的孩子,都被安排住在這個院子裡。
有虞夫子親自帶隊,程彎彎就沒跟著過去了。
她在村子裡物色一塊養殖小龍蝦的水塘,可走來走去,也沒找到合適的地方。
主要是因為村里居住人口越來越飽和,空地被房屋田地分割成小塊的田,無法改建成池塘。
於是,她只能將目光瞄準鄰村。
距離最近的王家墩歸屬於大河鎮,那邊的空地也開始建房子,她只能將目光放在稍遠一些的桂花村和程家村。
這兩個村,她都沒有太多的好感。
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再遠一些的李家溝。
這件事,程彎彎打算交給吳小錘去辦,這兩年來,吳小錘成長速度驚人,可以說是第二個言掌柜,待人接物挑不出一點錯處來。
以前她是打算讓吳小錘當帳房,但吳小錘的天賦在另一方面,那麼,不妨就讓他學著當管事。
聽到程彎彎讓他去李家溝單獨負責一門生意,吳小錘有些驚訝:「嬸子就不怕我辦砸了嗎?」
「怕什麼?」程彎彎溫和笑道,「辦砸了那就再安排個人去協助你,多大點事呀,不過嬸子相信你能辦好。這個月先找地方開塘,至少得開五十畝,就招當地村民來幹活,也就不需要包吃包住了,工錢方面可以多給一些……」
吳小錘不斷點頭,將要點都記在了紙上。
他將目前手上肥皂工坊的活兒交接給其他人,然後馬不停蹄去李家溝開始辦小龍蝦養殖的事兒。
她在忙碌新物種的培育時,趙大山則在為推廣棉花而努力。
今年的棉花需要推廣到大宇朝全國各地,好在去年棉花豐收時,趙大山就帶著人四處收購棉種,幾萬斤的棉籽,足夠在全國各地鋪展開,當然,收購棉種的銀子是朝廷出。
他將妥善保存了一個冬季的種子上交給湖州知府,讓知府大人去分配,他配合知府大人教農人們如何育苗、移栽、間苗、打頂、保持存活率……
這一忙,就到了春光正盛的三月中。
府試的結果也出來了,毫無意外的,趙四蛋考上了童生,且是這一次府試的第一名。
從湖州回來時,趙四蛋被村里人包圍起來。
「我就知道四蛋這小子聰明,果然考了個童生回來。」
「還是第一名呢,真厲害,真給咱們大河鎮長臉。」
「聽說秋天有院試,四蛋你得加油哇,爭取比你大表哥還要厲害……」
這次考上童生的一共是四個孩子,最大十七歲,最小就是趙四蛋,不過另外三個都不是大河鎮人,只有趙四蛋才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村民們的目光自然都落在他身上。
他傲嬌的抬著下巴,挺著小胸脯往家裡走。
「咱們家十三歲的童生回來啦!」趙老太太高興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你大哥現在是掌棉令史,你二哥的生意都做到湖州去了,你三哥在軍營肯定會混成千夫長,你好好讀書,趕緊超過你三個哥哥!」
趙四蛋捏緊拳頭:「阿奶放心,我一定會加油的!」
趙老頭子笑呵呵的道:「別說閒話了,四蛋,趕緊換衣服,咱們去祭祖,感謝老祖宗保佑!」
趙四蛋被折騰換了新衣裳,焚香祭祖,再去趙有金山頭上墳,這才回來一家人吃個慶祝飯。
一家人正熱熱鬧鬧吃飯時,齊婆子從門口匆匆走進來:「恭人,湖州知府祝大人來了,說是有要事要見大爺。」
大爺,就是趙大山。
家裡孩子多了之後,稱呼也都換了,趙大山這一輩分別是大爺二爺三爺四爺,小珠珠就是大小姐,小蓁蓁是二小姐,辰辰是大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