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搖曳,香氣四溢。
不是菊花的香,而是烤肉的香氣。
男子們都主動過去自己動手,女子們穿著裙子,不太方便,於是坐在席位上等候馬婆子等人烤好了之後送過來。
不止是準備了鹿肉,還有些解膩的蔬菜,烤茄子豆角韭菜等,以及生吃的黃瓜甜瓜。
馬婆子將一大盤肉送上來,每桌上都放置了一些。
「這味道真是與眾不同。」林夫人吃了一口,忍不住道,「鹿肉還是這個鹿肉,好像是撒了這些香料,肉就更香了。」
程彎彎笑著道:「這是大河宴的秘制蘸料,不管是烤什麼,灑上一些這味道就絕了。」
她張口吃烤熟的韭菜,韭菜原本有很重的氣味,烤熟之後,那氣味和孜然辣椒油完美融合,吃一口,簡直令人慾罷不能。
前幾天吃了火鍋,這會吃了烤肉,她的人生圓滿了。
這頓烤肉宴,程彎彎吃的十分滿足。
吃到八分飽之後,她才有心思和身邊的人說話,原本是孟氏坐在她身邊,不過孟氏和曹瑩瑩關係好,這會兒已經和自己的繼女坐一張桌子去了,而程彎彎的身邊人換成了林夫人。
林夫人是真心想和穗安人交好。
一來,穗安人的身份在這裡,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穗孺人救了她閨女,她心中記著這個恩情。
「聽說這幾天省城也一直在辦各種宴會,學官大人辦的那場宴會上,巡撫大人都到了呢。」林夫人笑著說道,「我們家老爺說,巡撫大人很喜歡程公子,想來這次鄉試程公子一定是名列前茅。」
前幾天,程彎彎收到了程昭的信,雖然鄉試結束了,但並未張榜,而且因為鄉試很重要,結果出來之後,各省還需要交叉覆審核對考生名單,這就導致至少一個月後才會出結果,可想而知這一個月有多煎熬。
不過,她相信昭兒沒有問題,至於小正……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還有呢,鄭家的少爺這次不也去省城參加鄉試了麼,據說得罪了人,被人在巡撫大人面前告了一狀,要不是程公子出面解圍,鄭少爺這次怕是完了……」林夫人搖搖頭,「鄭家上樑不正下樑歪,若不是鄭大人一心為民,我林家絕不會將之前那事輕易揭過去。」
她略微設計一番,就拿到了鄭家的把柄,這把柄只要遞到京城負責審查地方官員的大官手上,鄭大人這輩子都別想離開鳳凰縣轄區,說不定還會罷黜……鄭家夫婦日日登門,她都避而不見,她是鐵了心要讓鄭家付出代價。
不過,她丈夫仔細看了鄭大人這些年的政績,無突出業績,但轄區內百姓還算安居樂業,也能算得上是一位好官。
於是,那把柄就被她丈夫按下來了。
雖然他們林家打算揭過去,卻並不準備告知鄭家,就讓鄭家人整日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吧。
「錢夫人,您說的可是真的?」孟氏的聲音突然響起,「程公子真的和巡撫大人說上話啦,那程公子考上舉人後,是不是能直接當官?」
原來那邊一群商婦也在說省城的事情,商人都是四處走,正巧錢老爺子昨兒去過省城,對那邊的情況比較了解,錢夫人自然也知道一些,說起來頭頭是道。
「程公子確實是很得巡撫大人的讚賞。」錢夫人開口道,「考上舉人後是可以當官,不過我想程公子應該不會止步於此,他應當會再去京城考個進士,到時候官位更高。」
「天哪,穗安人聽到沒,程少爺要當進士啦!」孟氏激動的朝程彎彎跑過來,「姑姑是朝廷命婦,侄兒是朝廷大官,以後穗安人家裡要不得了啦!」
周邊所有人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自上回年初院試過後,程昭的名聲就傳了出去,人人都知道穗安人有一個優秀的侄兒,院試案首,那鄉試定是榜上有名,如今還得了巡撫大人的青眼,年底去京城趕考,定會中進士……成了進士,那就是天子門生了……
一些反應快的人趕緊道喜:「恭喜穗安人!」
「鄉試還未張榜,暫時也不知道昭兒考的如何。」程彎彎連聲道,「大家的祝賀我就先不收了,等張榜後再說。」
「不管怎樣,程公子一定會成為舉人老爺!」孟氏開口道,「程公子是在大河村讀書之後,名聲才傳出去,當初頑劣不堪的沈少爺,也是來了大河村才考上秀才……等我兒子長大後,我也要將兒子送來大河村讀書!」
錢夫人接話道:「我們家老爺子也是想把暉兒送來大河村讀書,問過虞夫子,虞夫子說如今村里學生越來越多了,他精力有限……穗安人,我錢家願意出錢為大河村啟蒙的孩子們另請夫子,懇請虞夫子能專為明年院試的孩子們授課!」
吳夫人跟著道:「我吳家也願出一份力。」
家中有孩子讀書的人都紛紛出言附和。
他們其實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虞夫子的名聲,雖然名聲不太好,但從程昭和沈正二人來看,虞夫子確實是有真才實學,不然當初也不會年僅十五歲就差點成為了天子門生。
「大家的意思我聽明白了。」程彎彎笑著道,「這事算是大河村的大事,需要和里正以及虞夫子商議才能決定,等村裡有了章程後,再派人通知各位如何?」
這裡的貴婦們都有錢,願意出錢資助發展大河村的教育,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附近程家村和王家墩的村民也有人送孩子來上學,眼見著孩子們越來越多,教室卻只有三間,夫子也只有一人,虞夫子越來越忙,是該改變一下現有的教學方式了。
眾人就這樣一邊說話,一邊吃烤肉,不知不覺就到了日落西山。
可以說,這次賞菊會辦的相當成功,從大家離開時戀戀不捨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
程彎彎將負責旅遊接待的負責人留下來,這人是另外一個少姓人,姓李,叫李德勝,這個姓在大河村只有三家,算是真正的小門小戶,村里旅遊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給李德勝來協調管理。
她看著李德勝道:「有些細節我們還是得注意一下,遊客進村時,需要安排專門接待的人,路上也得介紹一下大河村的風光……再一個,人一多,恭房就不夠用,得擴建一下……」
她每說一點,李德勝就點頭,認真的都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