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廢州立牧,東萊太守

  第230章 廢州立牧,東萊太守

  劉宏再垃圾,也是用資源堆上來的元嬰修士,居然能死於馬上風,也是荒誕到了極致。

  想要做成這件事,唯有世家們聯合十常侍,方可做到。

  要知道世家和宦官可是明面上的死敵,也正是信任十常侍,劉宏才敢放帝師王越出征。

  然而他就死在了自己最信賴的宦官手中,甚至連誰幹的都查不出來。

  最終死因,絕非中毒,絕非謀殺,而是——馬上風。

  這不但是要換一個皇帝,更是要打擊大漢的威望,讓天子死的一點都不體面。

  劉宏還是太單純了,根本看不清自己的基本盤,他以為宦官們連卵子都沒了,肯定和自己是一條心的,但事實上,宦官們只會望風而降,而在上一次朝臣對於宦官的打擊中,劉宏已經暴露了他沒有庇護宦官能力的弱點。

  結果在派出了唯一的保護神帝師王越之後,他連自己的命都保護不住了。

  皇帝駕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幽州前線,前線氣氛極度壓抑。

  短短三年,黃巾道已經將幽州經營的水泄不通,張角親自在關鍵節點布下了大陣,組成了一條恐怖的防線。

  想要攻破這防線,要麼有超出大賢良師張角的道行,要麼用人命去填。

  曾經的黃巾軍幾乎席捲天下,要改朝換代,一群漢朝忠臣自然要堅決鬥爭,但如今黃巾軍只是割據了偏遠的一方,又加上皇帝駕崩,這戰爭根本就打不下去了。

  於是盧植決定班師回朝。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回了雒陽城,世家們本來還在爭執究竟是讓劉辨還是劉協登基,無論誰當皇帝,都要向天下世家再次讓步,讓各地割據勢力贏得名正言順的重要官職。

  但是如果等到太尉盧植率領百萬大軍回返雒陽城,那麼一切又不好辦了。

  世家們暗中聯絡張角,希望黃巾軍能夠主動出擊,不讓朝廷大軍那麼容易的回撤。

  張角獅子口大開,要了海量修行物資,世家們忍痛交割了出去。

  於是張角親自上陣,挑戰朝廷大軍。

  帝師王越終於大顯神威,以宙光歲月經演化時間長河,於瞬息之間刺出千百劍,徹底擊穿了張角的重重防護。

  然而卻被張角召喚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擊中,並未能給予張角致命傷害。

  此後,張角謹慎了許多,不敢再視朝廷如無物,隨意出擊。

  但是有黃巾軍在側,盧植也只能多批分次,緩慢撤軍,直到半年之後,才回返了雒陽城。

  此時世家們早已經分配好了利益,漢少帝劉辨登基,大將軍何進上台。

  各地世家出仕之人,紛紛轉遷太守刺史等地方實權大員,其中最顯赫的無疑是袁家。

  袁紹擔任渤海太守,袁術擔任南陽太守,都是治下百姓過千萬,繁華富饒的大郡。

  呂布因討黃巾有功,如今亦擔任中央高官——執金吾,董卓還是并州刺史,不過已然封了都鄉候,後將軍,麾下精銳大軍十萬,一半是西涼鐵騎,一半是并州狼騎,幾乎是天下最頂級的勢力。

  賈詡如今是侍中,可以經常入出宮禁,面見天子。

  賈詡如今心態也很糾結。

  以他的智謀,自然足以看出,整個大漢天下,正在事實割據,要不了多久,就會大亂。

  然而這幾乎是整個大漢所有世家共同的想法,哪怕如今大漢天子還是最尊貴的大人物,哪怕大漢還有百萬大軍,無數忠臣良將,但未來只會越來越衰敗。

  他本是一個明哲保身之人,但自從名揚道法榜之後,就突然走上了晉升的快車道,因黃巾之亂,三年時間,從一個小小的郎官直接升任到了侍中,劉家不可謂不信賴重用。

  但是大廈將傾,又將何以自處?

  如今的小皇帝,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對於天下的掌控根本不足,而且最至關緊要的一點,皇帝毫無修行在身。

  沒錯,世家們聯合了宦官,只給皇帝提供了少許能夠龍虎精神的藥丸,卻並不督促教導他修行道法,這樣的天子,真的柔弱如紙,根本頂不住任何打擊。

  大漢想要重振雄風,皇帝想要集權,本人必須是長生果位,甚至要有著威壓天下的力量,否則根本做不到。

  別看黃巾軍如今龜縮在幽州,但是張角本人的道行近乎天下第一,而且屬於是軍師一體,治下子民敬之如神明,這樣的統治,反而極其穩固。

  然而賈詡從劉辨身上,看不到任何勵精圖治,臥薪嘗膽,只看到了一個突然間沒有了約束後,奢靡享受一心玩樂的大孩子。

  這樣一個皇帝,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拯救大漢。

  窗口期一瞬即逝,等到世家們的布局完成,那時的大漢皇帝再神武無雙,也不可能力挽狂瀾了。

  於是大漢侍中賈詡,開始了摸魚生涯,同時觀察著天下世家豪強,看一看誰更有希望贏得這次人道爭龍。

  與此同時,曹操正在大將軍何進手下任職,擔任西園校尉,但是有袁紹和袁術兩個榜樣之後,他已經意識到了時局的變化。

  中樞不再清貴,反而地方更加重要。

  於是曹操積極運作,想要回到家鄉陳留附近當太守。

  曹操在黃巾之戰中參與了討伐波才,也屢立戰功,很快就回返家鄉,擔任陳留太守,並聚集曹氏和夏侯氏,訓練義兵,以備將來。

  而孫堅如今正在交州太守任上,雖然交州極其偏遠,但是地大物博,只缺人口,孫堅又憑藉攻滅林邑國的戰功封了烏程侯,已然領先了一大步。

  平原縣。

  劉備終於讀進去了《紅旗大同經》,在黃巾之亂中,他也見到了官兵賊兵殘害百姓,生靈塗炭的一幕幕。

  大漢的現狀肯定是不對的,但是黃巾那種簡單粗暴的殺官造反也是不對的,曾經的劉備很迷茫,只想著恢復大漢榮光,但是現在,他終於知道了大漢衰敗的真正原因,以及唯一正確的方向。

  這條道路太過艱難,一旦亮明旗號,整個天下無處可容,都是敵人。

  劉備所能做的,就是在小小的平原縣中實踐這套理論,並且不做任何宣傳。

  三年時間,平原縣大治,民心可用,並且培養出了一大批的精銳骨幹。

  劉備沒敢徹底公開傳授《紅旗大同經》,只講了「人人如龍」作為口號。

  但即使只是這一步,已經激勵了無數的窮苦人,他的名號也不再局限於平原縣,而是逐漸流傳到了整個冀州和青州。

  更大的好消息是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先後證得長生果位。

  二弟關羽已經將《五星戰世決》當做了主修功法,每日閒暇時都捧著《紅旗大同經》品讀,三弟張飛對於《紅旗大同經》並不是太過於認可,但只是簡單的入門修行,亦對他《降魔度厄功》的修行極有幫助。

  到了這一步,劉關張三兄弟終於有資格看遍十三傳道碑上的功法。

  劉備無奈的發現,自己的資質很一般,最適合自己的,還是《五星戰世決》。

  反而關羽,發現自己可以修行《宙極歲月經》這本在十三功法中評價最高的一部。

  張飛也大有收穫,同時兼修《不滅玄功》、《降魔度厄功》和《太極長生經》,一身武道強橫到了極致,和關羽兩人切磋之時,也是互有勝敗,不分高下。

  劉備的境界剛剛到元嬰後期,距離證長生果位還有一段距離,但是關張二人對於劉備都非常敬重,從無取而代之的想法。

  劉備已經意識到了平原縣太小,自己該謀求更高的發展了,但是他朝中無人,這個官職還是靠討伐黃巾謀來的,而且也招攬不到大賢,麾下只有簡雍一個兒時老友。

  簡雍不是什麼能夠出謀劃策之輩,只是善於交際,為人和善,修行資質也一般般,剛剛到了元嬰境界。

  赤縣神州和神洲界一比太富饒了,金丹元嬰期所需的各種靈植,幾乎是隨處可見,簡直可以當做大宗商品來交易,再加上神人後裔的天賦,當靈氣復甦開啟之後,整個赤縣神州真的是「元嬰滿地走,金丹不如狗」。

  劉備想了一圈,最後還是決定命張飛前往雒陽,帶親筆信和特產禮物拜會侍中賈詡,想要請這位廣宗之戰中結識的老戰友,如今的大人物給點建議。

  賈詡固然在摸魚,但是畢竟位高權重,當年一同討伐黃巾的同伴們,如今最差都是太守了,唯有劉備出身太差,還是個小小縣令。

  如今天下太守之位極其貴重,朝中不少官員求取地方實權,因此單憑賈詡的面子,還真沒辦法幫劉備討到一個太守。

  然而劉備運氣很好,遇上了順風車。

  前幽州太守劉焉上書,說天下大亂,漢室江山有傾覆之憂,建議陛下提拔漢室宗親,鎮守四方,以安天下。

  關鍵時刻,唯有宗室靠得住,畢竟當年王莽篡漢,全靠光武帝恢復大漢江山,肉爛在了鍋里。

  劉焉當然也有野心,他謀求的正是天下十三州最富饒的益州。

  宗室自然也不願意坐以待斃,聯合發力,推動了這道「廢州立牧」的政策的進行。

  於是劉焉走馬上任益州牧,劉虞擔任冀州牧,劉表出任襄陽太守。

  而劉備當年的籌功文書上,也已經驗證了漢室宗親的身份,雖然隔的有點遠,一下偏到了前漢的中山靖王,但怎麼說也算是漢室宗親,並且征討黃巾有功,於是在賈詡的運作下,出任東萊太守。

  東萊是半島尖端,三面環海,面積很大,但是人口並不多,在國朝不算富饒,偏遠之地。

  但無論如何,這趟順風車還是非常值得,直接讓劉備跨過了一道大門檻,當上了實權太守。

  平原縣距離東萊並不算太遠,劉備離去之時,數十萬百姓送別,依依不捨,老百姓知道誰對他們是真的好。

  劉備也是眼含熱淚,不斷扶起跪倒在地的百姓,一直等到了天黑,才依依不捨的帶著一千義兵離去。

  這一千義兵相當於劉備的私兵,合法性正是先帝劉宏的義兵詔書,經過三年的訓練和栽培,已經八成都是金丹道行,元嬰境界也有一百六十人,比之前翻了一番。

  路上經過了北海郡,北海太守正是天下名士孔融,孔夫子的後代,如今已然修行至長生果位,主修《五形玄真經》。

  孔融對劉備這位即將上任的東萊太守還是非常熱情,畢竟劉備有個漢室宗親的身份,麾下兩員虎將,都已然證了長生果位,這一點非常難得。

  黃巾之亂最鼎盛時期,天下有五分之一的百姓都信了黃巾道,因此哪怕大漢平定了黃巾之亂,也還有不少黃巾信徒。

  其中青州是黃巾信徒最多的地方,幾乎十家裡面有八家都信仰黃巾,一個個太守幾乎都坐在火山上,隨時都有被暴亂幹掉的危險。

  孔融一看劉備手下有長生果位的虎將,又有一支虎狼之師,真遇到了暴亂肯定是一個不錯的求援對象,這才如此熱情。

  劉備也開心極了,孔北海都知道他的名字了,豈不是證明著他已經部分實現了少年時的目標?

  兩人一口一個孔北海,一口一個劉東萊,觥籌交錯,笑的燦爛極了。

  東萊郡首府黃縣,是一個距離渤海不遠的縣城,以鹽場和打漁為主要產業。

  劉備剛開始還非常開心,但是當真正去考察民情之後,才意識到前任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一個爛攤子。

  當年黃巾三十六方三十六渠帥,居然還有八個活著,這其中有七個在青州,三個在東萊!

  這些黃巾軍表面上投降了,但實際上渠帥們還統治著麾下信眾,皇權別說不下縣了,甚至不出郡城!

  怪不得這東萊太守之位沒費多少功夫就得到了,原來竟是如此大坑!

  不只是東萊,北海、城陽、泰山、琅琊、東海,青徐兩州這麼多州郡,基本到處都是黃巾餘孽。

  更可怕的是,大賢良師張角還在,這些渠帥和信眾,隨時都有繼續打起反旗的一天。

  劉備終於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局面。

  但是他並沒有如前任太守一般氣餒,整日飲酒作樂,而是選擇了帶著兩兄弟走遍整個東萊大地,考察民生。

  這一趟,用了兩年時間。

  收穫非常大。

  東萊的百姓太困苦了,這裡山巒密布,大片耕地並不多,最大的利益是鹽場和漁場。

  然而鹽場和漁場都是豪強大戶名下,百姓一點利益都分不到,甚至距離鹽場一條街的地方,鹽價也貴上了天。

  哪怕是黃巾之前,這裡也盛產各種盜匪,自黃巾大興之後,更是一股腦的投入了黃巾道,只因諾大的大漢,只有黃巾道可以給他們張目。

  哪怕只是基礎的符水,哪怕要他們拼命,但都無所畏懼。

  因為生不如死。

  劉備意識到,如果不改善百姓的生活,那麼他再怎麼勵精圖治也沒有任何作用。

  想要解決問題,只有依靠《赤旗大同經》。

  這裡劉備第一次不再只想著從《赤旗大同經》上獲取超凡力量,而是真正想要理解並掌控其中的思想。

  並且在郡城附近開始實踐,親自帶著兩兄弟開設鹽場,打造漁船,並組織治下百姓勞作。

  而且開始向一千義兵和麾下骨幹,傳授《赤旗大同經》上的思想。

  以太守的權利,在小小的一縣之地施展,儘管有少許不法豪強想要阻攔,卻被關張直接攻破,將其資產田地全部充公,百姓生活迅速改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