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四個人抽到的題目也都是非常刁鑽的,任姜青黎這樣在後世里見多識廣的人也不禁甘拜下風。
大家對院領導和教授們的『冷血』又多了一層認識,以前只知道教授們一個個化身工作狂人,一天不批改一籮筐作業就不甘心,導致他們天天與作業為伍。
直到現在,他們才知道原來往日裡教授們對他們是多麼的溫柔,多麼的優待。
如果每次布置作業都跟今天這些刁鑽題目一樣,他們就算不英年早逝也會英年早禿。
咳咳,言歸正傳,決賽的第二關里有三個參賽者的演講內容屬於勇於說出心聲類型,還有三個的演講內容屬於萬金油類型。
頭鐵的就是李秋梅。第二個參賽者以及獨孤勇,另外三人則是避重就輕,又將皮球提了回來,不過這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特別老油條,比工作了好幾年的人都老油條,他的演講內容好像什麼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感覺怎麼理解都沒錯。
就像後世那些在主要職能部門做到了部門領導的人,讓上一級領導抓不到錯處,當然,這樣滑不溜秋的人確實會過得比別人好,但是受不受手底下的人喜歡、得不得領導看重就領導別論。
最後結果出來了,得了第一名的是獨孤忠,他也是屬於頭鐵的類型,內容跟本人的低調不同,言辭非常犀利、鋒芒畢露。
第二名是老油條同學,以姜青黎個人主觀來看她是不贊成的,不過評委們這麼評分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她選擇尊重。
第三名則是李秋梅,她是第一個上台的也是因為她起了先例,否則後面五個人里估計大部分都會選擇保守的演講。
四項評分離,唯一弱於人的就是演講內容了,不是她的演講內容不好,而是時間太倉促、而且她做夢也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題目,所以語言詞彙方面準備不夠充分,稍顯不足。
不過能得第三名她已經非常滿足了,捧著獎狀和獎品差點沒笑歪了嘴。
待所有人都上台領獎,大禮堂里又是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絡繹不絕。
二班的輔導員也笑得牙不見眼,她是前幾屆的學生,也是第二道題目里的工農兵大學生。
因為平時工作突出,有幸得到廠里的推薦到外國語大學就讀,畢業後更因為表現優異被大學留了下來。
今年是她第一年當輔導員,沒想到班上的學生這麼給力,學生們獲得的成績跟她的能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看了一場精彩的演講比賽,大家都乘興而來盡興,走出大禮堂的時候還跟同伴\好友們一起討論。
也有不少人沒有出聲,他們在心裡不斷地回想著那六道刁鑽的題目,想著幾位參賽者的演講內容,又在心裡不斷地問自己,如果是他們抽到這些題目會怎麼答,是否能有幾位參賽者答得好等等。
這一片安靜祥和里,一個尖銳的聲音突兀地響起。
「得個第二名就沾沾自喜,那是因為我們班姜青黎同學沒有參加,如果她參加還有你什麼事兒,你只能淪落到第三名。」
不用想,這個人除了沈秀雲不做他想。
被兄弟們包圍且恭維的張明山笑容收斂,不見原來的喜色,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前面不遠處的清麗女子。
「嘖嘖嘖,我平生只見過瘋狗沒見過瘋子,沈秀雲同學,姜青黎同學從一開始就表明了態度,你不能因為自己錯過了報名時間就把錯誤歸到她身上,什麼都要將她攀扯進來,這不是君子所為。」
姜青黎挑眉,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沒想到幫她說話的竟然是閉建軍,還是說閉建軍因為幫沈秀雲被同學們鄙視,所以對沈秀雲懷恨在心,所以無論沈秀雲做什麼都要跳出來打亂他的計劃。
張明山朗聲,「不用沈秀雲同學強調,想必咱們院裡的人都知道姜青黎同學的優秀。我也正遺憾不能一睹姜青黎同學在舞台上的風采,如果能有幸見到姜青黎同學在舞台上的風采,我張明山別說第三名,就是名落孫山也甘之如飴。」
不愧是萬金油,果然非常精通人情世故。
沈秀雲發現自己的小伎倆被閉建軍識破,張明山對此不僅不生氣反而話里話外都是對姜青黎的佩服,氣得七竅升天,一跺腳捂著臉跑開了。
原本跟沈秀雲靠得較近的麗麗同學,在沈秀雲開口之際就有意疏遠她,等聽完她的話麗麗同學已經拉著其他同學跑出大禮堂,臉上均是一副我們跟她不認識,我們很忙的樣子。
作為話題中的人物,再不出聲就不禮貌了。
姜青黎停下腳步,轉身朝張明山道,「張同學的演講非常精彩,常聽別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前我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不過今天聽了張同學的演講我終於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不就是商業互吹麼,張明山會,她也不賴。
說完之後,姜青黎朝張明山微微頷首,跟著李秋梅等人隨著人流出了大禮堂。
大家聽到了閉建軍和張明山的話,本來已經死去的記憶又死灰復燃了,對呀,剛才那個不就是沈秀雲麼,在圖書館偷拿姜青黎翻譯稿的沈秀雲。
因為演講比賽大家已經不再關注她了,沒想到現在她竟然又不死心,還用這麼拙劣的手段挑撥離間。
只能說沈秀雲是又蠢又毒,三番兩次給姜青黎找茬\樹敵,卻又蠢到手段淺薄大家一看就懂。
本來大家已經將她做過的事兒遺忘了,現在她又憑一己之力讓眾人想起了她,而且看她的眼神比之前還要不屑。
放學後,姜青黎回到家又提筆伏案,將那六道題一一寫下,然後又將自己的答案寫出來。
周末去見老師,老師肯定會給她布置作業,作業的內容不做他想,肯定是今天的這六道題目。
作為一名好學生,姜青黎決定先將作業寫好,等周末的時候直接交給老師,讓老師現場批改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