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雨水比較多,山上有很多野果蘑菇可以摘,村裡的女人和孩子都經常結伴上山,摘些蘑菇野菜,曬乾了冬天沒有青菜的時候吃。
南歌一直想上山摘點野果打打牙祭,現在這個年代連賣蘋果的都少見。平時吃個水果都是奢侈,天天看見其他小孩子從山上帶來山楂野梨子都饞的不行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周日,一大早就拉了意歡一起去後山。
秋天的早上,天氣涼爽,兩人背著小背簍一路笑鬧著上山,路上遇到很多差不多年紀的孩子,都是上山采蘑菇野菜的。好在後山很大,走著走著,就剩下兩個人了。
南歌沿著她走慣的小路,果然沒走多遠,就在灌木叢下發現了一叢叢的榛蘑,不遠處還有松蘑,兩人很快撿了半背簍的蘑菇。
沿路又挖了很多野菜,回去可以和蘑菇一起曬乾。
背簍沒多久就滿了,南歌又感受到了豐收的快樂。但是此行的目的,野果還沒有見到。南歌不甘心,和意歡說了繼續往前看看。
終於,在前面看見一棵矮小的山楂樹,樹上沒結幾個果子。南歌很失望,每次上山都能有好多收穫,這才連個野果都找不到。
垂頭喪氣的去摘山楂,南歌沒有注意腳下,砰的一下被絆倒在地。南歌氣壞了,地頭看去,腳下有個洞口,南歌一腳絆在洞口才摔倒。
南歌生氣的對著洞口踢了一腳,一隻小小的灰色兔子受驚從洞口探出了毛茸茸的腦袋。
南歌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兔子耳朵,拽了出來。原來是一隻兔子寶寶,被南歌提著耳朵瑟瑟發抖。
意歡驚喜的看著南歌,妹妹果然是錦鯉,每次上山都能有肉送上門來。
南歌熟練的撿了一根樹藤把兔子綁起來,地頭看向剛剛的洞,南歌若有所思。
和意歡要來了鐵杴,南歌把洞慢慢挖開,果然洞裡還有四隻瑟縮在一起的小兔子,大兔子估計出門覓食去了。
兩人開心的把兔子一窩端了,熟練的藏進了背簍,拍拍手繼續摘山楂去了。
回到家,張素芬正在餵雞,前幾天她找村里孵小雞的人家買了兩隻幾隻小雞,攔在院子一邊,養大了下蛋給孩子們吃。
南歌和意歡神秘兮兮的從背簍里掏出了五隻小兔子,張素芬也很驚喜,這個養大了,地頭就有新鮮的肉吃了。
想了想,叫來剛好在家的柳衛南,給小兔子編個大點的籠子養起來,現在南歌和意歡有了小兔子和小雞做寵物了。
南歌撿蘑菇上了癮,吃過午飯,又拉著意歡去山上了,想到多撿點蘑菇,冬天可以燉兔子吃,就滿滿都是動力。
下午,南歌在一棵倒掉的大樹上撿到了一片木耳,這可是好東西啊,曬乾了以後不管涼拌還是炒菜都好吃。
又是滿載而歸,南歌終於找到了一棵野梨子,摘了一背簍梨子和一背簍蘑菇母乳,兩人哼著歌下山了。
「打,給我使勁打!」遠遠的南歌聽見有男孩的喊聲,還有砰砰聲,應該是在打架。
南歌本不想理會,這個時代的男孩子互相打架很正常,只要不嚴重,家長都不怎麼管。
從旁邊繞路的時候,南歌聽見一聲悶哼,瞬間站住了腳步,這聲音很熟悉,好像是沈淮書。
南歌把背簍遞給意歡,慢慢靠近躲在一棵樹後觀察,果然是沈淮書。大隊書記的兒子沈從軍帶著三四個十來歲的男孩正在打沈淮書。
兩個男孩各抓住沈淮書的兩個手臂,沈從軍對著沈淮書一拳一拳的打,沈淮書眼睛已經烏青,嘴角也滲出血跡。
南歌很生氣,這和現代 的校園暴力有什麼區別,沈淮書還是十歲的小孩啊。
「你們在幹什麼!」南歌出聲道。
沈從軍看見小小的南歌並不害怕,眯起眼睛說,「柳三丫,我勸你不要多管閒事!這可是地主家的狗崽子。」
南歌了解這個時代的痛,為了家人,她對這句話完全不能反駁。
沈淮書看見南歌,眼神焦急,想讓她離開,又怕這些人知道更加遷怒南歌,不敢出聲。
「地主家的狗崽子也得人民審判,你們幾個人可以代表人民嗎?你們這是私刑,你們的做法符合共產主義嗎?」南歌到底活了兩世,幾個孩子還是唬得住的。
幾個男孩面面相覷,沈從軍知道南歌的爸爸也不好惹,想了想還是帶著既然離開了,臨走前不忘對沈淮書呸了一口。
沈淮書被鬆開後,幾乎站立不住,南歌過去扶住他,他意外的沒有排斥。
彈了彈南歌的額頭,「小丫頭,誰讓你出頭了,小心他們記恨你。」
「我才不怕呢!幾個小屁孩能拿我怎麼樣。」南歌鼻孔朝天的說。
這話成功逗笑了沈淮書,南歌意外的看著他,「原來淮書哥哥會笑的啊。」
意歡和南歌把沈淮書送回了沈家,沈奶奶無奈的嘆氣抹淚。
「奶奶,我沒事,別哭了。」沈淮書溫柔的安慰沈奶奶。
南歌看著這祖孫兩人,只是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苦難總會慢慢過去,南歌留下幾顆梨子才和意歡一起回家。
她不知道沈淮書看著她的背影直到消失,眼神幽暗。
南歌回到家和爸爸柳衛南說起了沈家的事情,柳衛南也是嘆氣不已,和南歌說起了沈家的事情。
沈家爺爺沈星河是柳家村的地主,但是他不是壞人,荒年的時候經常給佃戶減租,還會拿自家的糧食救助一些吃不上飯的人家。抗戰時期更是拿出大量錢財幫助紅軍。
自運動開始以來,柳家村接受過沈家幫助的人都不願意批鬥沈家。反而是沈家內部的一些人,為了權利舉報了沈星河。
一輩子都問心無愧的沈星河在第一次被批鬥時就心臟病發,沒有挺過來。後來沈爸爸沈媽媽都被送到了勞改農場,家裡就剩下年邁的沈奶奶和沈淮書了。
柳家村的人很少參與批鬥,就算有也不會這麼折騰老人孩子,只有村里一些小孩,從小接受熱血教育,經常對沈淮書扔石頭,甚至有沈從軍那樣以欺負沈淮書為光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