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場雨,不少人家的糧食都遭了罪,要麼被雨水泡了,要麼是地里的高粱被打倒了,即便是沒倒的,高粱粒也掉了不少。
就連姜家也不例外,地里剩下的高粱,明顯沒有已經收回家的產量高。
可這天災人禍的,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也因為這場雨,接下來這幾天,大家都恨不得立刻馬上,把莊稼全部收回家,根本沒心思去關心姜家的收成了。
當然這都只是暫時的,等忙完這段時間,肯定還是會有那好事之人,想要打聽打聽。
不過在這之前,在姜家還不知道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聲音,慢慢在福安村傳開了。
這還得多虧了劉陽那天的心血來潮。
他放著家裡的糧食不管,特意去村里跑了一圈,隨後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也虧得他家人多,那天下午把玉米全部收回去了,這才使得玉米沒有淋雨。
而劉陽那天下午,特意去了自己看到的,從高粱地里,挖了幾株玉米回去的幾戶人家。
他夠八卦,記性也好,即便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也還記得呢。
本來自家地里,突然在長出幾顆特立獨行,格外不同的玉米,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瞞著,生怕被人知道了,明年跟自己分種子呢。
誰知道劉陽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就找上門來,說自家也有,又問他們家發現那玉米的地,是不是姜家幹活會經過啥的。
若劉陽只說自己家有,別人肯定不理會,但提到那姜家,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而劉陽走訪了一圈,也得到了準確的答案!
所有發現這特別的玉米的地,都是姜虎抱著小福星,從旁邊走過的!
難道這真的是小福星的功勞?
小福星真的這麼厲害?
不知不覺間,這個說法悄悄在福安村蔓延,有那地里沒長大玉米的人家,聽到這個事兒後,更是羨慕多餘嫉妒。
怎麼自家的地,就不距離姜家的近點呢!那樣就也能蹭到福氣了啊!
手肘那麼大那麼長的玉米啊,那到底得多大啊!
一時間,在姜家還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關於小福星的說法,又是傳的滿天飛了。
而這時候,姜家正忙得熱火朝天的,根本就顧不上的別人家。
院子裡依舊鋪著油布,油布上面鋪著厚厚的高粱穗,已經曬乾了。
姜虎舉著槤枷,一下又一下的,把終於曬乾的高粱打出來,二娘和大娃頂著太陽,把被姜虎打過的高粱穗,抱起來抖一抖,再翻個面,然後繼續打。
他們剛吃了午飯,都沒來得及午休,這會兒太陽正烈,但也是這會兒,高粱穗被曬得很乾很脆,是最好脫粒的時候。
幾天前的暴風雨,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中午的菜地,都被太陽曬得蔫頭耷腦的,空氣中連一滴水分都沒有。
屋檐下放了一個大大的簸箕,比一張床還大,裡面扔了一個小枕頭,還有幾根玉米核,鐵蛋一個人在裡面玩的不亦樂乎,旁邊是看著她的二妮。
不一會兒,小米推著椅子,從廚房出來了。
她其實已經可以自己走路了,不過走不遠,走幾步就要摔跤,腿上的力氣還不夠。
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她,她爹給專門做的小椅子,本來是給他們吃飯用的,坐在裡面,前面還能夠放碗筷呢,不用吃飯的時候一直抱著。
直到突然有一天,小米走了幾步,差點重心不穩摔跤的時候,一把撐在小椅子上,連帶著小椅子都被往前推了一點。
於是乎,小米就好像被點亮了某項技能似的,成天推著自己的小椅子,滿屋子亂竄。
這不,剛被放在大簸箕里,想讓她跟鐵蛋一起玩呢,小米就丟下鐵蛋,推著小椅子往廚房去了。
一家人都習慣了,也不知道小米為什麼哪兒都不去,獨獨對廚房情有獨鍾,沒事兒就鑽進去了。
廚房倒也沒什麼,二娘每天都把菜刀放得很高的地方,水缸比小米還高,她也爬不上去。
確定廚房不會給小米帶來什麼危險,二娘也就不攔著她了,左右小米聰明著呢,肯定不會搗亂就是了。
事實上,小米去廚房也沒別的事情,就是每天給水缸里,添點靈泉水啥的。
她雖然人沒有水缸高,但是舉著手還是可以夠得著的,只要身邊沒人,偷偷放靈泉水什麼的,簡直不要太容易哦。
對了,還有精米精面。
爹娘每次都是買兩三斤,吃完了才會繼續買。
她空間裡這些東西多著呢,而且各種牌子各種米,連各種形狀都有。
每次爹娘買回來,都是放在廚房的柜子里,也沒上鎖,她就偷偷摸摸的,往爹娘買回來的精米精面裡面,添上半斤左右。
太少了沒意義,太多了會被發現的。
不過精米精面很貴,這麼來上幾次,也算是幫家裡省錢了嘛。
「小米,你怎麼又往廚房跑啊。」二妮看著鐵蛋,不能亂跑,看到小米回來,小大人一樣的嘆了口氣。
「二姐,抱抱。」小米扔掉小椅子,笑眯眯的對著二妮伸出手。
二妮連忙把她抱起來,放進大簸箕裡面,又給她脫了小鞋子,手裡還拿著一把蒲扇:「小米快睡覺,你不睡覺,鐵蛋也不睡呢。」
大簸箕本來是用來曬東西的,但是夏天放在屋檐下,或是晚上直接放在院子裡,不管是午睡還是乘涼,都很舒服。
鐵蛋看到姐姐,就連忙扔掉手裡的小枕頭,手腳並用的爬過來了。
「覺,覺。」睡覺覺,沒有姐姐睡不著啊。
小米無奈的拍拍鐵蛋,這小傢伙,咋這麼粘人呢。
這會兒正午,不過外面屋檐下有風,比屋裡還是涼快些,姐弟倆躺在簸箕上,二妮給它們扇蚊子。
即便還有爹娘幹活的聲音,但依舊還是很快睡著了。
高粱脫粒,繼續曬上幾天,風車去渣滓,再裝袋入倉,忙忙碌碌好幾天,總算是忙完了。
忙這些的同時,還要清理地里的高粱杆,還要翻地,準備下一輪耕種。
姜家都是埋頭幹活,甚少去村里串門,這一忙,就忙到收稅的衙役,趕著幾輛牛車進村了。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