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七品縣令

  聞言,趙夫人也放下了心:「那姑娘不是個好的,若再由她糾纏下去,只恐要連累州哥兒。💝✌ ❻➈𝓼ђǗⓍ.𝓒𝕆м 🐜💎」

  圖爾才歸順沒兩年,但凡裴承州仕途上想再進一步就不能輕易沾染,更別說琳娜本人很沒腦子,還是黛莎的妹妹。

  八皇子夫妻好不容易落敗離京,不能再橫生枝節,即便琳娜與黛莎的關係當真不怎麼樣。

  趙瑾也點頭:「母親放心,我曉得。」

  見趙永陽小兩口進來,趙夫人沒再提這個,只問:「珩兒醒了沒有?」

  一旁的嬤嬤笑回道:「回老夫人,珩公子且睡得香呢。」

  趙夫人便歇了再抱抱他的心思:「那我改日再來瞧他,你們忙了一日,也快歇著吧。」

  她拍了拍趙瑾的手。

  趙永陽也笑著開口:「珩兒滿月,便就正巧州表弟大捷喜訊回來,想來是他給珩兒的滿月禮,待到周歲許便就是大勝漠北,戰勝而歸了!」

  「行軍打仗豈可像你說得這樣輕鬆!」趙老爺瞪了他一眼。

  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大勝漠北,當玩呢?

  「不過表達孫兒的期許罷了,再說一切皆有可能,當初南疆一戰,誰又能想到姑父能這樣快就結束戰爭,攻破圖爾王城呢!」趙永陽一笑。

  趙老爺也被他問住,片刻後輕嘆一口氣:「你說的也是,便當承你吉言了。」

  「表哥所言有理。」裴承允也應和了一句。

  趙永陽笑意更深,偏頭卻忽地對上裴西嶺深沉不見底的眼神,頓時一愣,頃刻間就聯想起當初後者戰勝歸來,自己與安陽郡王府管家一起被他支配的恐懼。

  ——即便裴西嶺從沒因此打罵過他一句。

  這不會是被他勾起舊帳了吧?

  他猛地一個激靈,趕忙就拱手賠罪:「當初是侄兒之錯,幸得姑父寬宏,不與侄兒計較——」

  「什麼?」裴西嶺一臉懵逼。

  他只是覺得這大侄兒說得蠻有道理,有怨怪他的意思?他能怨怪他什麼?

  「無事。」趙瑾與趙夫人同時開口。

  趙夫人同他們道了聲告辭便準備帶著一家人離開,趙瑾與裴西嶺等人也忙送他們出去。

  只有綾姐兒留了下來,要同如意一起玩。

  這一年來她也時常在侯府留宿,趙夫人一家沒什麼不放心的,留下她便回去了。

  回到正院後,裴承允問趙瑾:「母親可知隴西如何了?」

  趙瑾點頭:「五皇子與於侍郎很是盡心,到之後立即雷厲風行地處理了一些做得過火的人,先鎮壓後安撫,五皇子更自掏腰包將那些生活無以為繼的百姓們都安頓好了,百姓再沒有不滿意,他二人回京時,親往送行的百姓更是不少……這事辦的極漂亮,想來後頭便該有上奏嘉獎他們的奏摺了。」

  裴承允面露深思。

  裴羨笑了笑:「三哥還不了解五皇子麼,他平常雖愛玩鬧了些,不過正事哪有拖後腿的時候。」

  「我不是擔心五皇子,而是隴西派系官員。」

  「自先前隴西貪污案後,皇上不是重點清理了隴西官場了麼?」說完,裴羨自己先反應了過來,「三哥是說那些日子難捱的百姓?」

  裴承允點頭。

  是了,隴西又不是真的偏遠貧瘠,在善恩堂收容了部分生活艱難的百姓後,竟還有那如數人前仆後繼往善恩堂跑。

  後頭打砸善恩堂更是瘋狂之舉——皇后親自下懿旨建造的地方,普通百姓可沒膽子真毀了。

  他們這模樣怎麼都不像是只為占便宜,更像是在希望落空之後的發泄和絕望。

  趙瑾接話道:「我的人插不進官場,只是得到消息說五皇子與於侍郎雖盡心盡力幫扶百姓,不過在與隴西少數官員接觸後臉色很不好看,似乎起了不小的衝突。」

  「五皇子身份貴重,在隴西橫著走都無人敢置喙,能叫隴西官員冒著風險得罪他,想來是自己的利益被動了。」周念慈溫聲開口。

  裴羨慢聲道:「五皇子不是眼裡揉得沙子的人,於侍郎也一身忠正,事實如何,想來這幾日便能見分曉。」

  趙瑾點點頭。

  一直沒說話的裴西嶺看了一眼裴承允,忽地開口:「你想去便去吧。」

  聞言,裴承允淺淺笑了開來:「多謝父親,兒子在京城升任空間已然有限,到底要做出實績來才能服眾,隴西正是好機會。」

  文官升任難,且多半都要外放,等在任上做出實績來,以平陽侯府和趙老爺的人脈資源,高升必然勢不可擋。

  而隴西素來不太平,又剛鬧出風波,等到這回建文帝擼下幾個尸位素餐的,位子這便騰出來了。

  如江南那等富庶之地,想要再出好政績不容易,但在隴西那等民難頻出的地方,如裴承允這等才幹,想出政績便相對不難,還能造福一方百姓,可以說是雙贏。

  家裡對裴承允遲早要外放這事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趙瑾道:「羨兒說得對,想來這幾日便有結果了,你若有心思,便儘早準備著。」

  裴承允點頭:「此次不必勞煩父親與外祖父為兒子活動關係,動用人脈,兒子自己請纓便是。」

  裴西嶺道:「若不活動關係,你恐要做七品縣令。」

  裴承允有能力不假,可到底年輕沒經驗,先前的水轉翻車等物只能證明他人品過關和才思敏捷,於政事民事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便是他再得建文帝青眼,吏部都不會放心叫他一開始便居一方要職。

  裴承允當然明白得很,他也有自知之明:「兒子的確年輕資歷不夠,紙上談兵容易,可要掌一方百姓安居樂業,自該再歷練一二,不可將百姓身家性命視為兒戲。」

  「若如此論,你便是做一方縣令都要掂量再三。」

  「兒子早有準備,也同寇兄了解過隴西,做足了功課,又細查過隴西各縣從前之政令民事才敢誇下海口,有前縣令留下的政令班底,我有短時間適應和觀摩,待了解更深,便可上手政務,為民謀福祉。」

  裴羨挑起眉頭:「三哥素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啊。」

  自己先琢磨透了,做足了功課,在一切準備妥當了才對家裡交底。

  這種性子和責任感對百姓來說的確是好事一樁。

  裴西嶺在聽完他的話後,也是面露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