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打磨銅鏡
「蘇曉曉,她是哪裡人?「
「據說是被姓蘇的人家收養的,就是咱們鎮子下面的一個叫做南山村的,從小便沒有了父母雙親。」
「南山村的老蘇家?」
她聽後還是一震,覺得自己似乎聽到什麼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
這幾天蘇曉曉就看著自己家的銅鏡有點點犯愁,怎麼說呢?
銅鏡子照人不清楚不說,就還是會有重影不清晰。
要是有玻璃鏡子的話,那就好了,可是玻璃這東西西方才剛剛發明出來,蘇曉曉也只是從布魯斯從西洋拿回來的那些雜物里看到過。
蘇曉曉看到這時候的玻璃還遠不如後世的玻璃看起來那麼光滑清晰,其實上面很多雜質。
「要是能打磨加工一下就好了。」
蘇曉曉很為難,但是這樣的工藝其實她還不會。
裴淵即使說見多識廣,他也沒見過玻璃打造的鏡子。
他小聲地嘟囔著:「要是拿來照鏡子的話,用銅鏡就可以了。」
結果蘇曉曉並不滿意,她搖搖頭。
「你不清楚,這銅鏡根本無法將人照清楚。」
「我記得鎮子上好像有一個老手藝人,他專門負責給人家磨鏡子的。要不要我們去拜訪一下他呢?」
蘇曉曉一聽,覺得似乎挺有點那意思的。
「好,那我們就過去拜訪一下他好了。」
蘇曉曉聽到後還挺激動,其實她並未聽到過鏡子竟然也可以打磨。
其實來到這裡有一年之久了,蘇曉曉最開始窮的時候都沒有鏡子可以照人。
在搬家到新房子之後,她才知道了鏡子竟然可以打磨。
「但是要打磨成什麼樣呢?」
蘇曉曉十分好奇地問道。
「應該是比現在要亮很多吧?」
蘇曉曉打定主意之後,便在第二天跟隨裴淵一起上鎮上拜訪那一位老手藝人去了。
蘇曉曉對這個鎮子不是很熟悉,但是裴淵不一樣,他很小就生活在這個鎮子上了。
第二天一早上,裴淵帶著蘇曉曉一起到了這個鎮子上,找到了傳說中的那個老工匠人。
沒想到這個老手藝人都已經七十多歲的年紀,他早就收山不做這份工作了,正在家中看著孫子。
蘇曉曉看到老手藝人的屋子中都是已經被打造好的鏡子等一些手工藝品,十分精緻,不得不對這位老手藝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雖然都是帶著一種古老的氣質,不過說起來這些東西真的看起來十分有質感,說明這個老工匠的手藝還挺令人欽佩的。
蘇曉曉和這個老手藝人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老手藝人放下手中的茶杯,將菊花茶倒給了蘇曉曉和裴淵一杯。
「二位就是為了這個求助於我的嗎?」
「是,我們聽聞您的手藝非常棒不錯,雖然這次過來有點唐突,不過我們還是十分冒昧地想請您老人家出山,想叫你幫我們打造一面玻璃鏡子。」
蘇曉曉這麼說道。
這個老手藝人稍微遲疑了一下,接著十分猶豫地說道:「那個不好意思,二位來的稍微有點晚了,我其實已經不做了。」
蘇曉曉還想要懇求,人家就已經想要送客趕人了。
這怎麼辦呢?蘇曉曉看向了一旁的裴淵。
這時候老人家的小孫子從外面跑進來,大約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哭唧唧地找他爺爺哭訴道:「爺爺,爺爺,我的寶貝被王小壞給搶走了。」
「什麼寶貝啊?」
「就是裴淵大將軍的那一本親筆簽名的小人書,王小壞真壞!」
裴淵在旁邊鬧得一愣,什麼意思?
「走,爺爺去幫你把小人書搶回來!」
老人家顯得十分生氣,他這麼對自己孫子說道。
「等等,你們要我的親筆簽名幹嘛?再說我也沒在小人書上籤過名字啊?」
裴淵鬧得一愣,老者和他小孫子都愣住了。
「什麼情況?你是裴淵嗎?」
「在下正是裴淵。」
老者早就看出來裴淵氣概不凡,沒想到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裴淵大將軍。
這可是他們鎮子上出來的驕傲,裴淵見到他們似乎還有點不相信的樣子,就拿出了自己的那一塊大印這上面刻著裴淵的名字,還有什麼不敢相信的呢?
老者當即就答應了裴淵和蘇曉曉,決定幫著他們打造這一面銅鏡子。
此時的蘇曉曉也是一愣,真的沒想到,裴淵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蘇曉曉正好還想要藉此機會打造一個自己的果醬的專賣店。
想到這裴淵如此大的魅力,再和這個老者多打聽一下,能不能幫她找到一個匠心和手藝都一絕的施工隊。
蘇曉曉當即表示道:「如果老人家你能幫我找到這樣的一個施工隊的話,我就送給你一麻袋上好的菊花茶喝。」
為什麼用一麻袋,主要是麻袋的話真的能代表很多的意思。畢竟之前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問題是:「土豆哪裡挖,土豆郊區挖,一挖一麻袋。」
這就是證明只要是形容多的話,一定要用到麻袋裝。
老者一聽十分開心地表示自己願意幫忙,畢竟說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有十分重要的養生功效。
老人家一聽十分開心地表示,自己正好認識一個施工隊,說不上能過來幫助蘇曉曉。
蘇曉曉一聽,還十分高興地表示自己這次一定幫忙。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不僅是蘇曉曉的鏡子打磨成功了。
第三天的時候,有了這個老先生的介紹,施工隊馬上就來到了鎮上蘇曉曉準備開店的地方,蘇曉曉將設想和圖紙都給了施工隊的人看。
而且有的地方,因為施工隊安排的不是很合理,蘇曉曉也即使給他們糾正過來了。
之所以要打造出來這樣的一個專賣店,主要也是為了能將果醬的品牌給更好地發揚光大。
這其實之前蘇曉曉就已經想好了,只要是有利於專賣店的那些好的辦法,其實她都願意嘗試一下。
蘇曉曉在專賣店開業之前,專門印製了一些請帖,這些請帖就是為了能更好地將自己的品牌效應發揮到最大。
蘇曉曉將店鋪開到了鎮上最繁華的路段,這裡還是請慈安堂的李先生幫忙找到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