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刻鐘,茯苓再次開門,這一次開了半扇門,整個人站在門廊前,將一枚小碎銀子遞到小廝手上。
「有勞小哥走一趟了,替我家夫人給林小姐回個話,我家夫人一定如約而至。」
「多謝。」
小廝得了銀子,快步離開。
「人走了嗎?」
見茯苓疾步回來,沈幼宜詢問道。
「恩,走了。」
「我正好帶著崽崽們出去走走,陪玉安散散心。」
沈幼宜覺得宋玉安這些日子一直勤勉自己,整日裡除了學業便是習武,就像是個木頭人一樣,周而復始。
一個月中,同他們多說幾句話的次數寥寥無幾。
完全是變了一副模樣,時間一久,沈幼宜幾乎都快忘記先前的宋玉安是什麼模樣的了。
她覺得那孩子不應該壓抑著自己,一直沉浸在那樁舊事裡,不肯放過自己。
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去努力嘗試著去做,但沒有必要如宋玉安一般,不知疲倦的習武。
當天夜裡,沈幼宜同宋聿珩說起了白日同林聽晚的約定。
「既然已經說好了,去去就是,路上要注意安全。」
他不在他們身上,多少有些擔憂他們的安危。
不過宋聿珩從來不會幹涉沈幼宜的決定,她想要去哪裡是她的自由。
帶著三個孩子去祈福,是散心,也是求得心安。
「有玉安在,無妨的。」
她那一手好功夫,誰人敢騎在她的頭上,
「恩,早去早回。」
第二天一早,沈幼宜便給兩個孩子請了假,以家中有事為緣由。
兩個崽崽學習上面都有天賦,學的很快,耽擱一日的時辰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什麼麻煩事。
羅夫子答應了沈幼宜,並且將宋玉安的近況說給了沈幼宜聽。
「那孩子是遭遇了什麼,同一開始來大有不同,我問他,他也不多說。」
旁人的家事,羅夫子不好過問太多,於理不合。
「玉安讀了書以後,性子沉穩了不少,也開始懂得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不易,才想著在學業上刻苦一些,讓我見到他的努力。」
沈幼宜那三寸不爛之舌,編瞎話的本事倒是一流。
羅夫子聞言,竟然沒覺得有任何問題。
「宋夫人教子有方,實乃楷泛。」
「羅夫子您過謙了。」
兩人推脫著,沈幼宜總算將這事矇混過去了。
沈幼宜在家中等待林府的車馬來,林聽晚安排了兩輛車馬,她同著粉秀坐一車,沈幼宜同著孩子們坐一車。
沈幼宜的馬車是林府最富麗的那一輛,足以容下六七個人一同坐。
沈幼宜一路上哼著山歌哄著孩子們,宋玉笙最喜歡聽沈幼宜唱歌。
每每沈幼宜哼歌,宋玉笙總能手舞足蹈半天。
「在馬車裡就不要亂逛動了,容易摔倒,到時候哭鼻子可沒有人哄你。」
沈幼宜嚇唬著宋玉笙。
宋玉笙看向茯苓,又看向宋玉安兄弟二人,並沒有人理會她。
她以為沈幼宜說的是真的,忙抓著茯苓的胳膊乖乖坐下,一副乖孩子的模樣。
「娘親,我是個乖寶寶。」
「恩,這才對。」
沈幼宜誘導著宋玉笙,如何才是對的。
宋玉笙也願意聽她的話,只要是她說的,宋玉笙也能夠學著去做。
一行人坐了近一個多時辰的馬車,終於趕到了乾明寺。
山下已經有僧人等候多時,他們早就得了林府的消息,知曉林小姐今日要攜友人前來乾明寺燒香祈福。
僧人準備好了休息的禪房,待幾人祈福過後便可以到禪房小憩。
林聽晚一如先前一般,為寺廟捐贈了香火錢,沈幼宜同樣也出了一筆香火錢。
他們幾個跪拜在佛像面前,手拿著三炷香,心中祈念,每個人的心愿都不同。
宋玉笙的最是簡單明了,那便是有吃不完的沒事,爹爹,娘親,兄弟們都可以陪伴在她身邊。
她年歲小,未曾經歷過生死離別,更是不懂那一些。
但娘親說過,在寺廟裡燒香祈福,說的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佛祖聽到了虔誠的祈願,受了感化,便會滿足她。
沈幼宜祈願過後,向站在高台之上贈予他們香火的老和尚求平安符。
乾明寺的平安符難求,開過光的更是難求。
那老和尚從一開始,便將目光放在了宋玉徽身上。
宋玉徽身上透著紫光,老和尚定睛一看,渾身冒出了冷汗。
「這枚平安符我自願贈予這位小公子,小公子乃是紫微星轉世,紫氣東來,說這孩子命中帶著貴氣,身份不凡。」
「師父可是看錯了,我並非有大能耐之人。」
宋玉徽心思沉了下來,他也認為老和尚是在胡說八道,不論是蒙對了罷了。
然而他的身份並不能暴露在沈幼宜面前,面對沈幼宜略有遲疑的目光,宋玉徽直接打斷了老和尚的話。
「不過貴公子命中注定有一劫,倘若三個孩子一心,不管遇到什麼麻煩都不放棄彼此,將來可平冤屈,破大災。」
老和尚的話終是引起了沈幼宜的注意,就算是有劫難來臨,她也可以擋在孩子們面前,替孩子們遮風擋雨。
她顯然是認為老和尚是在胡說八道,騙銀子的,不知乾明寺怎麼會收留這樣的神棍主持祈福儀式。
「師父還請慎言,在佛祖面前,不可妄言。」
沈幼宜聽著,總覺得對方更像是神棍,借著祈福儀式到處斂財。
儘管她心中有些狐疑,老和尚是否在胡說八道。
宋玉安卻在此時開口詢問道:「老師父,請問,已死之人能夠平冤昭雪嗎?」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渴望的神采,在期許中等待著老和尚給他一個答案。
沈幼宜並沒有阻攔宋玉安問下去,宋玉安口中的已死之人應該是洛家上下七十一口人命,至今沒有得到昭雪。
老和尚上下打量著宋玉安,嘴裡念念有詞,說著他們聽不懂的字眼。
那眼神晦暗不明,令人難以捉摸。
約麼著片刻兒,老和尚雙手合十,給了宋玉安肯定的答案。
「倘若有人肯為其平冤,定能昭雪。」
此話一出,宋玉安心中有了念想和目標,他對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