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翠蓮嫂子,你們先前在屋裡是不是沒瞅見姜先俊啊?」劉氏跟在她們二人的身旁,壓抑著興奮邊走邊追問。→
「嗯,小琴說他去鄭家村接丈母娘和嫂子去了。」孫氏說。
鄭小琴過月子這段時日,據說都是鄭母在這邊照顧,最近幾天鄭家那邊有事,所以鄭母就回去了。
這會子去接,指不定是事做完了,惦記著閨女所以又過來接著照看。
劉氏扯起嘴角,「三嫂,鄭小琴那是怕你們尷尬才故意那麼說的。」
孫氏腳下慢了半拍,有點詫異的看向劉氏,「啥意思啊?」
劉氏踮起腳湊到孫氏的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啊?還有這一茬?」孫氏愕然,臉色變了兩變。
劉氏退了回去,連連點頭:「不會有假的,這話是姜家鄰居說的,之前小兩口爭吵的時候剛好鄰居過來借東西,全聽到了。」
「晴兒娘,荷兒娘,你們到底在說啥呀?」王翠蓮看著這兩人接頭接耳的樣子,滿頭霧水。
孫氏扭頭跟王翠蓮那小聲說:「先前為了給咱娃餵奶的事兒,姜先俊跟鄭小琴還吵了一架。」
王翠蓮愣了愣,越發納悶:「啥時候吵的?是老薑叔和晴兒爺喊咱過來之前還是之後啊?」
若是之前,那可以理解,姜先俊對晴兒和駱家老楊家這邊心裡有梗,覺得他娘是被這邊人給聯手弄到牢里去了,所以怨恨上了。
但後面補是又讓她們過來了麼?
孫氏說:「喊咱之前和喊咱之後都不樂意吧!」
劉氏說:「還是讓我來說吧,」
她繞了個彎來到王翠蓮的另一側,對她說:「是這樣的,一開始我和老漢來姜家說這事的時候,姜先俊就不樂意,嘟嘟囔囔的,後來被老薑叔一通訓斥給暫時壓下來了。」
「兩個老漢打發我來喊你們,我前腳離開,姜先俊後腳看到鄭小琴給自家閨女餵食的時候都沒咋餵幾口,他更惱火了,說都把口糧給了咱家的娃,要他閨女挨餓,他不樂意,逼著鄭小琴像以往那樣先把自家閨女餵飽,到時候剩下的再拿來餵咱家的倆娃,反正就是做做樣子,應付個差事,至於咱家倆娃能不能吃飽,那就不是他要管的。」
王翠蓮聽到這,眉頭大皺,顯然是不高興了。
在她自己的做人原則里,既然答應了幫忙,就肯定會盡心盡力的幫。
要麼就不要答應,她是萬萬做不出那種嘴上答應,行動上卻敷衍了事,那叫心口不一,那叫假。
「咱帶著倆娃大老遠跑一趟也不容易,就為了能蹭一頓飽的,姜先俊咋能這樣呢!」王翠蓮越想越不高興。
孫氏也不高興,但又很無奈。
劉氏接著往後說:「鄭小琴人還不錯,她的想法跟姜先俊不一樣,她覺得既然答應了幫忙餵一回,孩子吃個五六成飽的更煎熬,再說了,咱家又不是把娃寄養在那兒,也就抱過去蹭一頓。」
「等過一兩個時辰,她家閨女照樣能吃飽喝足。小兩口為了這事兒起了爭執,姜先俊覺得鄭小琴向小琴向著別人家娃,不顧自家閨女溫飽,賭氣跑去下地幹活去了,只是田地在鄭家村那個方向,壓根就不是去鄭家村。」
「鄭小琴怕咱知道了真相尷尬,所以才跟咱編了個謊。」
聽完劉氏說的全過程,王翠蓮和孫氏都很無奈,也覺得尷尬。
因為她們的到來讓別人家小兩口吵架了,也讓老薑頭髮怒了。
王翠蓮看著懷裡睡得正香的大娃,輕聲說:「就喝這一回,回頭咱不來蹭了,鐵匠和老三應該也快回來了,讓他們去想想法子搞點牛奶羊奶的回來。」
孫氏跟王翠蓮想到一塊兒去了,「八妹也幫忙去十里八村打聽nai娘的事兒,或許也有消息了。」
劉氏說:「你們別忘了五弟妹和大舅媽她們也去其他兩家找去了,今明兩天咱還能再去另外兩家蹭兩回。」
幾人抱著孩子剛走過這邊塘壩,就看到鮑素雲和大孫氏從村南頭那邊的小路上過來。
孫氏和王翠蓮的心裡對她們那邊還是抱著一絲期待的,那邊有兩個婦人養了孩子,三十八歲的那個在坐月子,另外一個孩子已經六七個月了,應該都有『糧食』來餵孩子們。
「大姐,素雲,你們那邊咋樣啊?」
兩邊人馬在路口匯合後,孫氏趕緊問。
大孫氏直接搖頭,「我那個不行,雖說娃六七個月了,可她自個壓根就沒啥『糧食』,孩子一天只能喝一回,還是留著夜裡哄睡讓娃喝,白天都是麵湯米湯的吊著養,六七個月大的娃瘦得跟只小貓似的。」
孫氏眼中的光亮黯下去一半,又扭頭去看鮑素雲。
鮑素雲低頭,從身後拿出來一隻包袱卷。
包袱卷是先前王翠蓮準備的,裡面裝的是雞蛋和紅糖。
看到鮑素雲把這隻包袱卷又帶回來了,孫氏眼中的光亮徹底熄滅。
王翠蓮也是嘆口氣。
劉氏走上來,問鮑素云:「你那家又是咋說的?」
鮑素雲說:「人都三十八歲了,生下娃月子裡就生了病,自個也不曉得吃了啥土方子的藥,病沒好,nai卻退了個一乾二淨。」
「我去的時候,她正給娃餵米糊呢,忙得焦頭爛額。」
劉氏張大了嘴,啥都說不出來了。
孫氏深吸了一口氣,跟她們說:「算了,人家自個的娃都沒得吃,咱也不能強求,先回去吧,回去再接著想法子。」
幸好,娃們先前在老薑家已經蹭了個飽,應該能管到晌午之後。
臨近晌午的時候,駱鐵匠和楊華忠都沒有回來,顯然這二人是跟著楊華明和楊永智楊永青他們一塊兒進山去追楊若晴去了。
孫氏和王翠蓮兩人大眼瞪小眼,真是一籌莫展。
王翠蓮咬咬牙說:「我先去熬點米湯煨著,再擱點糖。」
孫氏輕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
當曹八妹風塵僕僕進門的時候,王翠蓮已經在後院熬小米湯了,屋子裡只有孫氏在守著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