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坪村。→
當天夜裡,楊華明就請了王洪濤來家裡商量保媒的事,王洪濤當下就拍著胸膛應下了。
送走了王洪濤,關起門來後,楊華忠跟老楊頭這商量:「酒樓飯菜的事,永青說他認了,這接下來提親彩禮的事兒,我還是覺得不能真的空手,怎麼著也得照著咱這邊的禮儀送彩禮,至少四五兩銀子是要拿的,不然外人曉得了笑話咱兩家不算,王洪濤去提親也不好開口。」
鑑於之前大伙兒在一起很憤怒的說拿吃飯的錢款來抵彩禮這一說,所以楊華忠覺得自己有必要再跟老楊頭商量商量。
老楊頭吧嗒著狠狠抽了幾口鄭家捎來的好煙,老楊頭擰起眉頭,沉吟片刻後道:「氣話歸氣話,既然咱兩家打算結親,就該拿出氣度和誠意來,哪能真被一頓飯就給嚇到了呢!」
楊華忠很欣慰老漢的想法始終跟自己一樣,接著又說:「永青那邊,就算能拿得出錢來,估計也不樂意拿了,這彩禮,我打算偷偷瞞著他給他墊付了,只要能讓他早些娶上媳婦兒,就皆大歡喜了。」
老楊頭擺擺手:「飯菜的錢你們沒讓我貼補,彩禮錢還是讓我來,你不要出錢。」
楊華忠憨厚的笑了,帶著一點自豪的口吻說:「爹,如今我比你有錢了。」
老楊頭愣了下,也跟著露出幾分欣慰之色,道:「就算那樣,這錢也該讓我來出。」
「你出了,其他人那邊曉得了,大家都難做。」
「所以我才說我悄悄的貼補啊……」
「悄悄的?老三你想的太簡單了,雁過留痕,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真等到其他人曉得了,他們更難做,所以老三你就不要好心辦壞事啦,聽爹一回!」
楊華忠無奈,垂下眼皮子在心裡細細琢磨。
想想也是,正如晴兒以前私下裡跟他說道理時常用的那句話:道德綁架。
「好吧,那就讓爹來吧!」
但是爹手頭的棺材本也沒幾個了,回頭逮住節日,大不了自己多孝敬些錢給爹手裡攢著。
原本跟王洪濤那裡說好了就這兩天上門提親,結果王洪濤家的小親家,也就是小兒子王良的老丈人突然去世。
所以王洪濤專門來跟老楊頭以及楊華忠這商量,看要不行就換個媒人。
但老楊家主意已定,就認準王洪濤這個媒人了。
「延後幾天去提親也沒啥,洪濤,你先忙你那邊的,咱等你!」
有了老楊頭這句定心丸的話,王洪濤才放心去給親家那邊弔喪去了。
清水鎮,北面,某處兩進的宅子裡。
鄭秀芝的爹鄭二,正跟鄭秀芝的娘沈氏,以及三個兒子一塊兒琢磨鄭秀芝的婚事。
鄭秀芝本人則被三個嫂嫂連哄帶騙的去了舅家那邊走親戚,家裡這麼多人,擠在兩進的宅子裡,人多口雜,好騰出空來給他們幾個商量事情。
鄭二做了一輩子生意,眉眼間都是精明。
但此刻這個精明人卻坐在那裡不停的喝著茶,搖著頭,目光不時朝門口張望,好像在等什麼人,期待發生什麼事。
卻又因為每每的落空而越發的煩躁,也更加口乾舌燥。
眼瞅著桌上一壺茶基本都進了鄭二的腹中,而屋外的日頭漸漸移到中空,都不見他期待的人出現。
鄭二把茶碗重重頓到桌上,朝著自己婆娘還有三個兒子就是一頓噴。
「都是你們做的好事,非得讓自家媳婦兒跟過去蹭飯,八字還沒一撇就吃掉人家十兩銀子的飯錢,你們丟不丟臉!」
三個兒子並排坐,父子四個都長著同一張臉,大餅臉,粗眉毛小眼睛,塌鼻子厚嘴唇。
一看這面相就是在媳婦們跟前不敢大聲喘氣的那種。
三個兒子被老爹教訓,都不敢吱聲,互相之間你悄悄碰一下我胳膊肘,我暗暗踢一下你的鞋子,都指望對方出來說兩句。
被兩個兄弟夾在中間的老大實在憋不出了,抬起頭朝鄭二這討好的笑了笑。
「爹,她們仨跟去也不是為了吃喝,還不是心疼小妹,想去看看未來姑爺是個啥樣的人麼!」
有了大哥打頭陣,老二老三也都趕緊跟上,連聲說:「對,就是跟去看看,幫忙把關的。」
「把關?」鄭二冷笑。
「咱家眼下啥情況你們沒點數?楊永青啥情況,還用得著把關?」
「讓你們妹子嫁過去的目的,你們不懂?一個個都裝啥裝?還有臉跟我這辯?」
三兄弟都漲紅了臉,坐成一排,一個別一個憋屈。
小時候家裡條件好,爹跟著大伯在任上那邊做生意,日子過得順風順水。
兄弟仨就盼著有個妹妹玩玩。
秀芝出生的時候,哥仨激動壞了,有啥好吃的好玩的全都送給這個最小的妹妹。
妹妹也爭氣,打小就生的好看,粉雕玉琢的,跟著大伯啟蒙念書,認字比他們還快。
大伯好幾回感嘆,說妹妹要是個男孩子就好了,只可惜是女娃,沒法去考功名,撐門戶……
但他們哥仨不在乎,他們想著家裡日子這麼好過,大伯從政,爹從商,相輔相成,他們三兄弟將來跟著爹做生意,賺大錢,妹妹一輩子都是他們的手中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妹妹說的上一門親事,男方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兩家結親可謂是門當戶對。
可是男方不爭氣,吃喝嫖賭,還患上了花柳病。
鄭家這邊是果斷退親,哪怕頂著生意被對方刁難也不能讓妹妹跳入火坑。
可隨著大伯的去世,保護傘沒有之後,他們才猛然發覺在這個世道,士農工商,不管你做生意賺多少錢,你背後都要有靠山。
沒了靠山,你賺的那些錢,很快就能賠出去,之前那些眼紅你的,被你扳倒的對手,一窩蜂湧過來,從四面八方來坑你害你給你下絆子。
大伯去世後那段日子,他們處處被刁難,大哥和三弟還沒人設計下了大牢。
爹散盡了大半家財才將兩人從牢里撈回來,打那後家道中落,一日不如一日。
眼瞅著實在待不下去了,爹才決計帶著一家人重返闊別二三十年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