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三天後,大孫氏從鎮上回來了。→
「姐,你瘦了。」
老姐妹見面,孫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
大孫氏道:「能不瘦嘛,這三天我就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咋?孩子鬧騰?」孫氏一邊把大孫氏往屋子裡迎,邊問。
大孫氏道:「那小東西怪著呢,雖說是個女娃娃,可脾氣不曉得多大!」
「白天裡就狂睡,一到日頭落山她就睡飽了醒了,開始各種鬧騰。」
「餓了的時候哭得那叫一個急啊,就跟夏日裡那冰雹雨似的,啪啪啪的來,咱這些人沖泡糖水都來不及呢!」大孫氏道。
邊上的楊若晴也在豎起耳朵聽,覺得這小傢伙很有個性,跟駱寶寶小時候有點相似。
「咋還泡糖水了?小潔沒奶水麼?」楊若晴也問了句。
大孫氏道:「奶水有啊,可小潔那哥死丫頭怕疼,不肯揉,奶水漲得不行可孩子又吸不出多少來,小孩裹奶還沒裹一會兒,小潔就嚷嚷著疼,死活不讓孩子吸了,孩子餓得只能哭,不搞糖水墊肚子是不行的啊,哎,這娘倆個,一樣的暴脾氣!」
聽到這些,孫氏和楊若晴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大舅媽,你喝口茶,喘口氣。」楊若晴把一碗茶端到大孫氏面前。
大孫氏接過茶來,看了楊若晴一眼,道:「晴兒啊,要是小潔有你和小花一半的耐疼就好了,那個死丫頭,臨盆時候痛了一天一夜都能扛下來,咋這給孩子餵奶就扛不住痛呢?」
楊若晴微笑著道:「這事兒還真就是這樣呢,臨盆的時候肚子裡那塊肉總得咬著牙關生下來吧,所以再痛也得死扛著,沒法逃避啊。」
「這娃都生下來了,喝奶的痛,她可以逃避,所以自然就逃避咯。不過大舅媽你也不要急,小潔畢竟年輕,又是頭一回做娘,給她幾天功夫慢慢適應就好了。」
楊若晴的安慰,並不能讓大孫氏心裡寬敞多少。
因為就連楊若晴自己都明白,這女人生完孩子後,奶水並不是如泉水那般涌下來。
那儲存奶水的兩隻糧倉,事先是需要揉的。
為啥要揉?
這是一輩輩婦人們傳下來的經驗,說是只有揉開了,這糧倉里才能裝下更多的奶水來供應孩子的需要。
不然,看著蠻大的糧倉,裡面其實沒裝多少奶水,喝幾口就沒了。
其中的原理,楊若晴不懂,也沒去仔細研究,反正當初生辰兒和寶寶的時候,她為了把糧倉激活,可是對自己下了狠手去揉,差點沒揉暈過去,哈哈哈……
孫氏在那裡跟大孫氏接著談論小潔母女的事兒,大孫氏坐了一會兒方才起身回了孫家,臨走前約好了等洗九澡的時候大家一塊兒去送禮。→
轉眼間就到了小潔家閨女洗九澡的日子。
因為當小潔生下孩子的第二天,楊若晴就托人給縣城的曹八妹捎信去了。
這是曹八妹事先千叮嚀萬囑咐的,小潔是曹八妹嫡親的侄女,侄女生孩子,曹八妹肯定要有所表示的。
這不,洗九澡的前一天,楊永進便送了曹八妹娘仨回村。
曹八妹如今都七個多月的身孕了,孕相不錯,氣色也很好。
「八妹,你都七個多月的身孕了還坐馬車顛簸著回來,這要是有個啥閃失,你讓我和你哥多擔心啊,其實你用不著回來的,大家都能理解你的情況。」
大孫氏拉著曹八妹的手,又是動容,又是擔憂。
曹八妹笑著道:「嫂子你別擔心,我這個月份比較穩,永進在馬車裡鋪了墊子,車趕的也慢,一點都不顛簸呢。」
視線掃過旁邊的孫氏和楊若晴她們,曹八妹接著道:「再說了,小潔生娃,我都做了姑奶的人了,咋地也要回來親眼瞅瞅她們母女啊!」
大孫氏連連點頭,「我先前還在跟晴兒和黃毛說呢,我說你們都是過來人,回頭到了張家見到了小潔,幫我多勸勸那丫頭,讓她扛著點疼,多揉揉,孩子只有吃娘的奶才能長得結實,少生病!」
曹八妹笑著點頭:「放心吧,我也會幫著一塊兒勸她的,嫂子你就別操那麼多心了,實在不行就讓孩子喝牛奶喝羊奶唄,也蠻好的。」
大孫氏垮下臉來,「那不成,有娘奶喝堅決不喝別的畜生的奶!」
畜生的奶?
曹八妹和楊若晴她們都滿頭黑線,這沒法溝通了哈!
洗九澡的日子正式來臨了。
早飯後,楊華忠家門口的大路上停了三輛馬車。
趕車人分別是楊永進,楊華忠,以及小潔爹。
前往的婦人分別是大孫氏,孫氏,曹八妹,楊若晴,小朵以及黃毛。
楊若晴和曹八妹待在一隻車廂里說悄悄話,曹八妹邊上還坐著二閨女。
大孫氏和孫氏帶著曹八妹家的大閨女繡繡和羅寶吧。
還有一輛車廂里則是小朵和黃毛帶著小順子,峰兒哥倆。
其中,楊若晴和曹八妹所在的這輛馬車最寬敞,自然她們帶去的禮品都塞在這車廂里。
產婦的補品,小孩子的衣裳鞋襪等等,把馬車塞得滿滿當當的。
所以當三輛馬車動身的時候,老孫頭看著這陣仗忍不住笑著道:「張家今個晌午有的忙了!」
這是楊若晴第二回來張家。
上回過來,還是小潔成親的時候,她雖婦人團隊過來送『梳頭油』禮。
今個第二回過來,還不到一年,小潔嫁人生娃真是速戰速決,會不會明年這時候又要過來送禮呢?哈哈哈……
張家的宅子在清水鎮並不是屬於那種鎮子中心的街道人家,張家在鎮子西面往附近村子延伸方向的一條街道上。
那條街道自然不如鎮上其他街道熱鬧,但宅子的價格也相對要便宜一些。
張家二老買賣的是農具方面的東西,做的是附近村子裡農民的生意,這些年供出了張斑這個舉人,已算功成身退了。
而張斑沒有去接著深造,而是選在回了鎮上的書院做了教書先生,每個月除了衙門那裡對舉人的貼補,還能從書院裡拿到二兩銀子的薪奉,養活一家老小已不是問題。
二老再接續開鋪子貼補,張家的家境在清水鎮也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殷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