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恆星資源開發任務(4)

  第581章 恆星資源開發任務(4)

  引力環,這樣一個從未曾聽說過的名詞出現在採集者們交流的頻道內,基本上除了提出者個體,沒有哪個採集者很能夠理解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引力還能彎曲成一個圓環?

  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個剛剛創造出來的名詞,就在提出者想到這種構思的時候,便順道給自己的這種構思進行命名。

  「引力環是指什麼?難道你還有辦法讓引力彎曲成一個圓環?」

  個體詢問方案的提出者,沒有一個個體能想明白該怎麼做,引力是四大基本力,可有不同於電磁力,它不是想屏蔽就能屏蔽的掉,更不是那樣容易被操縱的力量。

  更別提將引力彎曲成一個圓環,那需要將引力的場源給彎曲成一個圓環,這倒也罷了,可問題是,這個圓環的引力要非常強大,很大可能是一個被彎曲成一個圓環的黑洞,這樣的工程要怎麼做?採集者們只覺得一頭霧水和難以想像。

  方案的提出者非常自信的給出自己的回答。

  「沒錯,我就是有辦法,把引力彎曲成一個圓環,且這種結構產生的引力,足夠克服恆星引力,將內部的等離子態物質直接抽出來。」

  「怎麼做?難道你想製造一個奇環?!」

  如果真是這樣,所有採集者都不會認同這個方案,一個圓球的黑洞就已經非常難控制了,還試著去控制一個奇環?那純粹是在找死。

  所謂的奇環便是一種特殊的黑洞,黑洞在坍縮後,所有物質都會坍縮成一個奇點,黑洞自轉起來後,奇點也就形成了奇環,在一些自轉速度高得離譜的黑洞,離心力大於黑洞的引力,內在的奇環就會裸露出黑洞的事件視界。

  當然,這是數學物理上的一種解,裸露奇環是存在於理論當中的東西,至少採集者們沒有觀測到這種極端天體。

  而這也更加堅定採集者們不會去考慮採用奇環方案——找死也不是這樣找。

  「怎麼動不動就想到黑洞?你們思維要更加開闊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從事族群的腦力工作任務。」

  方案提出者聲明自己的構思與奇環無關,甚至和黑洞都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引起了採集者們濃烈的好奇心。

  「不用黑洞的話,那用什麼?中子星這類星體,我們製造難度更高,更別提把中子星拉扯成一個圓環。」

  黑洞挺好製造,緻密態物質包裹上許多反物質就是一枚黑洞炸彈,往物質多的地方一丟,一顆黑洞就形成了,可中子星不一樣,中子星的物質不像黑洞那樣,可以滾雪球一般的擴大形體,這些中子簡併態物質在失去高壓環境後,立即便會發生劇烈的核爆炸,等重量的氫彈都無法與其媲美威力,也就比反物質低了一些。

  採集者們若想要製造一顆中子星,就只能找一顆超巨星,然後不斷地給超巨星投入反物質,使其升溫加速內部的核反應,加速星體死亡,調控超巨星的質量,在最後坍縮的時候,形成一顆中子星——光聽描述就知道,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量。

  「會這樣想是因為你們對時空還了解得不夠,你們對相對論了解的還太少。」

  方案提出者覺得還是給自己的同族們從最基本的原理講起,這樣它們才能夠理解自己的構思究竟是怎樣。

  「為了比較好理解,我就從簡單的開始講起——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只要存在就必然會造成時空的扭曲。」

  「任何物質都可以?那『光』呢?它也能造成時空扭曲?」

  「能,質能公式將能量與質量劃上了等號,質量可以扭曲時空,能量同樣也可以,那麼一束光中蘊含著能量嗎?答案是顯而易見。」方案提出者非常肯定的回答。

  「可我們從來沒觀測到過一束光坍縮成黑洞啊……」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不過這不是我們現在要談的事情,我們要談的是『質量』,你們對跨恆星航行最直觀的印象是什麼?」方案提出者問。

  順著方案提出者的問題,採集者們陷入了自己的回憶中。

  「唰一下就橫渡了遙遠距離……」

  「星虹現象……」

  「感覺既是自己的時間變慢了,也可以理解為外界的時間加速了,總之很奇妙……」

  ……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不過大體可以歸類為尺縮效應、星虹現象這兩種。

  「這個就是時空扭曲,時空扭曲將光線匯聚於一點,這便是星虹現象。」方案提出者進一步的詢問另外的一個問題,「但是問題就來了,航行中的你們,質量有增加嗎?有自我坍縮成黑洞嗎?」

  答案當然是否,不然這個恆星系統內的採集者們一隻都活不成——採集者們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

  「所以動質量,也是可以造成時空扭曲,也是能產生出引力?」有個體問。

  方案提出者回答,「沒錯,就是這麼回事,事實上我們自身將近百分之九十的質量,都是動質量,這些動質量來源於微觀粒子的高速振動。」

  「這些粒子的振動源自於哪裡?它們的能量源是什麼?」

  有個體不理解,為什麼微觀粒子可以一直持續的振動下去,以維持宏觀尺度的質量?

  方案提出者給出解答,「是宇宙大爆炸,從宇宙大爆炸獲取到的能量,然後一直振動到現在。」

  「它們不會停止振動嗎?都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億年的時間。」

  不少採集者不禁驚奇起來,為了方便理解,方案提出者便開始舉例,以更形象的方式說明粒子的振動。

  「那誰來干涉粒子,讓粒子的振動減弱呢?就好比一個系統里的溫度,想要讓溫度下降,就需要一個低溫,把高溫度給拉低,如果那個系統里全部都是高溫,那該系統只會永遠維持在高溫。」

  「不是還有熱輻射嗎?」有個體問。

  「我這是在舉例!不要打岔!」

  這只是為了方便理解,直接套用熱學的話,還是有些不恰當的地方,畢竟熱輻射會使物質的熱能持續性的損耗。

  「哦……」

  經過一番講解後,採集者們基本都已經明白了,方案提出者的想法的基本原理,依靠動質量來頂替靜質量黑洞的引力作用,接下來是正題。

  眾多個體中有採集者問,「好吧,我們大致理解了你所說的引力環原理,你是打算利用動質量來實現強引力的生成,不過你要怎樣設計?」

  (本章完)